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虫草大军”留6吨垃圾 青藏高原陷环保困境

万人“虫草大军”留6吨垃圾 青藏高原陷环保困境

位于青藏高原的“绿色驿站”。

万人“虫草大军”留6吨垃圾 青藏高原陷环保困境
万人“虫草大军”留6吨垃圾 青藏高原陷环保困境

义工在驿站处理垃圾。

万人“虫草大军”留6吨垃圾 青藏高原陷环保困境

青海三江源清理垃圾的藏民。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青海三江源位处青藏高原,当地是有“软黄金”的药材冬虫夏草主要产地,每逢采收期都吸引上万“采草大军”到当地采摘。惟近年“大军”经过之处,均留下大批垃圾;而三江源当地垃圾处理难度高、欠系统,令当地曾一度成为“垃圾岗”。有民间组织自发成立废物回收处“绿色驿站”,希望推动当地回收业。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大荣在青藏高原野外工作近40年,自2002年起,他发现西藏、青海、云南等地,草原、神山甚至冰川地区的垃圾数量显着增加。他直指,冬虫夏草的分布区情况尤其严重,“四年前最严重的时候,约50平方公里的山区面积,如果大部分长有虫草,平均1万多人的采集队伍,一个多月下来,至少会产生5至6吨的生活垃圾”。草原上遍地是罐头、啤酒罐、废弃衣物等。甚至到了第二年,有些塑胶垃圾仍滞留在原地。

虫草分布区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当地百姓的生计,杨大荣更担心,有“亚洲水塔”之称的青藏高原的生态地位将受影响。因为虫草核心分布地带处于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怒江、雅砻江等大江源头的高寒草甸,大风、降雨会将草原垃圾直接带入河流体系。

内地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江河”会长杨欣表示,青藏高原地区除主要城市以外,目前仍无垃圾分类回收、转运、处理的体系。加上高原地区民众居住分散,令垃圾运输成本非常惊人。此外,地处贫困地区,当地政府也无足够资金在乡镇进行垃圾处理基建,当地也几乎得不到外部资源资助,严重缺乏垃圾回收产业。

“绿色江河”前起与青海省政府合作,在青藏公路沿线建立垃圾回收站“青藏绿色驿站”,用于回收、转运民众垃圾,目前已有5个运行。“绿色驿站”让居民可以废物明码实价换回日常用品或现金,又提供沿途车辆、司机休息空间,免费获取洗手间、热水、网络及充电服务。另一方面,鼓励司机和游客将产生或主动拾到的垃圾留在驿站。工作人员或义工会将垃圾分类处理。

驿站模式是由政府投资建设,民间机构负责管理运行。杨欣表示,垃圾处理须首先拉动政府的积极性。不过,难处是持续资金支持不足,想“绿色驿站”自力运作,杨欣认为需要社会企业积极参与,例如购买广告,或绿色产品、文创产品的销售分成。

新闻背后:冬虫夏草产地 虫草大军专攻青海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冬虫夏草主要产地为中国西藏、青海、甘肃、新疆及四川西部等高寒地带和雪山草原,每年5至7月的采收期,都吸引数以万计“采草大军”开挖。其中青海省占全国大部分产量,其中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素有中国“冬虫夏草第一县”之称。

另一个主要产地西藏,每年5月底就进入采挖季,当地不少农民都赖以维生。当地近年大力发展“虫草旅游”,例如拉萨市当雄县安排游客亲身体验上山采挖虫草;一方面增加了到当地旅游的“附加值”,另一方面也帮助农民提高采挖量,从而增加收入。

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每逢采收期就上万名民众进山挖虫草,虽然当地海拔最高达5000多米,氧气稀薄,生活条件艰苦,但为增加收入,当地居民还是会一家老小,“常驻”雪山高原约两个月,采挖虫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