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淡了,坏人才会来

亲情淡了,坏人才会来

01

最近看了一则让人有些心酸的报道,一位名叫郭绍清的老人,在他73岁生日的前一天溘然长逝,没有留下遗言,却留下了堆满大半间屋子的保健品,这其中还有很多没有拆封的全新保健品。

我不想指责老人的儿女,批评他们忙于生计忽略了对父母的关爱,我也不想指责那些保健品销售人员,批评他们一昧赚钱欺骗消费者。我只是为几十年后的自己提前感到无法抑制的悲哀。

试想一下,当我们自己步入迟暮之年身体抱恙,儿女疲于奔波而无法常在眼前,这时出现一个时常对我们嘘寒问暖的人,并带着可能会治愈我们伤痛的灵丹妙药,我们难道不会推心置腹并倾自己所有去购买药物吗?

即使这只是一场骗局,一起幻象,我们也可能会如郭绍清老人那般执迷不悟。

据报道,在郭绍清老人留下的一部手机里,仅保存有女儿、女婿等九个亲人的电话号码,但12月的前三天里,却有五个陌生号码打了18次电话;在老人仅有的27条手机短信中,有个自称叫“小谢”的陌生号码,发来四条嘘寒问暖的短信。

这种关怀当然是销售人员的促销手段,而且在我看来很不高明,但是这种人情手段对于我们无效,是因为我们身体健康,风华正茂,亲人也在身旁。

对于老人而言,这是不啻于冰天雪地里的一碗热汤,温暖而贴心。

02

上周我回了一趟老家,刚出院的奶奶身体虚弱,但幸好我的父亲和他的兄弟姐妹能够时刻陪伴在侧,照顾老人并安抚情绪。

然而并非所有老人都如此幸运,他们对自己的子女已经产生陌生感,无论孩子们说什么他们都不相信,而不是像我奶奶那样,毫无保留地相信亲人。

这绝对不仅仅是老人对保健品促销人员的盲目迷信,这里面还有他对后辈们的一种不信任。

亲情这个东西,无形但是客观存在,一旦因为心灵上的疏离而产生罅隙,再想弥补也是徒劳。

有很多人曾经呼吁过不要只给父母物质补偿而忽略精神关怀,我想强调一句,真的不要永远想着慢慢来,爱老去的父母是容不得等待和迟疑的,因为我们稍不留神,会有无数宵小之徒趁虚而入,从而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悲剧。

快点行动吧,不要让别有用心的销售人员来欺骗我们父母的血汗钱,也不需要他们用廉价的伎俩去代替我们的爱,更不用虚伪的他们代替我们去爱我们的家人。

亲情淡了,坏人才会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