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四大護法元帥

佛教有四大護法金剛,道教有四大護法元帥

馬元帥

馬元帥原名馬容容,福清縣人。民間信仰之一,諱靈耀,封“華光元帥”,是道教知名護法神。生於唐光化二年(899年)九月廿八日,卒於後梁貞明元年(916年)十月初四,年僅18歲。

志稱:馬氏生前為人善良,常濟貧扶危,見義勇為,受到村民的愛戴。去世後鄉民感其恩德,立廟祀之。後晉天福八年(941年)因“陰助”官兵禦寇有功,被敕封為“調遣陰兵衛國護民元帥”。

馬元帥信仰後傳入羅源,在城關東郊建廟祭祀,成為羅源城關一帶的保護神。當地群眾事無鉅細都要到廟中祈求保佑,每逢其生、忌辰也要舉行隆重的祭典。

其主廟羅源城東的馬元帥廟於1983年修葺一新,香火頗盛。

本名 :馬容容

別稱 :馬元帥

字號 :華光元帥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群 :漢族

出生地 :福清縣

出生時間 :公元899年

去世時間 :公元916年

莆田等地的一些寺廟也奉祀馬元帥,俗稱“馬公”或“馬靈官”,相傳為南鬥第六星所化,生來就三頭九目,手執玉戟金磚,跨火犀,職掌驅邪祛疫。

趙元帥

趙元帥,就是武財神趙公明,因道教神話中封正一玄壇元帥,故又名趙玄壇。

財神爺在中國民間傳說中是主管財源的神明,財神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道教賜封,二是中國民間信仰。道教賜封為天官上神,中國民間信仰為天官天仙。

其名始見於晉幹寶《搜神記》及梁陶弘景《真誥》,本為五方神,後傳說他能保病禳災,主持公道,買賣得利,乃成為財神。

中文名 :趙元帥

其他名稱 :趙公明

所屬:道教

職位 :武財神

簡介


道教四大護法元帥​​

武財神的由來和職能:在中國民間財神有文財神和武財神之區分。當今道教宮觀中的財神神像,多為黑麵濃須,騎黑虎,一手執銀鞭,一手持元寶,全副戎裝。該財神像當為武財神,即趙公元帥像。趙公元帥,即趙公明、趙玄壇。

溫元帥

溫元帥,原名溫瓊,是中國民間信仰的地方神,東嶽十太保中的第一太保,影響最大,也最忙。他還兼任道教護法將神,為著名“馬趙溫關”道教四大元帥之一,他又是真武大帝屬下三十六天將之一。一身數職,非常的累,影響也最大。

溫瓊的廟宇,有的叫做廣靈廟,有的叫做溫將軍廟,大多分佈在江浙一帶,每年的陰曆五月初五,溫瓊的誕辰日,四方信徒紛紛前來祝駕,抬著他的神像在街上游行,鎮邪祛惡,免除災禍,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中文名: 溫瓊

別名 :溫元帥

出生地 :漢東甌郡(浙江溫州)

職業 :道教護法將神,四大元帥之一

屬性 :民間信仰的地方神

簡介
道教四大護法元帥

東嶽十太保中的第一太保簡介溫元帥,姓溫,名瓊。字子玉,後漢東甌郡(浙江溫州)人。父親溫望是位儒生,憾於沒有後代,“以為非孝也”,遂與夫人張氏禱於後土娘娘。當晚夢一金甲神,持巨斧,手託一顆明珠, 對張氏說:“我乃六甲之神,玉帝之將,欲寄母胎託質為人”。遂委珠於其懷而醒。張氏因而懷孕。

十二個月後誕生,乃以六甲神所贈玉環名之曰“瓊”,字“子玉”。溫瓊幼而神明,七歲學習推算星象, 十歲通儒經傳,十九歲開始參加科舉考試,但考了多年不中。

一天,忽然嘆曰:“男子漢生不致君澤民,死當助帝誅奸滅邪,以酬吾志。” 抑鬱間忽見蒼龍墜珠於前。拾而吞之。突然變幻,面青發赤藍身,英毅猱猛。東嶽大帝“聞其威猛,召為“佐嶽之神”。後被玉帝封為“亢金大神”,左手執玉環,右手執鐵簡。 又奉帝旨,“為嶽府猛將眾神之宗、嶽班之首”。宋時,位列東嶽十太保之首,併為之立廟。

關元帥

人物簡介
道教四大護法元帥

徐道在《歷代神仙通鑑》中說,關公的前生本是“解梁老龍”,漢桓帝時,河東連年大旱,老龍憫民心切,是夜汲黃河水興雲施雨。玉帝見老龍公然違反天命,擅取封水,令天曹以法劍斬之,擲頭於地。解縣僧普靜,在溪邊發現龍首,即提到廬中置合缸內,為誦經咒九日,聞缸中有聲,啟視空無一物,而溪東解梁平村寶池裡關毅家已有嬰兒落地,乳名壽,幼從師學,取名長生,後自名羽,字雲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