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年前编印了一本楷书字帖,现收藏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


240年前,清代平江杨安城编印了一本楷书字帖,取名《紧要字》。

现收藏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

杨安城,浙江山阴县( 今绍兴县 )安城村人 ,生于 明天启二年( 16 2 年 )。

原名春华 ,字友声 ,康熙二 年 ( 1 6 3 3 年 ) 徙 居 宁 古 塔 , 改名越 , 号安城 , 以示不忘原籍 。

其先人 , 自迁安城村后 , 世 代以 煮海 ( 制盐 ) 为 业 , 无声名显赫者 。

曾与祖 , 半 在 京 师 。 父 蕃 , 初业 儒 , 曾任 明兵 部职方 司吏 , 以后弃 文就 武 , 曾任 明京 口 副 总兵 。

杨 安城少喜读书 , 任侠 、 尚义 。 年十 七 (崇祯十一年 , 1 6 3 8 年 ) , 为诸生 。

适 当明季 , 明政权已 腐朽 , 农 民起义遍地 , 安城慨 然有济 世 志 , 与乡里高才生及 四 方豪杰交 , 卑视握故 文士 。

清兵进入江 南 后 , 浙东名士多 尚气节 , 安城亦散财结客 , 与魏 耕 、 钱攒曾 、 祁 理 孙 、 祁 班孙 等为气节交 。

顺治十八年 ( 1 6 6 1年 ) , 魏耕交通抗清名 将张煌 言事 , 为人告密 , 事 发 , 魏 、 钱坐死 , 杨安城与祁班孙 ( 字奕 喜 ) 、 李兼 汝 , 及钱缕曾弟虞仲 、 方叔 、 丹季等百佘 人 , 因朋友或亲 属关系而牵 连 , 于康 熙元年 ( 1 6 6 2 年 ) 流徙宁古塔 。

杨安城为人慷慨 、 豪爽 , 喜交游 、作诗 。 其状貌 ; 身高而魁 梧 , 黑面鱿 须 , 声音宏 大 , 目如 电射 。

虽状貌异于常 人 , 而心 地开 廓 、 善 良 。性急 , 易激动 , 如遇不平 , 即使 对方为 同辈或边 方 大 吏 , 亦敢镇 目骂 之 , 甚至 以手批其颊 。

他不 论处 于 何种 困苦境地 , 都刚强而有生气 。

杨安城出塞照列协妻 同往 。 时二子二女年 皆幼小 , 长子 宾年十三 , 次子 宝年五 。

族里 之人 , 欲 留范 氏在故乡抚育子女 , 为安 城买一妇为妾 , 以便随行 , 范 氏毅然 不可 , 说 : “ 宁弃 我子 , 不弃 我夫也 ! ” 遂将所买 之妇送与附近无室之 秦某 , 将 子女寄养于憋 经处 , 随夫 赴塞 外 。

当时 , 东北的 北部地区 , 人 口 较少 , 兽 类较多 , 冬季 雪大 、 气温低 。

但绝不是 少 、 迹罕至 , 怪兽纵横 , 冬季行走肤 肉冻结 , 耳 鼻手指触 物 皆堕 , 非 人居住 的地区 。

由于当时有些著作 和 人们 的传说 , 过分夸 大该地区 的荒 、 寒程度 , 致使一些 内地人闻而生畏 , 甚至达 到谈虎色 变 的程度 。 因此 , 清 初多数 流人 , 是抱着九死 一生 、 呻吟愁 苦的心 情 , 前 往该地 区 的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