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50年後的汽車長啥樣?水陸空三用?會隱形?還是像“變形金剛”一樣,是個機器人?甚至跟如今的車輛並無二致?

不過再怎樣變,也逃不過在外形和功用上做文章。明天象君就以“變形”為切入點,從已有的酷炫車型中,推斷下將來汽車的走向吧。

看過《變形金剛》的冤家,應該對劇中“汽車人”變身的場景印象深入。唰唰唰,幾秒鐘的功夫,一輛汽車就變為了機器人,局面不要太酷炫: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象君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去YouTube上扒了一波理想版“變形金剛”,沒想到還真讓我找到不少——

J-deite RID “變形金剛”

往年4月份,日本發佈了世界首個可供人乘坐的變形機器人——J-deite RIDE,將“變形金剛”的夢想照進了理想!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這個名副其實的“汽車人”,設計師是高達之父大河原邦男,並由日本“英勇機器人技術”、Asratec和三精科技三家公司結合打造。直立形態下高達3.7米,重約1.7噸,可供兩人乘坐。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在直立形式下,機器人依託腿部車輪行進,最高時速達30公里。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時100米。車輛形式下,實際最高時速為60公里。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這款“變形金剛”的定位是為遊樂場提供效勞,開發團隊將來的目的是,讓將來大街上奔跑的車輛都是“變形金剛”,志向很遠大。你們覺得,給他們50年工夫,夠不夠?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為了做出夢想中的“變形金剛”,世界各地愛搞事情的設計師,也是卯足了精氣神。比方說——

Letrons BWM “變形金剛”

早在日本研收回可乘坐“變形金剛”之前,就有一幫瘋狂的土耳其工程師,自學成才,將一輛寶馬改形成了“變形金剛”。一個字:帥!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汽車人”的頭部可以扭動,手指也可以靈敏活動。

隨手比個“贊”,也是萌萌的。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雖然直立形態下不能跑不能走,人也不能乘坐,但是能做成這個樣子,無疑曾經很棒了。再來看下它帥氣的復原進程吧。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無獨有偶,起亞(KIA)也已經在一個車展上,向大眾展現過本人的“變形金剛”,畫面有點渣,大家忍忍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當然,除了下面這種名副其實的“變形金剛”,汽車界也出過不少可以變形的各類汽車。比方說這個立志處理交通擁堵成績的——

Hum Rider 變形汽車

正常狀況下,這輛車跟普通車無異,但是到了交通擁堵的路段,它就可以霎時長高,就像被髮揮了魔法一樣。

我們來看它的真正實力:擁堵路段,按下按鈕,底盤就會降低,可以間接從其它車輛的“頭頂”駛過,實力驚人啊。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走過擁堵路段之後,再按下按鈕,又可將車輛恢恢復狀,幾乎是神器。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其實這輛變形車的推出,只不過是為了宣傳Verizon Telematics的Hum零碎,而專門設計和定製的大切諾基吉普車。世界僅此一量,有錢也買不到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當然,假如你真的有錢,而且想買個會變形的車輛,這款可以自動擴容的房車,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Wild Fennec Defender 越野房車

來自摩洛哥的一對夫妻,設計了這款越野房車。專門為酷愛在沙漠、山地等複雜地形中,自駕遊的人們打造。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將來的你,不滿足於地上跑的能變形?沒事,這兒有個“空中汽車”,理解一下?

Aeromobile 3.0 飛行汽車

這款由澳大利亞AeroMobil製造的飛行汽車,不只是一輛將來感十足的汽車,伸出機翼,就可以秒變飛機。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這樣一來,再也不必擔憂路上堵車了,等待下將來的開展吧。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設計者宣稱這輛車是給開展中國度製造的,由於這些國度的公共交通設備普通都讓人堪憂。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果真,一旦有人開了個頭,各家的研發就不會中止,再比方這個——

Pal-V One 空中汽車

由荷蘭設計師約翰·巴克設計的這款“空中汽車”,可以在空中駕駛和空中飛行之間,自在變形,切換形式。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空中駕駛時,出現出的黑色酷炫三輪車的容貌,最高時速可達180公里。

而由汽車到飛機的變形,只需求按一個鍵,非常鍾即可完成。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當然,這兩陸空兩用的交通工具,售價高達400萬人民幣,目前仍然是有錢人的遊戲,將來就說不準了。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想要處理陸上堵車成績,“飛行汽車”不是獨一的處理方案。變形摺疊車理解一下——

「地球-1」可摺疊變形車

這款來自日本的電動車,車身可以摺疊,隨意調理長短,堵車路上完全可以隨意穿越有沒有。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設計者表示,這款變形車售價約人民幣45.6萬元,目前公司曾經接到了來自中國、日本等國的30多個訂單。不過,以目前的交規,這種車能上路嗎?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說到摺疊汽車,就不得不提及五年前,由麻省理工Media lab與西班牙DENOKINN研發機構協作研發的——

Hiriko摺疊汽車

Hiriko是一款便當的環保汽車,可以像摺疊童車一樣隨意地摺疊在一同。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萬向輪式的轉動範圍,增加了車輛所需的轉彎半徑,易於泊車。十分合適常常需求駕車穿越城市的人員運用。

事先的預售價錢約100萬人民幣,只不過最近幾年Hiriko也沒有了風聲,估量是賣得不好吧。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與Hiriko有些相似,但不盡相反,德國人研發了可以90°旋轉車輪的“變形車”,讓人看到了將來汽車的趨向——

EO Smart Connecting Car 智能車

這款會“變形”的智能汽車,由德國人工智能研討中心開發。它的四個輪子可以90度旋轉,意味著它不但可以360度轉圈,還能像螃蟹一樣,橫著走。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有時分我們停車時,需求來回調整好幾次才幹入庫。而這款EO汽車,只需求將輪子旋轉90度,就可以一步到位。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最初,再為大家引見一款,雖然不是“變形金剛”,卻仍能做到隨意改動外形,它就是——

BMW GINA

GINA一詞為"Geometry and Functions In 'N' Adaptions",它的意思是:順應N種能夠的幾何函數。望文生義,這是一輛可以“應戰現有準繩和慣例工藝”的汽車。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如你所見,這輛車的內部車身,不再是鋼製或塑料制的堅固殼體,而是選擇了簡直無縫隙的紡織面料車身蒙皮。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布料掩蓋在鋁製框架上,框架的變化由電動與水壓傳動安裝來控制,從而讓車主來改動汽車的外形。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這款概念車,由寶馬前設計總監克里斯·班格勒所率領的團隊設計,就是想要探尋可以彰顯特性並滿足運用者多樣化需求的商品。這個可以隨意改動外形的汽車,真的帥到不行!

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隨著科技的開展,或許在悠遠的將來,汽車曾經成為了拳頭大小的物品,而停車也不再是城市空間的一大成績,

50年的工夫,汽車能開展到什麼水平,真的不好說。即便科技可以開展到打破各種極限,但由於各個國度的交規限制,五花八門的汽車也不能夠都上路。這才是50年後汽車該有的樣子!現在開的只能叫拖拉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