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能力很重要,却是多数人没有的?

我认为最重要的一项能力是 效率,甚至于说有些管理者的效率也不是特别的高...

哪些能力很重要,却是多数人没有的?

生而为人,真的是不容易。

整个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多人成为职场中的一颗小小螺丝钉。

不同的专业都会碰到自己的天花板,遇到自己的人生瓶颈。

90%以上的公务员,可能这辈子都会止步于科级干部

90%以上的技术人员,这辈子可能都申请不到自己的专利。

90%以上的职场中人,可能这辈子都没有办法年薪百万。

是什么造成了人和人之间的差距,让那剩下的10%的人,能够突破自己人生的瓶颈?

是效率。

在很多领域,1个优秀的人才可以抵得上1000个平庸之辈。

程序员如此,产品经理如此,销售也是如此。

因为我做为长江商学CEO班的演讲教练,日常教过的很多高管学员都是总监,副总裁等等,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这5个习惯帮助他们变成了高效率的领导者。

1.告诉团队成员、合作伙伴工作的意义

最近培训的学员里面有一批上市公司的电视剧制片人,其中就有《三生三世》这部电视剧的制片人。

关于会培养人才的领导和不会培养人才的领导,他们给我讲一个故事。

大型的电视剧拍摄过程当中,涉及到很多分镜头的拍摄,有一些分镜头实际上是由总导演带的一些见习的这些导演去拍的。

那些为了图省事的总导演,就会告诉这些小导演们,你把镜头摆过去,跟着这个主角的背后,安装一个滑轨,一直往前拍。

而那些真正善于培养人才的总导演,就会告诉手下的小导演 “我要的是那种偷窥感,偷窥感你懂吗?”

他们不会在具体的镜头运用上给这些见习导演太多的指示,而是让他们去摸索。

虽然,这种方式花的时间会多一些,但往往拍出来的镜头效果更好,而且,这些见习导演会成长的更快。

因为他懂得了要去达到的那种拍摄状态是什么?拍这个镜头的意义是什么?

看看我们身边的这些领导,

是不是50%以上的人其实在布置工作的时候,并没有告诉他们这件事儿的意义是什么?

下属不知道意义,自然积极性和效率要差上一筹。

2.多看高质量的素材,从中找到规律。

有家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内容副总裁也是我的学员,他跟我分享了他早年在电视台做一些创新节目的经历。

他们这些做内容的人,为了要对电视台的节目内容进行一定的创新,他们要看大量的海外素材。

当时他们内容中心进新人,能开始干活的第一个标准就是你要看过一千部以上的海外作品。

你说按一天看五部节目来算,至少要花200天时间。

当然,这些媒体人才的看片视角和我们这些观众。是不一样的,他们更多的是从人设,剧情冲突,互动设计等等这些专业的方面,去找到一些创新的规律。

这也为当时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这类选秀节目,还有其他一系列情感节目的创新,打下了基础。

3.组织团建,减少需要自己协调和决策的事

还是上面这位管内容团队的VP,他手头大概有三四个团队几十号人。

我问他,你有什么有助于提高你个人管理效率的习惯么?他很骄傲的跟我讲了一点,我很喜欢组织团建。

现在公司里除了公司年会以外,最大的一场有五六十号人参加的团建是我组织的。

我的好奇心马上就被激发了,我说团建这个事情跟你作为管理者的。效率有什么关系呢?

他是这么跟我说的,在一个企业里面有的时候,团队和团队之间难免有很多意见分歧,或者是视角不同。

通过一定频率的团建,实际上是在统一大家的价值观,和我说给组织结构里上一点润滑剂。

我判断团建有效与否的一个指标,就是去看需要我协调和决策的事情,是不是变少了?

4.研究优秀人才的特征,吸引更多人才。

我有个学员是腾讯的技术总监,他有个很特别的习惯。他会研究手头那些表现不错的人才有什么共同点,比如说这些人里电子科大和西安交大的毕业生比较多,或者是参加过ACM竞赛的同学,表现的比较好。

当然,他也会发现在知乎、csdn这些社区里面愿意做一些技术内容输出的同学往往思路比较清晰,能力也比较强。

于是他会把自己总结的对口人才特点,分享给招聘的hr。

那对于hr而言,在相应的这个配合招聘的过程当中,就能够提高效率。

比如说,侧重于找某个学校的毕业生,或者是挖某个竞争对手的人。

对一个真正优秀的高效率领导,也应该拥有不靠hr也能招到人才的能力。

5.敢于招比自己贵和厉害的人。

早些年港台的经理人,对于大陆的企业还是很抢手的,因为他们有着比较规范的企业管理经验。

但是在最近几年,而大陆企业家朋友跟我讲,港台的经理人他们的整个互联网和产业的迭代都落后于大陆,思路更新的太慢,已经赶不上趟了,甚至于有些港台经理人的薪酬下跌了50%不止。

虽然不能够说,价格贵的人才就一定就好。

一个人的身价至少部分证明了他的能力。

对一个团队的领导者而言,敢于去招比自己能力更强的人,其实也是一种自信心的体现。

这意味着你知道怎么样去用好它,让他为你所带领的团队贡献出更大的价值。

如果团队中的每个人能力都比你差,那他们会凡事都依赖你。

如果他们大多数人都比你强,你作为领导者可以做到,离开你的日常管理,业务也能照样转。

你的重心就可以放在怎么样帮你的老板分忧上,这样你离继续晋升也就不远了。

小结:

告诉下属工作的意义,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高质量的素材看得多了,你的心中对于好与不好,也就会有了自己的判断。

组织团建的目的其实是减少,团队沟通中的噪音。

研究优秀的人才的特征是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

当老板的只有敢于找比自己更贵和能力更强的人,你的团队,和你的业务才会越来越强。

领导分两种:一种是能培养人的,另一种是只会毁人的。

能够培养人的领导者,效率自然就高。

问一句戳心的话,你的领导愿意培养你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