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順北洋海軍公所—最歐化之處 最豪華之所 曾七易其主 現在難看


說到甲午戰爭,首當其衝的就是北洋海軍,而如今的旅順口區港灣街45號,就是當年的海軍公所舊址,身為北洋海軍提督的丁汝昌曾在這裡辦公。自李鴻章在旅順口建港開始,它居然七易其主。這樣的滄桑,即使翻遍了整個世界史,恐怕也絕無僅有。

如今,旅順口區港灣街45號,是海軍基地某部機關大院。臨街的鐵柵欄大門已經上鎖,寬敞的院內不見一個人影,外牆舊而斑駁的辦公樓也因為下班門窗緊閉。鐵柵欄大門外,兩邊各有一座灰白色混凝土質地的哨樓,裡面卻沒有站崗的兵,看樣子早已棄置不用了。

如今基本框架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當年防雨的頂蓋如今更換了質地,當年好看的前廊現在改做了房間。即使這樣,整個建築還能看出它們昔日曾經有過的尊貴,那些附著在牆腳柱頭上看似繁瑣的細節,那些屬於歐式建築固有的符號,仍在證明著它們的血統和出身。


的確,這個院子的第一任主人來自法國。1889年,旅順口建港工程在天津招標,這是一單大生意,最後被法商德威尼攬到了手。對習慣享受的法國貴族而言,別說要在海外工作幾年,即使是度一次時間不長的假,也要看有沒有舒適考究的住所。

這一點,在李鴻章向朝廷呈報的賬目裡就可以看到,三座歐式辦公房,花定銀25000兩。只是不知道,這三座洋房屬於法商自建自住,離旅之後,作價賣給了李鴻章,還是在承包合同裡,原本就包括這個項目以及所花的銀子。不管怎麼說,在當年的旅順口,這個院子是最歐化之處,最豪華之所。

從甲午戰爭爆發開始,海軍公所幾易其主。在這個院子裡,丁汝昌只呆了不到四年,甲午戰爭就爆發了。1894年11月21日,旅順口被日軍佔領。這裡的一切,都成了日軍的戰利品。

清政府拿白銀贖回的旅順口,竟然在兩年後得而復失。1897年12月,以還遼功臣自居的俄國,打著借港過冬的幌子,不管清政府是否同意,徑自把他們的軍艦開進旅順口。1903年,當尼古拉二世宣佈把遠東總督府設在旅順口,這個院子最豪華的那一座洋房,就成了第一任總督阿列克謝耶夫的辦公室。日俄戰爭獲勝的日本將這個院子再次變成日本海軍最高指揮機關。開始叫旅順鎮守府,後來改叫旅順要港部。

1945年,蘇聯打敗日本關東軍後,這裡被蘇聯海軍司令部取代。幾年後,毛澤東去了莫斯科,他幾乎是以不怕撕破臉皮的強硬姿態,逼斯大林跟新中國籤一個友好條約,旅順口和中東鐵路終於歸屬中國。1955年,新中國海軍北海艦隊旅順基地司令部在港灣街45號入駐,中國人做了這個大院最後的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