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风云4 建忒该山整军:铁军出世 v2

铁木真首先“将自己军马数了,立千户、百户、牌子头(十夫长)”,也就是按十进制的编制,对部众进行编组,千户长相当于现在的团长,百户相当于连长,十夫长则与现在的班长一样,是最基层的军官。蒙古原来的军队是按照氏族召集和区分的,而千户制则把蒙古的氏族、部族等互相混合编制,千户的名号代替了氏族,种族的名号,就改变了氏族分割的局面,将昔日贵族联盟时代的每一个贵族一个古列延(圈子)而又各自为政的松散组织,改变成为一支完全服从于铁木真的高度集中的武装力量。

这只全新的军队编组为前军、中军、左手军、右手军、殿后军五个部分,从而使蒙古的游牧部落兵马由此开始成为编制统一、组织齐整、纪律严明的正规军队——这也是日后声震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军的雏形。

与此同时,铁木真调整了蒙古军的中枢机构,任命自己六个亲信那可儿(门户奴隶)为“扯儿必(蒙语“浆”的意思,取浆水使船行动之意)“,相当于宰相或幕僚长之职,常侍可汗身边,处理有关事务。这群人各负其责,由一名将军统帅,常居在汗所,平常担任护卫,联络战事,传达命令,派部队作战等事。其人选必须是有技能,身材好,战斗勇敢者。由此可见,铁木真组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参谋部,协助统帅,出谋划策,指挥部队。

铁木真做出的另一个意义深远的调整是,挑选并组建了“怯薛(宿卫的意思)”。这是蒙古大汗的亲兵,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皇帝的御林军。铁木真设“八十个做宿卫的人,七十个做散班”和“带弓箭的四百人”,总共五百五十人的怯薛。这就是铁木真麾下最早的怯薛。当选怯薛者是有条件的:第一,他们必须是各级军官和自由民的子弟,才能入选;第二他们必须有才干,身体健壮,“护卫由千户,百户的子弟中和平民的子弟中有才干的,身体健壮的挑选出来”。把选出的怯薛人员,又分为八十宿卫、七十散班和护卫。铁木真还下令:“七十散班由斡格来扯儿必为首领导,和忽都思合勒潺共同协议行事。”为加强怯薛的作战能力,铁木真命令从各部中选出的1000名勇士,“如厮杀则教在前,平时则做护卫”,也作为护卫军的一部分。

再次,铁木真对怯薛规定了职务,即分为白天警卫和夜晚守卫大汗和大斡儿朵,“箭筒士、散班、护卫、司厨、门卫、司牧马等,每天值班守卫。其职务于日落之前,交给宿卫人员,各自骑马出去住宿!宿卫人员站在门前值夜,围绕宫帐巡察!箭筒士,散班等候我们吃早饭的时候就来,向宿卫人员交接任务,照旧值班守护!三天三夜值班完了,可以休息三夜,箭筒士接换宿卫的任务也是如此!”怯薛的主要任务是护卫大汗及大斡儿朵(宫帐),保证大汗及大斡儿朵的安全。

这些怯薛享受千户以上的待遇。“我的护卫、散班,在在外千户的上,护卫、散班的家人,在在外百户、牌子的上,若在外千户与护卫、散班做同等相争斗呵,将在外的千户要罪过者。”宿卫的人,大汗不出征,亦不许出征。如果违犯这条规定,起军的头目有罪。因此,宿卫无事时,则各执其事,以备宿卫宫廷,负责大汗帐殿警卫工作,有事则随大汗出征,为大汗所指使。这种职务是世袭的,享有各种特权,“为尤亲信者也”。实际上,怯薛是蒙古统治者用封建特权和赏赐办法培植起来的汗国的中坚力量。怯薛也成为一所特殊的高级军官和干部学校,日后蒙古汗国有许多著名的高级军事指挥官和朝臣都出身于怯薛。铁木真用各种特权和优厚的待遇,把千、百户以及白身人的子弟,选择到怯薛里来,把这些贵族笼络在自己的身边,借以控制他们;怯薛军的建立,使可汗掌握了一支亲军队伍,在以后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它的人数不断增加,使可汗实际上成为实力最强的军官,足以“制轻重之势”。

在完成军制改革之后,铁木真为使全军将士尽快适应新的战斗体制法,通过围猎、战斗游戏、一对一格斗等方式,进行战前练兵活动,从而提高了军队的整体作战能力,增强了官兵的战斗意志。这样,铁木真的军队得以以全新的面貌迎接乃蛮部的挑战。这时的蒙古军队全部都是骑兵,每人身穿皮革制成的甲胄、头盔,用桦树皮制成的箭筒里插有数十支箭,携“弓一、斧一,刀一、矛一,及需草原之草为食之马数匹。有畜群甚众随军之后。铁木真随后又在军中正式颁布军令,制定了“札撒(法令)”,规定蒙古军在出征时,除了武器以外,还携带“两个皮袋”(“皮袋是用来装水和干酪”的)、铜锅、小型的帐篷等物品。他还规定了由9个人的战士和1名十夫长所组成的分队是军队的最小单位,是生死与共的战斗团体,战斗中丢弃负伤战友者处以死刑,从而在将士们中树立了一种同生共死,团结互助的战斗精神,;又根据游牧民族战斗的实际特点,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纪律,《蒙古秘史》中对此有所记载:“战胜敌人时,不可贪财。战胜了敌人,那些财物都是我们的,我们共同分配。如果被敌人打退,退到最初冲出去的原阵地,就要反攻;退到最初冲出去的原阵地,而不反攻者,处斩!”。由此可见,蒙古军队是在战争胜利后共同分配战利品,而在战斗过程中,不能因为抢掠敌人的财物而放弃追击和战斗。这自然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蒙古风云4 建忒该山整军:铁军出世 v2

乌拉巴托博物馆的蒙古骑兵复原

1204年6月16日,铁木真祭旗出发,以哲别、忽必来为先锋,沿着怯绿连河向乃蛮军开来的方向迎去,汪古部的盟军也赶来相会。蒙古军队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行军数千里,一路游牧,一路打猎(一只羊可以供50至100人食用),于当年秋天到达撒阿里川地方(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市东南百余公里中央省东南部地区)。

太阳汗率领的乃蛮军队此时也已越过阿尔泰山,设营于杭爱山哈瑞河边。这一天,两军的侦骑遭遇,双方角逐中,乃蛮人夺得蒙古军队的一匹倒拖破马鞍的瘦马,将其送往太阳汗大本营。

这对铁木真方面并不是个好消息,蒙古军兵少马瘦,加之远来疲惫,确实是以逸待劳的乃蛮方面全线进攻的良机。好在蒙古军中有人向铁木真献计,让全军散开,夜间每人点火五处,以为疑兵,迷惑敌军。这一计策果然骗过了敌人,乃蛮部军的哨兵在夜里看见许多火光,说:“谁说蒙古人少?有比星星还多的燃火。”遂把抓去的那匹带鞍子的瘦络皮马送给太阳汗。并向塔太阳汗报告说:“蒙古人的军队布满了撒阿里川。每天像水似的增加。有比星星还多的燃火。白天登山,夜间在旷野里点起像星星那么多的燃火。“

蒙古风云4 建忒该山整军:铁军出世 v2

蒙古军点火以为疑兵

此时,太阳汗正统帅大军驻扎在杭海岭下合池儿水(即色楞格河右岸支流哈努伊河,发源于杭爱山北麓,流经今蒙古国后杭爱省、布尔干省境内)。乃蛮的君臣开头很瞧不起蒙古军,说是如同羊羔儿,可以一口吃光,蹄和皮也不留。人多势众的乃蛮军队见见敌人战马如此瘦弱,连马鞍都驮不住,以为人也不堪一击,本已十分轻敌,结果却惑于铁木真“增火惊敌”之计,心存恐怖,犹豫不决,不敢出战。两军对峙两个多月,太阳汗失掉了趁蒙古军人马疲惫之机展开全线进攻的良机。结果使乃蛮自己的军队丧失了锐气,还把自己束缚在狭长的地形之中,虽有利于防御,但不便展开自己的优势兵力,不能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性和冲击力,只好固守山头,坐待来攻。而铁木真则争得了时间,人休息好了,马也喂饱了,只等冲锋陷阵了。

不过,太阳汗本人还算有点头脑,想用计取胜。他对儿子屈出律说,“(虽然)蒙古人的马瘦,听说有比星星还多的燃火,蒙古人不少呀!现在我们如果和那些蒙古黑家伙打起来,就难以脱离开。枪刺在脸上的时候,他们都不眨眼;鲜血奔流出来的时候,他们也不后退。和这些坚忍的蒙古人,不能轻易开战。现在蒙古人的马瘦,我们先使部众越过阿尔泰山,去整顿军马,引诱蒙古人上来,到达阿尔泰山麓时,就和他们开战。我们马肥,个个精壮,蒙古人的马瘦,又加上疲劳,那时候我们就给他们迎头痛击。”

结果,屈出律对父亲的计策嗤之以鼻,便讥讽起他来,“太阳汗像无知的妇人似地害怕了,才说出这样的话。蒙古人从哪里来的那么多?蒙古人大部分跟随札木合在我们这里”。公平地说,屈出律的意见不是没有道理的,但铁木真的虚张声势的火光,引起了太阳汗父子在作战上的分歧,父要撤退;子要进攻。这时候,乃蛮部的勇将火力速八赤偏偏火上浇油,听到太阳汗意图诱敌深入的想法之后,他愤愤不平地答道:“先王用兵,有进无退,马的尾巴,人的背心,都不让敌人看见。.现在要用什么诈败诱敌之计,莫非是心里害怕敌人。如果当真心里害怕,还不如叫女人来统带军队!”太阳汗被他一激,不愿担个胆小鬼的臭名,丧失了理智,恼怒着说:“活着受罪,和死去也差不多,既然这样,我们就打吧!” 立即跃马出阵,出兵与和蒙古军决战。乃蛮军队聚集在杭爱山脉的纳忽山前的平地上,依山傍谷,扎下大营,扼守咽喉要地准备与铁木真决战。这样一来,乃蛮军一方面已军心动摇,无心恋战,另一方面又头脑发热,欲想不败,实在是难以如愿了。

蒙古风云4 建忒该山整军:铁军出世 v2

影视中的火力速八赤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