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的玉皇大帝被誰任命的?

天庭的玉皇大帝被誰任命的?

在民間傳說中,玉皇大帝在天界的地位.猶如人間的皇帝,上掌三十六天,下握七十二地,掌管神、仙、佛、人間、妖魔、地府等的一切事,權力無邊。每年的農曆臘月廿五,玉帝要親自鑾駕陣聖,親自巡視察看各方情況。天神有過錯則謫其位,地袛有過錯則降其職,仙佛有過錯則墜其塵,鬼祟有過錯則滅其跡,君王有過錯則失其國,臣僚有過錯則加其刑,仕人有過錯則削其名,庶人有過錯則掠其福。明黃道周的《月令明義》:“正月初一日,天神地祇朝三清玉帝;初九日,玉皇大帝聖誕”,玉帝的之生日定在正月初九,是因為“一”是陽數之首,九是陽數之極。

那麼“玉皇大帝”是誰任命的?這就要從現實和傳說兩方面分別描述了。

一、現實的演變。

“玉皇大帝”的尊號是宋朝的宋真宗為高上玉帝加的,曰“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又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為極尊貴特殊的大道聖尊,是眾神佛之領袖。也就是說,宋代開始才有“玉皇大帝”的尊號,

但“玉皇大帝”原來叫“昊天上帝”,又是誰任命的呢?

“昊天上帝”源於上古的天帝崇拜。殷周時期,人們稱最高神為帝,或天帝、上帝,是一位支配天上、地下、幽冥的至高神。古人認為天是宇宙萬物的主宰,也是萬物生長化育的本源,所以不可不敬天畏命,順天行道。天命令君王來人間執政治民,君王必須順應天意,這樣才能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否則君王違反了天道,天就會降下各種不祥之兆與災害懲罰。唐、隋、晉、魏、漢,諸代皆有帝王祀天之大典,但當時所祀的天,乃純粹是指昊天上帝,即“蒼天”、“昊天”。

這是說,現實的“玉皇大帝”源於自然神的崇拜,由”天“具體化,而後經過很多年人們的想象和人間帝王的不斷尊號,到宋代時有了人物化的形象,並非誰來任命的。

天庭的玉皇大帝被誰任命的?

二、道教神話傳說。

道教認為玉皇大帝存在於始劫之先,本體是三清祖氣。

道藏《真誥》曰:“陰陽待之以分,日月待之以明。早在太極方法之時,玉帝憫惜宇宙混沌不清,氣機沿塞,化育難行。曾經化身盤古,成理之正,成氣之清,成精之妙,成神之靈。法益三才,角立鼎分。玉帝形化人莊嚴之身。普光明心地。經三千二百劫而證金仙位。 初八百劫舍國,以示大道無為化育萬物真恆最貴。 次八百劫慈慧,示物靈人神仙聖得道修煉的法則。 再八百劫精智,示大道神聖仙真司法行政之術。 後八百劫捨身,示身法兩忘,迴歸宇宙大一統的必然屬性,與道同存的最高逍遙遊的境界。 三千二百劫又表示超出三界,了達三乘。生死圓通。又經億劫化育有情,經緯天宇,無極聖眾尊玉皇為太極三洞最高宗主。六合八表最高宗主。玉皇布化開玉匱科,布化行政。傳五方誥命,秉教萬象,檢閱劫數,推運乾坤,主持真宰仙聖的黜陟超證,因緣果報,御攝提格,大荒落界。發無量光明十七種,光孕慈善喜舍,遍照無極世界,大道眾生,普沾勝利。化無不化,養育適均。”

簡單說,玉皇大帝原本就是三清祖氣,化為人身,歷經三千二百劫才證得金仙果位,從此不在三界之內,然後又經過億劫化育有情,眾神才尊推玉皇大帝為眾神共主。

由道教的經典後來也演變出很多關於玉皇大帝的傳說,比如他是”光嚴妙藥國”(又有說是“光嚴妙樂國”)的王子,舍國修道,歷劫證果,而後來更有傳說玉帝原本道祖鴻鈞的童子,受命掌管眾神等,而西遊記等小說又將玉帝的形象進一步通俗化,導致玉帝的形象在現在的民眾心中逐漸模糊,因而也有了很多誤解,比如玉帝可以任命和繼任,西王母娘娘是玉帝的夫人,玉帝就是佛教的“帝釋天”,這些都是不對的。

天庭的玉皇大帝被誰任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