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花梨木明清時期叫草花梨,絕對不是非洲花梨千萬別搞錯了

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用花梨木做傢俱,以前並沒有區分海南的黃花梨還是越南的黃花梨都一併叫黃花梨,越南黃花梨本身在我國雲南南部地區也有少量生長,因為我國雲南和越南老撾緬甸相鄰而且氣候和經緯度都相近,越南黃花梨盛產在越南和老撾一帶,因越南和我們中國的邊界線較長和貿易特別頻繁而得名為越南黃花梨,我們中國以前把緬甸花梨木(現在學名叫大果紫檀)老撾的花梨(現在學名叫鳥足紫檀)越柬花梨木(現在學名叫越柬紫檀)學名都是近代起的名字,明清時期並沒有此稱呼***紫檀的叫法,而為了區分黃花梨和緬甸花梨木兩種木料才把緬甸花梨木叫草花梨的。我們中國的書法也有正楷和草書之分,所以草花梨的正確木料只有緬甸花梨木,而不是現在的非洲花梨木,因為明清時期根本就沒有非洲花梨會到中國來,不管是運輸在怎麼發達也不會去非洲運非洲花梨,所以非洲花梨絕對不叫草花梨。

緬甸花梨木明清時期叫草花梨,絕對不是非洲花梨千萬別搞錯了

作為迄今為止最貴的一件草花梨傢俱,也是繼黃花梨、小葉紫檀之後,第一件跨入收藏市場“千萬級”門檻的草花梨傢俱,此案非同一般。

緬甸花梨木明清時期叫草花梨,絕對不是非洲花梨千萬別搞錯了

名稱:花梨木獨板大畫案及腳踏

尺寸:畫案270×91×82釐米;腳踏109×30×16釐米

明清傢俱研究的泰斗級人物--王世襄先生親自設計監製的當代作品。

在中國嘉德2013年秋季拍賣會“錦灰集珍—王世襄先生舊藏”專場,這張花梨木獨板畫案以1265萬元人民幣成交。

這件畫案是花梨木無疑。在2000年《紅木》國標中規定的花梨木有7種,而在2018年7月1日即將實施的《紅木》新國標中花梨木類調整為5種(

鳥足紫檀、越柬紫檀已被確認是大果紫檀的同種異名,合併為大果紫檀

)。

緬甸花梨木明清時期叫草花梨,絕對不是非洲花梨千萬別搞錯了

那麼,它是哪一種花梨?

因為沒有接觸過實物,僅從圖片不敢斷定。

結合王老在《自珍集》、《案銘三則》中的記述,此大案的花梨木產地為泰國。而在《紅木》國標附錄的【紅木類別一覽表】中可以發現,5種花梨木中,產於泰國的僅有大果紫檀一種:

緬甸花梨木明清時期叫草花梨,絕對不是非洲花梨千萬別搞錯了

因為兩件傢俱各方面都全然不同,簡單對比價格肯定是不客觀的。黃花梨不管是舊藏還是現在的原料傢俱,價格都遠遠高於花梨。這個成交價格只是說明了花梨已被收藏市場所接受認可,否則不可能如此高價成交。

緬甸花梨木明清時期叫草花梨,絕對不是非洲花梨千萬別搞錯了

大果紫檀,現在一般俗稱為“緬甸花梨”。中國明清七大傳統名貴硬木(紅木)用材之一,作為黃花梨的替代用材進入國內。

舊稱草花梨(舊稱的草花梨實際上還包括其它花梨木,但主要是大果紫檀),又稱花梨、新花梨、香紅木

緬甸花梨木明清時期叫草花梨,絕對不是非洲花梨千萬別搞錯了

事實上,它不僅是清未民國期間“黃花梨”的替代和補充,並且也正是因為它的大量使用,經常造成混淆,所以才誕生了”黃花梨“一名。

緬甸花梨木明清時期叫草花梨,絕對不是非洲花梨千萬別搞錯了

"黃花梨"在1920年以前都只叫"花梨",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為了避免和新的花梨混淆,把以前的老花梨定名為"黃花梨",從此才有了名動天下的“黃花梨”一名。

緬甸花梨木明清時期叫草花梨,絕對不是非洲花梨千萬別搞錯了

在朱家溍主編的《故宮博物院文物珍品大系—明清傢俱》一書中,也指出了這一點:“早期記載中,多將黃花黎與草花梨混稱。”

緬甸花梨木明清時期叫草花梨,絕對不是非洲花梨千萬別搞錯了

在《古典工藝傢俱》雜誌2012年的“故宮黃花黎及材質辨析”一文中,同樣也說明了明清時代沒有如今這麼“涇渭分明”:清宮舊藏的花梨木傢俱中,主要是黃花梨,也有一部分是草花梨。

另外,王老在列舉該畫案特點時說:“材為花梨,但案面紋理流動多姿,且有狸首、鬼面等為黃花梨所有而花梨所無者。”並提出疑問:“不知是否由於樹老圍粗,質材扭曲,乃生變異;抑為花梨之別種,故紋理殊觀?

緬甸花梨木明清時期叫草花梨,絕對不是非洲花梨千萬別搞錯了

緬甸花梨木的紋理整體以平穩淡雅為主,特殊紋理的雖不常見,但確實是有的,也絲毫不遜於任何以紋理著稱的木材。

緬甸花梨木明清時期叫草花梨,絕對不是非洲花梨千萬別搞錯了

關於王老所說的不同紋理和提出的疑問,可能是因為在上世紀90年代時進來的料少,國內確實難見到草花梨的特殊紋理,而對於今天紅木市場上的人來說,這個問題應該都能理解。

緬甸花梨,除了上述的有歷史、紋理好,同時還有密度好、氣味佳、顏色正、無缺陷等諸多特點。作為一種綜合較優秀的紅木木種,緬甸花梨已經是當今中檔紅木市場的主力用材,在未來的收藏市場上,應當也還會有上佳表現。

圖片整理自網絡

只用於文化傳播,不作商業用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