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什麼不開動印錢機,多印點錢?而借這麼多外債?

美國人用印出來的鈔票可以用來在國際市場上購買商品,美國QE之後的那幾年做外貿生意的人都有感覺,出口增加很快,人民幣又在升值,賺錢賺得飛起,但是稍微有點經濟常識的朋都知道,貨物大量出口美國,國內的商品少了,錢多了,自然就會帶來物價的上漲,於是換來的是2011年高達6%左右的通脹,和國內房價連續十年的大幅度上漲。由於國際油價的高企,國內能源價格也一路走高,造成企業生產成本的大幅上升。

美國為什麼不開動印錢機,多印點錢?而借這麼多外債?

為了確保美元長久作為世界各國的儲備貨幣,美元在多數時候必須強勢,因為只有確保美元的信用,才能在借債時保持低利率。只有在真正萬不得已時才開動“印鈔機”(如救市);而開動“印鈔機”的結果,往往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因為美國自己擁有的美國國債,超過全世界其他國家所擁有美國國債的總合。

美國為什麼不開動印錢機,多印點錢?而借這麼多外債?

如果不把外債還了,這些錢就放在銀行裡,就用於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這樣行不行呢?這樣的話就會有兩個後果,一個,稅收減少,還是會造成美元購買力的上升,物價上漲,通貨膨脹,只不過比之前那種方式慢一點,另一種後果,增加財政預算,這個短期內應該是看不出太可怕的後果!其實美國有些時候也確實會這麼做,只不過並沒有那麼大的規模,所以影響不大,但是物價總是在一直上漲的。

美國為什麼不開動印錢機,多印點錢?而借這麼多外債?

“通貨膨脹是隱形稅收”。央行印錢借給政府,使政府手裡的錢增多;但老百姓由於物價上升,手頭實際握有的財富減少。所以,央行印鈔購買國債,算是把人民的錢強行挪過來,借給政府。

只是,世界顯然比一國大。比如,接下來一段要講的美國的三大債主,就一個個都“體量肥碩”。直接管它們借錢,數量已經很可觀,所以,美國政府也就犯不著光找美聯儲借了。

美國為什麼不開動印錢機,多印點錢?而借這麼多外債?

美聯暑在實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後,通過購買國債等中長期債券,增加基礎貨幣供給,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資金的干預方式,以鼓勵開支和借貸。量化指的是擴大一定數量的貨幣發行,寬鬆即減少銀行的資金壓力。當銀行和金融機構的有價證券被央行收購時,新發行的錢幣便被成功地投入到私有銀行體系。量化寬鬆政策所涉及的政府債券,不僅金額龐大,而且週期也較長。這也是美聯暑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推行的政策,立竿見影迅速增加了流動資金,不印鈔票照樣使美國經濟玩得轉。

美國為什麼不開動印錢機,多印點錢?而借這麼多外債?

美元要維持強勢地位,使美元印鈔機比別國能多一點優勢,歸根結底還是得靠美國經濟本身對世界經濟的貢獻作為基礎。

同樣的道理,只要中國的經濟持續發展,總有一天人民幣的地位也會與美元平起平坐的。這歸根結底還是由一國的經濟實力所決定的,非常公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