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岛球员都兼职?因一个令人羡慕的原因,他们比中国更适合踢球

今天厕读君不讲历史,专门来说说冰岛的球员。为什么冰岛30多万人的人口,可以踢出让人惊奇的足球,而中国人如此热爱足球,足球水平却令人如鲠在喉,欲言又止?也许是冰岛人拥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先天条件,让他们比中国人更适合踢球。

冰岛球员都兼职?因一个令人羡慕的原因,他们比中国更适合踢球

足球解说员在介绍冰岛队时,特别喜欢说"兼职”这个梗,冰岛队里面有厨子、木工、导演以及牙医,仿佛他们临时拼凑成一支球队,不仅没有露怯,反而神兵天降,肆虐球场。现在我们知道,兼职一说只是笑谈,冰岛球员都是职业的,他们的副业才是上述工作。

但换个角度看,如果不踢足球,他们还有别的谋生手段,不至于成为无业游民,所以他们是一群用热情在享受足球的人,不需要把人生都压在一件破釜沉舟的事上,不用冒着巨大的人生风险去踢足球。这一点就和中国不一样了。

冰岛球员都兼职?因一个令人羡慕的原因,他们比中国更适合踢球

中国的家长即便同意孩子去踢球,给予大量支持,但他必须承担踢不出来的风险,孩子如果没有成为职业球员,身无长技,必定会被社会淘汰,不得不接受一个失败的人生。

这是一种夸张的焦虑吗?并不是。

美国电影中特别喜欢设定中产阶级破产的桥段,其实这是对于高风险社会的控诉,我们的社会其实跟他们一样,充满了在警戒线附近徘徊的风险。如果你选择错了工作,或者在工作中偷懒,就很有可能成为失败大军中的一员,社会赋予你的资源根本不足以自救,只能等待毁灭。于是所有的人都潜意识的为了“不失败”活着,总是梦想一夜暴富,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冰岛球员都兼职?因一个令人羡慕的原因,他们比中国更适合踢球

鸡汤文总爱推销“死亡奋斗法”——只要工作没累死,就往累死工作。你凭什么睡到8点起床?科比能成功是因为他每天4点就起床练球了。你八点起床,所以你是个失败者;郎朗小时候除了吃饭睡觉,每时每刻都在练琴,你没有像郎朗那样付出,所以你不是钢琴家。

但我们仔细想一想,这些故事充满了问题,根本不具备正常的励志功能——人生如此,你成功是为了什么?

还有李安和金·凯瑞的故事。李安在家吃了多年软饭,抓住一个机会一鸣惊人;金·凯瑞早年潦倒到要当裤子,但始终没有放弃演戏,于是成了笑星。这种故事表面看着很励志,但其实价值观都很歪曲。如果他们没成功呢?是不是他们这辈子就没价值了?他们就被定性为:吃软饭的垃圾、当裤子的社会蛀虫,可以这样说吗?

冰岛球员都兼职?因一个令人羡慕的原因,他们比中国更适合踢球

没成功就不名一文。网上充满了这种贩卖焦虑,进行精神恐吓的鸡汤。而我们却看得一身冷汗,如芒在背,为什么?因为这个社会建立在极高的风险上。

扪心自问,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材料,家长难道不知道?逼着孩子每天练20小时钢琴,最终就能成郎朗吗?不说金·凯瑞,就说在中国,等在横店和北电门口的群演有多少人?最后出了几个王宝强?很多父母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让孩子拼命练琴,直到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很多人堵在电影棚门口,最终年华老去,还是一个龙套。在高风险社会,每个人都不断贡献着风险。

冰岛球员都兼职?因一个令人羡慕的原因,他们比中国更适合踢球

把择业、爱好或者工作变成不可承受的,破釜沉舟式的沉重选择,这是一种扭曲的价值观,是我们社会最不正常的地方。所有人都像回溯的鲑鱼,拼命逆流而上,哪怕累死在河道里,哪怕被棕熊叼走,只是为了不被贴上失败者的标签,到老了有一份茶饭果腹。

北欧类型的社会,这方面的风险就小很多,虽然冰岛国家破产过,但百姓的生活并没有破产。在人生的选择上,社会对于个人宽容很多,如果你走上了一条不喜欢的路,没关系,再走回原点,重新选一条就行了,没有什么必须要做的事,没有什么必须要成为的人。

冰岛球员都兼职?因一个令人羡慕的原因,他们比中国更适合踢球

冰岛国家队,他们参加了世界杯,踢得不错,大家很开心。踢得不好,回家继续当厨子、木工和导演,他们不会因为失败而恐惧、仇恨或者再也不踢足球,没有人因为冰岛队被淘汰而否定球员,说他们都是狗屎。

即便冰岛队以后再也进不了世界杯,对于冰岛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件不可接受的事。人生不应该被一件事禁锢,整个社会不应该被某个目标挟持,紧张到像个处于临界点的高压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