万万没想到,千年古寺也会成为烂尾楼

从永兴县便江镇茶园村后的龙王岭脚下山间小道蜿蜒而上,经过坦下水库,眼前豁然开朗,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典型的丹霞美景,再往上是越发陡峭的坡路,数百米后便可以看见一座隐藏在青山绿水间的小寺庙,这便是曾经名噪一时的北院寺。

万万没想到,千年古寺也会成为烂尾楼

坦下水库

北院寺始建于北宋年间,该寺第二代住持可休禅师被录入佛教禅宗名典《五灯会元》,是当时湘南一带名僧,据传北宋名臣包拯曾留宿该寺。

万万没想到,千年古寺也会成为烂尾楼

北院寺

永兴自古以来就佛学兴盛,北院寺的可休禅师、龙华寺的无相禅师以及著名的无量寿佛——全真禅师(其母亲熊氏为永兴鲤鱼塘人,禅师本人生于与鲤鱼塘相邻的资兴周源山),都曾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不少充满智慧与禅机的传说。永兴还是中国解放后第二个成立佛教协会的县城,解放初期,全县境内拥有100多座寺院,北院寺、观音岩寺、龙华寺、大明寺、开元寺、国陵寺等一众寺院无不声名远播、香火兴旺,至今仍是游人赏玩、香客礼佛的胜地。

万万没想到,千年古寺也会成为烂尾楼

观音岩寺

万万没想到,千年古寺也会成为烂尾楼

龙华寺

可惜在历史的变迁过程中,北院寺渐渐变得凋敝冷清起来,与观音岩寺、龙华寺的热闹相差甚远,与曾经的繁华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只是这座深藏山间的小寺早已习惯了宁静与从容,并不对此耿耿于怀。

然而延续了千百年的宁静在2012年10月21日被打破,这一天,众多政府官员和宗教界贵客出现在这间小小的寺庙前,宣布北院寺重建工程正式奠基。

北院寺重建总体建设规划占地面积150-200亩,总投资约1亿元,整个建筑群将自下而上,依山取势,呈多重院落对称布局,将建天王殿、客堂、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方丈室等多座庙堂,预计5年内建成。

万万没想到,千年古寺也会成为烂尾楼

北院寺重建鸟瞰图

按照规划图和领导的愿景展示来看,重建后的北院寺将成为全县最具规模、气势恢宏的寺院,将极大地推动永兴佛教事业的发展和宗教旅游文化的兴起。

希望总是无比美好的,然而现实却是万分残酷的。按照规划,第一期工程将建设天王殿和客堂,预计一年内完成,投资为500万元。

一年过后,天王殿勉强建成(虽然外墙装饰都还未完成),除此之外便再无下文,时间转瞬即逝,距离开工之日已近五年,北院寺重建工程终于成了一个烂尾楼工程。

万万没想到,千年古寺也会成为烂尾楼

勉强建成的天王殿

孤零零的天王殿矗立在荒草之间,更显荒凉而破败。

如今的北院寺在这座崭新却又残缺的天王殿的映衬下更加显得不伦不类,在当下的中华大地,处处都在大搞建设,就连这龙王岭的半山腰也成为尘土飞扬的建筑工地,只是人们万万想不到,在城市开发过程中并不鲜见的烂尾楼工程,竟会出现在这人迹罕至的山中。

而在2013年8月6日发生的北院寺建筑工地外地民工因欠薪而导致的跳楼自杀事件(幸而未出意外)更是为这一烂尾楼工程增添了极不光彩的一页。

万万没想到,千年古寺也会成为烂尾楼

花500万建一座小庙却欠民工工资,到底是大方还是小气?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工程停工呢?是资金缺乏,还是规划未获批,或是其他不为人知的原因?

没有任何部门也没有任何人给出明确说法。倒是奠基仪式一年多后,有关部门又提出了一个比北院寺重建规划更为宏大的计划——他们要在龙王岭打造一个占地1万亩、总投资20亿元、以金刚经佛教文化为主题并按5A级旅游景区标准定位的旅游度假生态养生园,还要在坦下水库边的丹霞巨石上刻上《金刚经》,并将为此申报吉尼斯世界最大摩崖石刻纪录。

万万没想到,千年古寺也会成为烂尾楼

龙王岭生态旅游度假养生园整体效果图(鸟瞰图)

万万没想到,千年古寺也会成为烂尾楼

这面石壁,便是将来世界最大摩崖石刻《金刚经》的所在

只是几年过去了,无论是最初的北院寺重建规划,还是后来的龙王岭生态旅游度假养生园计划,都未见动静。

对此我深感遗憾。我一直固执的认为,宗教文化的发展、佛门胜地的兴起,一定是由悠久的历史积淀、当家人的德高望重以及民间自发形成的崇敬向往而形成,政府与商人最好不要插手其中,从各地的名寺古刹发展史来看,根本找不到由政府推动、商人助力而平地而起的成功例子,毫无例外的都是先有名寺与名气,再有保护和开发,我们可以雪中送炭也可以锦上添花,但没法无中生有。这也是为什么观音岩寺、龙华寺等寺庙名气与香火远甚于北院寺的原因所在,北院寺因为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声名衰退的原因,早已无法重现辉煌,人们偏要逆势而行,焉有不失败之理?

与其花巨资重建北院寺,不如用心开发好早已成名、各项条件都好于北院寺的观音岩寺、龙华寺等景区,相信这会是更具性价比的选择。更何况,在青山绿水间重建大片建筑群,将对脆弱的生态带来种种无法预计的后果。

同样,于2015年7月签订协议,号称总投资200多亿元、一期投资110亿元的永兴长鹿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在建了一座桥、平整了一些土地、修建了几幢别墅之后,目前也处于半停工状态。原本我对这个项目无比期待,因为这是全省最大的旅游开发项目,建成后将对全县甚至是全市的旅游产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别的不说,至于对爱好旅游的我来说又多了一个既赏心悦目又好玩的去处,所以我希望它能尽快建成,可惜现在的进度实在不敢恭维。

当然,这些项目的延缓、停工必定有种种因素,背后的真相我们无法获知。政府和某些官员对这些项目也倾注了不少精力,整合了许多资源,作出了巨大让步,不管他们是为了政绩还是为了家乡的发展,假如这些项目能够顺利建成的话,那都是皆大欢喜的幸事,毕竟在经济转型的时代大潮中,原本以能耗巨大、污染严重为特征的煤炭、冶炼产业已经渐渐无法支撑全县的发展需要更不符合未来的趋势,以低能耗、可持续发展为驱动的旅游产业日益成为地方政府争相引进和发展的“香饽饽”,永兴只不过做了顺应潮流并且该做的事,毕竟,永兴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美丽的便江、全国最大的丹霞坦岩地貌都坐落在永兴境内,而兴盛千年的佛教胜地也是一张漂亮的名片。

我们并不反对旅游开发,只是值得深思的是,我们应该如何开发?毕竟,每一次开发既是重建也是破坏,都会面对拆迁、环保、生态等众多经济、社会与环境问题,如何妥善处理好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好开发过程中遭遇的各种矛盾,如何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规划,如何慧眼识珠地招商引资,都是我们必须面对和处理的种种难题。

我们必须认真规划,严格筛选和考察开发商的实力与信誉,必须实现开发土地与保护生态的平衡发展,充分照顾好项目周边村民的合法合理诉求,并有条不紊地按照规划进度一一落实,切不可画个大饼之后就不闻不问了,让一个个所谓的“大项目”成为尾大不掉的烂尾楼工程以及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

因为,在竭泽而渔、焚薮而田般的开采和挖掘之后,脆弱的山林、薄瘠的土地、窘迫的村民早已经不起太多的折腾与破坏,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美景,但绝不是被荒凉与贫瘠包围的美景,更不是由毁坏与陨灭造就的美景,我们向往的美景,应是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应是文化与自然的相得益彰。

只有那样的美景,才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喜悦与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