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虛擬貨幣和區塊鏈繁榮,普通投資者該應注意哪些問題?

當前,亞洲已經成為了虛擬貨幣初創公司和投資的溫床。究其原因,政府前期干預和監管的缺失使這個地區成為了初創公司能夠開放競爭的場所,這些公司在這裡發行代幣,作為投資機會。

亞洲虛擬貨幣和區塊鏈繁榮,普通投資者該應注意哪些問題?

這種繁榮的泡沫也引發了大量問題,最嚴重的莫過於全行業欺詐滋生和政府的干預。對於那些經驗不足、消息也不夠靈通的投資者來說,這兩個因素著實讓他們吃盡了苦頭。

通常情況下,流入亞洲的虛擬貨幣投資資金是遠遠領先於西方市場的。在亞洲各國政府實施打壓政策之前,僅中國的投資量就佔據了全球貿易總額的 80%。如今,日本和韓國成為了虛擬貨幣的熱門地區,二者的交易量在全球市場佔比約為 50%。

在亞洲那些稍欠發達的國家,投資者意識更加落後。這些國家的政府在著手製定虛擬貨幣市場相關政策法規的同時,也會適當做好推廣活動,以提升公民的知識水平。

考慮到受欺詐的投資者數量,對投資者進行虛擬貨幣相關的教育勢在必行。同時還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虛擬貨幣市場具有高度投機性和風險,因此任何回報承諾都是不可信的;二是政府對虛擬貨幣的監管既是挑戰更是投資機遇。

在虛擬貨幣普及方面,香港政府頗具建樹,他們並沒有禁止虛擬貨幣。反之選擇和投資者教育中心合作,通過宣傳活動喚醒民眾的危機意識。去年年底,泰國也開展了一項教育計劃。

個人投資者的知識深度也令人擔憂

數據表明,大多數個人投資者只掌握了皮毛性的知識,這也是令外界擔憂的問題。日本有8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虛擬貨幣有一定的認知,但並不是十分深入,調查還顯示有 82.9% 受訪者從未購買過虛擬貨幣,還有 56.2% 僅僅聽過虛擬貨幣的名字,對其含義知之甚少。

印度不同行業的利益相關者也接受過此類調查。雖然具有虛擬貨幣意識的人數佔比較高,為 97%,然而沒有任何一個受訪者在他們的業務上使用過虛擬貨幣。

大眾對於區塊鏈技術應用和虛擬貨幣含義的一知半解可能會導致許多嚴重的問題。

虛擬貨幣詐騙和黑客

無法否認,現今的虛擬貨幣市場為詐騙分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並且普通投資者的金融素養和經濟知識儲備還不足以使他們免受其害。

虛擬貨幣初創公司對消費者做出的投資回報承諾顯然是天方夜譚。像其它的投資形式一樣,將錢投入比特幣或是任何一種虛擬貨幣都帶有一定的風險,這些投資人理應在進行投資決策之前接受此方面的教育。由於政府監管力度和方案跟不上虛擬貨幣繁榮增長的步伐,導致欺詐人士肆意妄為,他們可以隨意關閉店門,神不知鬼不覺的取走投資者的錢。除了向政府進行申訴,投資者在大多情況下只能望洋興嘆。

事實上,亞洲每個國家政府都因為虛擬貨幣詐騙收到過來自個人投資者的血淚申訴。近期,泰國政府就在努力追查一起針對佛教僧侶的比特幣投資騙局,該起詐騙案已知受害者高達 800 人。

不僅如此,許多正式平臺也成為了黑客的攻擊目標。日本虛擬貨幣交易所 Coincheck 在前段時間的黑客攻擊中損失了 53,000 萬美元(約 341,632 萬人民幣),儘管投資者都獲得了相應的賠償承諾,業內依然憂心忡忡。

政府監管

政府對虛擬貨幣交易的打壓是毋庸置疑的,同時,如何在不干擾創業人士和商人合法的商業機會的情況下,對虛擬貨幣交易所進行監管也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政府因此進入了一個進退兩難的局面。我們可以看看近幾年一些政府的反應:

越南政府正著手為虛擬貨幣運營制定一個合法的法律框架,旨在全國推行。與此同時,越南國家銀行還頒佈了法令,宣稱比特幣和其它虛擬貨幣並不是一種合法的支付方式。不過,在政府官員和監管人員在出臺具體的政策之後,該法令可能會被放寬。

韓國和中國都已經明令禁止了 ICO。韓國的比特幣交易所還需向當局進行申報,否則將面臨罰金和訴訟。印度尼西亞則有望步越南的後塵,其當局已明確表示了比特幣為非法交易方式。

雖然香港、新加坡和日本這些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地區能夠給虛擬貨幣提供更好的土壤,但這些地區的交易所也將受到安全措施的制約,這些安全措施主要為了保障投資者的利益。

無論政府通過何種方式介入,許多初創公司和將虛擬貨幣投資納入融資目標的企業都因此進入了法律的灰色地帶,這大大阻礙了他們的發展。顯而易見的是,在虛擬貨幣投資和交易走上正軌前,為了保護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的相關利益,監管機構和企業都需要制定出相互認可的操作指南,使虛擬貨幣穩步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