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針上的中國,山東省青島少山

世世代代以大麥為主要食物的山東省是麵食大省,山東各地都有著與眾不同的特色麵食,聞名全國的煎餅卷大蔥就是其中的代表。而我們今天要提到的則是大餑餑之稱的山東大饅頭,作為山東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大餑餑是當地婚慶、百歲、祝壽等喜慶日子所不可或缺的重要主食。

指針上的中國,山東省青島少山

大餑餑是一種傳統麵食,歷史悠久。古代人們製作大餑餑多用於祭祀先祖,擺放貢品,如今大餑餑已經發展成祭祀、節慶、食用等眾多功能於一身的綜合性產物。

指針上的中國,山東省青島少山

傳統的大餑餑於饅頭相比,比普通的饅頭大上三四倍,且不單純是饅頭的樣子,有著諸如壽桃、葫蘆、荷花等具有吉祥如意寓意的形狀,顏色更是五花八門,最為常見的四季花包括了春天的牡丹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菊花以及冬天的臘梅花。藉助食用色素的幫助,精雕細琢出來的大餑餑就像工藝品一樣,華美至極,色彩搭配更是絢麗多姿。

大餑餑的製作過程並不複雜,關鍵在於麵糰的反覆揉搓,只有揉搓到足夠的程度,才能讓大餑餑呈現出應有的味道。大餑餑的蒸制也有獨特的秘訣,直徑一米的大鍋點上紅通通的火苗,將大餑餑的想起在水氣瀰漫之間到處流淌。

指針上的中國,山東省青島少山

壽桃、開花饅頭、面魚是大餑餑中的代表。神話中可以讓人延年益壽的桃子在現實生活中往往以免費做成。由大餑餑做成的壽桃不僅提醒頗大,更是色彩斑斕,造型美觀。大小壽桃的搭配與葫蘆的點綴,讓壽桃具有了更加豐富的內涵。

開花饅頭又名白銀如意,因其成品形成花苞初開的形狀而得名。開花饅頭不僅色澤自然俏麗,更因其形狀獨特而被融入各種色彩,製成繁花似錦的獨特效果。

指針上的中國,山東省青島少山

相較於西北形似小魚或蝌蚪遊走在鍋中的面魚,華北的面魚大多用來形容以麵粉捏成或用模具製作而成的魚形麵食。蒸熟後的面魚在經過藝術處理的畫龍點睛,即可成為栩栩如生的藝術品一般。即可當作乾糧,也是饋贈親朋的藝術品。

嶗山區是山東青島的市轄區,位於黃海之濱。境內有著5A級風景區一座,4A風景區3座,其他風景區十餘座。其中嶗山風景名勝區是我國重要的海岸山嶽聖地,嶗山作為山東半島的主要山脈,最高峰海拔1133米,有著中國海岸線第一高峰的美譽。嶗山十二景名揚天下,最為出名。

指針上的中國,山東省青島少山

嶗山老君峰下的太清宮,是嶗山歷史最為悠久、規模最大的道教殿堂,距今有2100年的歷史。是方圓百里“九宮八觀七十二庵”中最負盛名的一座,其內供奉著三皇神像。道教中的全真派也創立於此。

指針上的中國,山東省青島少山

指針自由行已經登錄各大品牌手機應用商店,未能在手機應用商店中搜索到的用戶可前往騰訊旗下應用寶手機應用市場搜索並下載。

指針上的中國,山東省青島少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