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縣法院多舉措加強法治宣傳工作

2016年,濉溪縣法院為全面推進“七五”普法規劃的實施,弘揚社會主義法治文化,使法治宣傳走進基層、貼近群眾、切合實際,引導廣大群眾學法、守法、用法,不斷提升公民法律素質,積極落實各項普法宣傳工作,榮獲全省司法宣傳先進“五連冠”,為全社會和諧穩定營造濃厚的法治氛圍。

一是開展“法律六進”,傳遞司法正能量。緊緊抓住節假日期間流動人口集中返鄉之機,通過巡迴審判、集中執行、發放宣傳資料,組織幹警以多手段多形式開展法律法規宣傳活動。活動重點圍繞涉法涉訴和農村常見矛盾糾紛進行相關法律法規宣傳,共計接待群眾諮詢800餘人,解決、答覆群眾反映各類涉法問題57件,發放法律法規政策宣傳資料2000餘份,收到了較好的宣傳效果。

二是依託“一庭一品”,延伸法治宣傳觸角。百善法庭開設“和諧茶室”,利用當地茶文化,在化解矛盾糾紛的同時進行普法宣傳,藉助“鄉賢”化解矛盾糾紛的做法被評為“安徽法院第三批文化特色項目”;鐵佛法庭的26個“駐村調解室”,形成人民法庭、駐村調解室、派出所、司法所、村委會五位一體的“訴調對接”格局,就地化解矛盾,加大司法宣傳力度;五溝法庭的“人大代表聯民工作站”,人大代表參與法治教育;雙堆法庭的“紅色流動法庭”,開展便民利民服務和司法宣傳;濉溪法庭的“服務園區直通車”,送法上門,幫助園區企業家破解司法難題,提升職工法治意識更好的維護其合法權益。“一庭一品”平臺提高了司法宣傳維權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是拓展普法渠道,增強法治意識。加大司法公開力度,強化庭室網絡微博直播,對新推出的重大舉措和重要案件召開新聞發佈會。突出主題宣傳舉辦“法院開放日”活動,滿足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以“三下鄉”活動為主線,擴大巡迴審判影響力,選擇具有典型和教育意義的案件深入鄉村社區審理,用廣大人民群眾看得見和感知到方式,讓群眾接受法、理、情教育,強化“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普法效果。在五溝北湖南村援建法治廣場,並設立公正司法、司法為民、執法辦案、服務大局等17塊普法牌幅,充分利用法治文化廣場融村民普法、休閒健身等活動為一體特點,豐富了普法宣傳形式,提高了法治宣傳教育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