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70歲,石鼓趙村人還是想念千年古鎮

即便70歲,石鼓趙村人還是想念千年古鎮

我的家鄉陝西省禮泉縣趙鎮,又稱石鼓趙村。據母親說,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力大無比,西征時用擔子挑了兩個大石鼓,不慎閃了腰,一個掉在河南洛陽,一個落在我們這裡,石鼓趙村因此而得名。這個碩大的石鼓是用青石鑿成的,高約6米,直徑約3米,長期放置在學校東面的戲樓上,歷經千年,被人敲砸得傷痕累累,已經看不清有什麼文字記載了。關於它的來歷從來就沒有一個權威的說法,任由後人口口相傳、各自發揮。

即便70歲,石鼓趙村人還是想念千年古鎮

2011年4月,我回老家掃墓,曾到趙鎮小學追尋故跡,看到那個破損的石鼓已被校方牢牢的紮了兩道鐵箍,放置在一個磚砌的高臺上,高臺兩邊移植了兩棵粗壯的槐樹,千年石鼓已列為“縣級”文物古蹟,專供人們參觀,但對它並無任何介紹。1957年之前,放置石鼓的戲樓是全村政治、文化活動的中心,每逢重大事件和節慶都要在這裡召開大會或舉辦展覽;唱大戲、放電影、扭秧歌、耍社火自然也在此處進行。1958年大躍進之後,公社在北門外修建了新劇場,除用於演戲,又用來召開公社和全鎮的大會。

即便70歲,石鼓趙村人還是想念千年古鎮

石鼓趙村是禮泉縣第一大村,它佈局對稱:村中心有一條長約300米的商業街,街道兩側整齊地排列著大大小小的各種店鋪。東西兩村各有8個街、巷,各有兩座廟宇。東村建有藥王廟、財神廟;西村建有瓜婆廟、土地廟。村北有座基督教堂,村南有座小學堂。每逢1、5、8日是集市,商品交易除主要在商業街進行外,又延伸到東西兩村的街、巷。如:東門外澇池旁是牲畜市場、北門外是柴草市場、北門裡是肉食市場、前街是蔬菜市場。每逢集市日,石鼓趙村熱鬧非凡。十里八鄉趕集的男男女女人,有的挑著擔子,有的推著車子、有的提著籃子、有的牽著牲口,一路說說笑笑、哼哼唱唱地乘興而來。鎮上,走街串巷的各種叫賣聲不絕於耳:“蒸饃,熱蒸饃……”、“紅芋,熱紅芋……”,這熟悉而又悅耳的鄉音永遠留在我童年的記憶中。

即便70歲,石鼓趙村人還是想念千年古鎮

趙村的原住民有5個大姓:東村是張、廉、楊,分別住在宅嶺堡、廉家巷和楊家巷;西村是鄭和呂,分別住在上堡子和半個城、前街、后街、南門。1961年以來,東西兩村時分時合。合併時稱石鼓大隊,分開時稱石鼓東大隊、石鼓西大隊。解放初期,東西兩村約有400多戶、3000多口人。大多數住戶以務農為主,也兼做一些小買賣;少數住戶則以經商和從事手工業勞動為生。我家兩個主要親戚都住在石鼓西村:舅家住在後街,解放初期家裡有十多口人,20餘畝土地,幾頭牲口。土改時,被劃為富裕中農。雖說是富裕中農,但生活並不富裕。由於孩子多〔五男四女〕、缺乏壯勞力,儘管外爺、舅舅起早貪黑、躬耕隴畝,全年的收成,除自己吃用和僱請長工支出外,所剩無幾。外婆、舅媽省吃儉用,自己紡線織布、醃菜制醋。一家人粗茶淡飯,粗布衣衫。姨媽家原來住在前街,姨父主要以賣饃為生,他和姨媽做的“坨坨饃”在鎮上小有名氣,但由於本小利微,很難養活一家五口。為了躲債,解放前夕,姨父攜全家東渡涇河、背井離鄉,逃到60裡以外的涇陽縣口鎮謀生,直至五十年代初期才返回家鄉,在上堡子重新安了家。

即便70歲,石鼓趙村人還是想念千年古鎮

我家所在的石鼓西村前街,是一條熱鬧、溫馨的街道。街道中央靠南一側的魏炳光〔小名禮泉娃〕家門口,有一棵粗壯的百年古槐。古槐下端的樹洞裡足可鑽進一個人,枝繁葉茂的樹冠高出了房頂,遮天蔽日,像一把綠色的大傘,既能為人們擋風擋雨、又送來陰涼。在與房頂一般高的地方,有一股橫著長出來的樹杈,足有小腿那麼粗。望著這股樹杈,有人靈機一動,在上面綁了一條很長的粗麻繩,並垂吊下來,形成U狀,下面再固定一截木板,做成了一個大秋千。在鞦韆蕩上去的樹枝上,又掛了一個點心盒子,聲稱誰若碰到盒子,點心就是他的。每到冬閒季節,這裡自發的盪鞦韆活動,吸引了許多男女老少前來觀看,狹窄的小街道經常被人流擁擠得水洩不通。一些敢於冒險的小夥子,威風凜凜地蹬上鞦韆架,雙手緊握麻繩,在同伴的助推下,在眾人的喝彩聲中,屁股一蹶一蹶地奮力往上蹬,越蹬越高,眼瞅著人的頭腳已經倒置,老年人生怕挑戰者失手、嚇得直冒汗,高喊:這瓜娃,你不要命了,快下來!一些不知深淺的年輕娃感覺還不過癮,繼續吶喊著為冒險者加油。一個又一個的挑戰者嘗試過了,仍沒有人碰到點心盒子。在一個雪花飄飛的上午,終於有一個瘦小子挑戰成功,踫到了眾人注目的點心盒子。他興高采烈地爬上樹枝,小心翼翼地取下盒子,打開一看,裡面裝的卻是半塊磚頭。盪鞦韆得獎雖然是個惡作劇,可它卻給渴望戲耍的人們帶來了極大的歡樂。

即便70歲,石鼓趙村人還是想念千年古鎮

遺憾的是1956年成立高級農業合作社時,魏炳光的父親魏濟生醫生卻僱人花了五六天時間,把這棵古槐伐掉了,樹根也挖了出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從此消失了。為此,我著實難過了一陣子,村裡人也搖頭不滿,認為這下壞了風水,對前街人不吉利。至於魏叔為什麼要伐樹,說法不一,有的說,老魏怕盪鞦韆盪出了人命,自己受連累;有的說,他擔心古槐被農業社沒收了,趁早伐了還能變賣幾個錢。

我們前街解放初期是個農、工、商戶雜居的地方。人稱“河南巷”,河南人最多時佔到三分之一,基本上都是因為遭水災從河南挑著擔子逃荒過來的,多以打鐵、做木工活為生,為此,當地人貶稱他們為“河南蛋”。前街的原住民只有幾戶。多數住戶都是從外省、外縣、外村遷居來的,我家就是從本縣的祝家店遷來的。20來戶人家,有務農的,有打鐵的,也有開旅店、開茶館、開肉店、開染房、開診所和開雜貨鋪、開銀匠樓的。我父親除了耕種幾畝薄田以外,還以替人磨面為生。日子過得雖然非常艱辛,但他仍聊以自慰的說,不要看我吃的差,我不賒賣米的賬;不要看我穿的爛,我不欠賣布的錢。

即便70歲,石鼓趙村人還是想念千年古鎮

在這個千年古鎮,我整整生活了21年,留下了許多苦澀、溫馨而又難忘的記憶。無論我走到哪裡,我都不會忘記我的根永遠在這裡。

即便70歲,石鼓趙村人還是想念千年古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