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军队不堪一击,但为何投降了满清后却变得如狼似虎?

何雪旋



最关键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投资回报率不一样。

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他总认为天下是他的,天下的臣民也是好的。天下的臣民就应该替他去抵抗后金的进攻,而不能讲条件。

崇祯皇帝对大臣残酷无情,对文臣动不动就罢免,对武将动不动就斩首。崇祯皇帝的那些大臣们都不愿意替他卖命,大家都在心里想大不了换个地方打工。


那个时候打工的地方不好找,要么替崇祯卖命,要么替李自成卖命,要么替多尔衮卖命。

崇祯皇帝明显不是一个好老板,李自成对明朝在北京的大臣动不动就打杀,也不是一个好老板。

最后大家只有一个选择,就是投降满清,替多尔衮和顺治卖命。



应该说多尔衮确实是一个比较英明的将领,不管是军事才能还是政治眼光。

崇祯皇帝对大臣们比较小气,多尔衮就比较大方。你想要多大的官,他都愿意封,只要你替他卖命。

反正明朝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好大一块饼,一个人有吃不完。再加上这个饼也不是他们自己的,给别人分一点也无所谓。

因此那些投降了多尔衮的明朝大臣和军事将领,打起仗来都非常拼命。就是因为多尔衮这边,在搞绩效考核。你能力强,干的多,奖金就高,得到了地位就高。

这个道理放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里面也是适用的。



崇祯皇帝拿大臣们都不当人看,就认为这些人全是自己的奴才。天生就应该替自己卖命。

崇祯性情又比较刻薄,对大臣们残酷无情。大臣们每天努力工作,心情都比较压抑,在他那里也得不到什么温情。

顺治和多尔衮就不一样了,吴三桂最终封了平西王,耿精忠和尚可喜,这样的小毛贼也封了网页,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军功上来的,不用拍谁的马屁,完全透明公开。

满清的领导人,在初期对汉人投降的军事将领都是比较重视的,有不少人都娶了满清的姑娘,成了半个清人,还入了汉八旗。

皇帝怎么样对待大臣,大臣们就怎么样对待皇帝。明朝的灭亡,跟大臣们关系不大,都是崇祯皇帝胡乱指挥的结果。


新知传习阁

明朝的军队并不是军力不行、不堪一击,至于为何在明朝灭亡时候没有发挥作用,反而是在投降了满清后却似虎狼之师,说白了是手握军政大权的部分明政客们不愿意做罢了,明朝的存与亡,与他们获得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

明朝作为古代汉族所建最后一个强大的王朝,只存在了短短的276年便灭亡了,留下的不仅是明人的遗憾,更是错过了整个中华民族引领世界潮流的大机遇,也使得西方慢慢的超越了古老的东方大国。

建国之初,明太祖已经十分深刻的认识到,蒙元之所以这么快亡国,是因为中央的权力并不在整个政府占据主导地位。太祖曾感慨的说,蒙元亡于宽,等我坐天下,必以严治国。所以从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开始直到明英宗前期,中央的权力一直紧紧的掌握在皇帝手中,整个大明帝国可以说有着一种无敌的寂寞。到了朱棣夺得王位的时候,更是把帝国的威严扩散到了海外,海上丝绸之路的日益繁盛给帝国带来了更大范围的财富源泉,强大的海军在整个世界更是所向披靡,郑和下西洋不是为了炫耀武力,更不是为了寻找建文帝,而是想要建立海上霸权,因为陆上已经寂寞了太久,通过海上可以更大范围的主导整个世界以明为主。

官僚集团的思路是,勾结夷狄,勾结国内资本家,三者形成利益共同体。以走私为贸易形式,共同反对国企垄断和对抗朝廷对走私的打击,对民营商业活动的抑制。

但土木堡之变之后,整个明帝国却开始了走下坡路,这不仅改变了明帝国的走向,更是让很多觊觎财富和权力的内外利益团体不停的在蚕食着这个庞大帝国的肌体。很多人在看历史的时候,可能都对明朝的土木堡之变有着深刻的印象。这场变局不仅仅是明走向下坡路的开始,更是明朝最高统治者丧失权力的开始。在这场巨变中,皇帝的嫡系部队几乎被全歼,奇怪的是周边的勤王部队却都未在军情紧急之时出面营救,那么是什么让边防部队在王师紧急之时不作为?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也先不是敌人,这只是帝国官僚系统和军队中的既得利益者精心编织的一场阴谋。英宗虽然被俘后又被也先放回,但这时的朝廷已经发生了变化。皇帝已不再是绝对的万人之上了。

明英宗,是大明帝国由盛转弱的转折点。在土木堡之后,明英宗好像明白了一些什么,他知道帝国的内部有着反明政府的隐者,但是却为时已晚,他几乎已被架空,改变不了什么。毛主席曾评价《明史》说:看《明史》令人生气,明朝的皇帝,除了太祖和成祖好些,明英宗和明武宗稍微也还好些,其他的皇帝都没干什么好事。英宗之后,明朝的皇帝似乎都是昏君,不爱上朝也无太大的作为。嘉靖不上朝,万历也不上朝,难道是皇帝不想上朝吗?并不是。是整个国家已经不是由皇帝为主了,官员开会,不准皇帝参加会议这种事,不仅仅只是发生在明朝,其他朝代也有。

大明帝国倒塌的那一天,崇祯皇帝说,文臣个个都该杀。是因为敌人太过强大吗?崇祯直到灭国的那天才知道,真正可怕的敌人是在帝国的内部,是他身边的某些人。这些人可以为了利益出卖自己的国家,为了利益可以勾结外敌,有着这样一群的带路党,是整个大明的悲哀。

最终的结果只是苦了百姓,那些以现在所说的“外黄内白”的带路党虽然疯抢着帝国的肢体,但是,迎接他们的并不是胜利和荣华富贵,是天下大乱和锋利的屠刀,这也算是咎由自取。


枫桥不夜泊

看到这个题目,为之一怔,胸有块垒,不吐不快。

在非洲的草原,有一种动物,人送外号:平头哥。这位天生不怕事大的主,不管是谁都敢挠,置生死与度外。遇到这样不要命的主,一般的狮子豹子,基本都是绕着走。

这是一个事实,明军投降满清后,立刻变得如狼似虎。可以说,清朝的天下,就是这些明军的降兵降将打下来的,满清只是坐享其成,不然就凭着满清那么点人口,蚂蚁食象之灾,也是他们大多数人都待在北京,一旦发现苗头不对,立刻北撤回老家。满清就是拉虎皮做大旗,自己都心虚。

每逢乱世,人心浇漓,明朝末年也不例外。明军开国时候的悍勇,几百年的军户制下来,早已让军人变成了农夫,国家虚耗钱粮,所养的卫所兵连应付民乱都力有不逮,遑论去保家卫国?

明朝末年的将军们,往往都需要建立私兵,作为尖刀部队攻破敌军阵线,所以这时候的所谓名将,只能局限于做个战术将军,而无元帅之才。所以,虽偶有对后金的战术胜利,但于整个战役都是失败的,损失与日俱增,以致又出现了“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武力神话。

其实,在辽东,只要有一个酣畅淋漓的胜利,就可以打破这个魔咒,明朝君臣百姓,多么渴望一场胜利。然而没有,不管是毛文龙、袁崇焕、祖大寿、吴三桂,还有很多总兵,都没有带给人们一场大胜利,打破后金军队的神话,提振明朝军队的士气。

对战争胜利的悲观,对后金士兵的恐惧,在日复一日的败报和无耻文人绘声绘色的描绘中,早已破了明军士兵的胆气。古语说:三军不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对于一场还没开始,所有人都认为注定要失败的战争,士兵的作战情绪,畏敌情绪在寂静的空气中凝结,很容易在战事稍不利的局面发生崩溃。实际上,正面作战战死的明军士兵是极少数,更多都是崩溃后被后金骑兵收割。

墨菲定律:胜利者,就更容易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失败者,更容易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

这样的事,发生的次数多了,就给了人一个印象:明朝气数已尽,大清方兴未艾。于是各种汉奸,层出不穷,有市粮资敌者,有通风报信者,有甘愿为奴者,有献城以降者,寡廉鲜耻,登峰造极,令人发指!

看看广州城是怎么沦陷的?

一百多人的大清士兵,便衣进入广州府衙,在大街上扯去外衣,高呼:满清鞑子杀到!胆气早已被夺之一空的老百姓和士兵,如鸟兽散,广州城就这样轻易沦陷敌手。

人,一旦失去对胜利的渴望,在极度的恐惧下,就会失去战斗的能力,哪怕他有着武器、粮草、还人高马大,最后会冷漠地接受在看看来是上天注定的命运:被杀或者为奴。忠君报国者死难,寡廉鲜耻者乞怜,就是明朝末世的惨象图。最后的九边精锐,尽数殁与松锦,明朝亡国,只是时间问题了。

所以,明军在后金军队的打击下,早已失去了一支军队最重要的东西:军魂。可能在浑河岸边,在戚家军、白杆军拼死作战时,而身后2万袍泽见死不救,他们的绝望而决绝的眼神中,明军的军魂、士气已不可收拾了。

这是一次最接近取得大胜的一次激战,明军精锐步兵,从遥远的南方赶来,与后金的骑兵血战竟日,最后全军阵亡,后金骑兵战死3000余人,伤者无算,更有将领胆气被夺,私自撤围而走。如果明军有一点胆气,援军能够拼死一战,满清早已强弩之末,必然一蹶不振。

然而,没有。

到底是什么原因?

地域歧视,还是将领们拥兵自重,保存实力,不得而知,总之,这些人作壁上观,努尔哈赤徐徐退军。努尔哈赤回去之后就立刻杀了擅自撤围的将领,他明白:他的士兵的胆气,不能失去,不管花多大的代价!

满清的武力神话,通过辽东的一场场血战和中原满地的人头,深深植根在每个人的心里,让人们无法抵抗。能够抵抗的人,都被杀了,反抗意识被消磨殆尽。顺民的思想占据了主流,满清坐稳了江山。

而这些投降的明军,为什么转过身来就凶神恶煞了起来呢?保家卫国时,没有的精气神,为虎作伥时,却恶贯满盈了起来!

降军需要用比之满清更为凶狠的做法,打消主子的疑虑。

更重要的是,降军认为,他们的靠山,是战无不胜的大清八旗,狗仗人势分外狂。

还有更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不是正义之师,而是一群有组织的暴徒,烧杀抢掠是经过朝廷允许的。一直失败,渴望胜利的恶劣情绪,被满人欺辱的恶劣情绪,被国人唤作汉奸的恶劣情绪,以及对财富的渴望,让他们爆发出了野兽般的战斗欲望。

三百年后,在日本侵华时,经过民国初年思想启蒙的民众,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增强,自发的组织抗战,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坚持作战,没有让日本侵华的罪恶目的得逞。这就不得不提亮剑精神。当骑兵连在绝对劣势下,对敌冲锋,全部阵亡时,体现的就是这种胆气。

有这种胆气,中国人的元气就没有散,中国就一定能够战胜侵略者,取得复兴。

国殇之痛,已极肺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而知而行

明朝被网友尊称为铁血大明,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但是为何在于八旗军的战斗中,为何总是屡战屡败,仅仅有那么几次胜利也只是成功防御,重来没有在野外作战中胜利过,按照武器装备和人数上,都是远超八旗军的,那为何那么不堪一击呢?

其实我们应该在明军最强的战斗力,定在万历前期,比如宁夏战役,朝鲜战役,这都是大胜仗,到了万历四十年,明军在萨尔浒之战中,被满清八旗打败,从此就变的不堪一击,仅仅十几年的时间,战斗不可以说是下降,而是变得毫无,为什么呢?

根本原因还是国力衰弱,万历前期,张居正的改革为国库积累了真金白银,粮草充足,有功必赏,此时的财力是能够养起明军的,但是到了万历后期,天灾不断,官员贪污,此时的明朝已经是千疮百孔,不要提赏银,士兵打仗甚至是饿着肚子,这样的情况下,哗变就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李自成就因为粮饷的问题,才自己拉起了队伍造反大明。

带了崇祯皇帝这里,党争激烈,相互拆台,又让明朝损失了不少优秀将领,这才是造成战斗力低下的重要原因。

北京虽然被李自成攻破,但是此时明朝还拥有百万军队,清军入关后几乎没有抵抗,而是直接选择了投降,改换门庭的明军立马变成了虎狼之师,镇压各地的农民起义,这又是怎么回事?

奖励机制的改变,在明朝服役的时候,将士们不要说粮饷,就连吃饱肚子都是问题,怎么打,而在投降清朝后,摇身一变成有功就赏的状态,为了加官进爵的梦想,就变的格外卖命,比如吴三桂一路干到了平西王,后来还造反清朝。

另外重要一点,既然作为投降派,想要再次被重用,唯有军功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一是为了自保,二是为了前途都让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

明末军队在与八旗的作战中,完全不是对手,可是人数和装备,明军一直是占优的。

而明朝军队投降满清后,战斗力来了个180度的大反转,不仅打仗拼命,战斗力变得强悍,还成为了满清的“绿营”正规军。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因就在于两个字:军功刺激

古代不像现在,在古代由于封建统治和信息不发达,加上明朝后期朝政败坏,很多士兵只是为了打工。

将士们还经常被朝廷克扣饷银,肚子都没填饱。

而加入满清后,满清给予了很多奖励和激励,士兵从“打工者” 一下子变成了“创业者”,只要为朝廷立功,就可以加官进爵。

由于朝廷的迅速崩溃,明朝军队因各种原因投降满清后,已经没有了退路,他们必须通过立军功,才能在新朝中迎来一席之地。

军功 成为了所有士兵梦寐以求的东西,打起仗来自然就拼命了!

上图为投降满清的 平西王:吴三桂,吴三桂投降其实情有可原,但他投降后,积极为满清剿灭汉族武装,就是上面所总结的原因了!

可叹明初的二百万精锐铁军,到了明末竟然只能用来打自己人了。

回顾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明朝的军队在跟清朝的八旗兵作战的时候,胜利的次数是很少的,但是明军在军队数量以及所使用的武器装备方面确实大幅度的超越八旗军的,但是却只是在几次守城战役中取得了胜利。在野战中基本上都是以失败告终的。导致如此大的差距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我们通过历史就会发现,在明朝万历前期,明军的战斗力还是非常的强悍的。曾经先后取得了宁夏之役,朝鲜之役等几次大型战役的胜利。但是这种局面在万历四十年的时候却发生了改变。明军在萨尔浒之战中,被八旗军大败。人们不禁会问,为什么经过短短的几十年时间,明军的战斗力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吗?

从根本上来说,一支军队的衰落其实是国家综合国力衰落的表现。在万历前期 ,明朝的内阁首辅张居正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让国力获得了巨大的提升,国库充盈,人民富足。士兵们的装备也非常的精良,粮草非常的充足,这也就导致了军队的强大战斗力。但是到了后期,明朝内部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自然灾害也不断地发生,士兵们连饭都吃不饱,更别说打胜仗了。

而且后期的明朝朝廷内部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内部斗争非常的激烈皇上又没有很好的重用优秀将领,这也是明朝军队没有强大战斗力的一个原因。

明朝崇祯皇帝自杀之后,明军在面对清军入关的时候基本上没有组织像样的阻击作战。后来清军入关之后一改明朝的做法,不但能够让士兵吃饱穿暖,而且还能够让士兵有一个很好的晋升渠道。这就是为什么明朝军队投降之后反而战斗力更加的强大了。


叙说传奇

都说主将无能累死三军,明朝的军队不堪一击是因为统兵的将领不愿意打,随着明朝的衰落各地将领拥兵自重的甚多,说白了不给好处就不帮朝廷打仗。比如崇祯让左良玉帅兵来京城勤王抵抗李自成,左良玉就讨价还价不出兵,一直到崇祯下旨封左良玉为宁南伯,给他的儿子左梦庚平贼将军的大印,并许诺大功告成以后就让他们父子世代把守武昌才出兵,但已经太晚了。

而且明末军队中也是贪污腐败横行,吃空饷、拖欠士兵钱粮都是常有的现象,当兵吃粮、吃粮当兵,连饭都吃不饱谁会拼命。这种情况崇祯很清楚但无力改变。

而当明朝的军队投降满清后情况就变了,说白了这些投降明军不论是将领还是士兵在满清权贵心中的地位都是一样的,都是奴才。满清有执行军法的能力,给投降明军下的军令不执行那就杀,杀到这些人不敢违抗为止。能投降的明军将领本身就是贪生怕死之人,面对清军的屠刀不得不奋力死战,这才有了投降明军如狼似虎的假象。


当狗容易做人难

这个问题要回答也简单,就是能吃饱了和赏罚分明。

在具体的古代军事问题上,谈民族意识、谈王朝气数其实都不太对路,这就和今天问一个大学毕业的小伙子,你想不想当总理是一样的,距离他太遥远。

明朝的军队经过200年的瞎折腾,到了明末基本上是乞丐和盗贼的结合体,对敌的时候是乞丐,对老百姓的时候是盗贼,到了乱世中,他们是以从军为职业,军饷和劫掠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在原有的文官体制压制逐步松弛的情况下,兵和匪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因为文官的管理体系已经很难惩治他们了。

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明军在文官和百姓眼里,这个形象也越来越差, 制度化的供应(哪怕按照规定,也要饥一顿饱一顿)很难稳定,整体上处于吃不饱的状态,而他们的军官和将领则仍要受到官场规则的约束,受到文官集团的事实鄙视。

在此条件下,军队的道德底线只会越来越低,那么临战时就不会有苦战的韧性和士气,因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嘛,所以明军在面对战斗力远超自己的清军时往往表现为不堪一击。

但是在投降清朝之后,由于清朝对于地方的管理不像明朝一样依赖于士绅,甚至其总督、巡抚往往由辽人担任,这些辽地汉人进入清朝体系日久,本身甚至已经进入八旗汉军,所以统治不介意酷烈,获取物资的效率要远远胜过明朝。

在此条件下,清朝军队的制度化供应就逐步上了轨道,基本上做到了吃饱。另一方面,在南下灭南明的过程中,清军的掳掠本就是合法的,所以在杀掠攻伐上有十足的动力,即由偷偷摸摸地抢,变成了制度化的、规范化地抢,自然积极性爆棚。

另一方面,清朝在崛起初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古典军国主义的赏罚分明,作战不力,违反军纪者,动辄斩首,而且刑罚会上延至王子、贝勒这个级别,比如努尔哈赤的庶子阿巴泰就被抽过鞭子。

所以,哪怕这些降将在明朝已经做到了侯、伯,在清朝只当个总兵、副将,手里有几万人马,他们绝不会怀疑清朝像明朝一样姑息他们,有八旗兵做后盾,对他们的怯战,清朝会毫不犹豫地予以惩治,甚至砍头。这是罚。

而赏,明朝末年尤其是南明,对于武将的名爵走向了泛滥的态势,但是实际的激励作用很低,因为相应的等级好处没有增加,就算是封侯封王,也就是那么大点实力,最后还是靠实力说话。

清初八旗内部采取“前程”制来奖励军功。清初的前程相当于功勋积分,不过清初的前程非常有含金量。夺城、破阵、阵前斩将(敌军主帅)、绝对优势敌军包围下完成既定坚守任务、断后救主等极其危险的特殊大功,才价值半个、或者一个前程,而半个前程就能让普通旗丁进入世袭统治集团成员的序列。清初(努尔哈赤到顺治初年)从没有任何世袭官职的白身旗丁,只要立功得到半个前程,就可以获得“拖沙喇哈番”, 汉文称“云骑尉”,源自汉官的“外委千总”,这就是最低级别的满清爵位,可升官至拨什库(领催),与品级制度挂钩,为正五品。

而对于投降的汉军将领,比如孔有德、吴三桂等人,包括势穷投降的孙可望,清朝都不吝封王之赏,甚至裂土封茅,这种名实相副的赏赐,自然更能刺激这些投降的兵将发挥作用。

最重要的是,清朝的八旗军一直作为“监工”存在,比如平定吴三桂,八旗骑兵已经先到昆明城下,仍要等待绿营兵过来攻城,就是典型的送死你上,领功我来,但偏偏八旗军的武力神话深入人心,这些绿营兵只能甘心受驱使。

当对身后监工的威胁的恐惧超过对敌人,也就是之前的同胞(战斗力往往并不强)时,这些降兵降将自然由病猫变老虎了。


刘三解

说到明朝军队,就要说到宋朝军队,其实无论是明朝军队还宋朝军队,在后期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特征:

文人掌权,军人地位低,说的难听点,当时的军人连文人的家奴都不如。

当一个国家的军人连地位都没有的时候,这个国家注定要被灭国的,没什么好说的。

无论宋朝还明朝,文人都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把军人叫作“丘八”,也就是兵痞的意思。

由于宋和明都重文轻武,武将在朝堂上没有话语权,稍微有点强势就会受到文臣的攻击,诋毁,皇帝们也怕武将如果掌兵又掌权会危害到他们的统治,所以也和文臣一起压制将领。

皇帝和大臣的举动都如此,对社会造成了很大不良的示范作用,导致百姓们也都军队产生偏见。慢慢的国家的军队不但在朝堂上没地位,在百姓心目中也没地位。

由于全国风气的不良影响,谁还敢去当兵?条件好的家庭,打死也不会让儿子去投军,慢慢的军队的人才少,军队没有了新鲜血液的注入和更换。

这就让国家军队系统变的僵硬,无论是宋朝还是明朝都形成了很多“将门”,将门的出现意味军队成为“家奴”的标准。

“将门”可不是一个好的词语,虽然听起来很牛逼,但实际是这是军队内部晋升的通道被封死的一个象征。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永远没有机会当将军还继续留在军队里的士兵,你们认为是什么兵?

宋、明两朝,士兵没有晋升通道,将军也没有晋升,因为这两朝文武身份很敏感,由于将军们除了吃喝玩乐,贪点钱过日子,你还指望他们干嘛?士兵当兵混口饭吃,过日子,你还能指望他们干嘛?

让他们去消灭敌人?那是开玩笑,就算他们把当时周边所有的敌人都灭了,他们能得到什么好处吗?告诉你们,屁都得不到。

在文人眼里,你们打胜仗了,是他们的功劳,你们是没有功劳的,因为那是你们的责任,但是你们打败仗了,那跟他们没关系,而且还要治将领士兵的罪……

为什么?

因为以文节武,军权都掌握在文人、阉人手里,有的还懂点军事,有的什么都不懂,只作为一种权力斗争而要垄断的位置,他们不懂也就算了,还不给懂的人放权,死死的压制着你,胜了是他们“指挥有方”,败了就拿你们的人头来推卸责任。

大宋和大明败的真不冤枉,也应该败,不败都没有天理了,一个保卫国家最重要的力量,在整个国家里一点地位都没有,你还要他们怎么样?吃不饱,还被看不起!

华夏这片土地上的人不缺血性,也不怕死,就怕流血又流泪。

一个让士兵流血又流泪的王朝,能不灭亡吗?

隋朝的科举制度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好的一面就是能维持王权的稳定,坏的一面是无力抵御外敌。

什么事情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君子六艺也好,文武分科也罢,只看看看到好的一面,而不能看到坏的一面,最终都会埋下祸根。

“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虽然把这两句话用在这个地方不是太恰当,但道理是一样的。


一号风手

明朝军队战斗力没有发挥很大程度上是明朝政府自己的问题。而满清通过一系列的策略成功收买了明朝将领的忠心,使得他们甘愿为大清肝脑涂地。

一、崇祯时期为何军队战斗力不强?军饷发不齐

崇祯时期明朝军队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的不稳定,厉害的时候能把皇太极击退,不行的时候连农民军都剿不掉,之所以出现这种原因,核心就在于明末的财政太过困难,连军队的军饷都发不齐,军饷都发不齐,你怎么指望军队给你卖力?

(明朝军队缺粮少弹几乎已经是常态)

根据倪元璐的记载,1600年明朝的财政收入为白银3000万两,崇祯当政后,明朝的财政继续恶化,政府岁入已经不足2500万两,与锐减的收入相比,军费却因两面作战而节节攀升,到了1620年,军费已经涨到了2300万两,在大明的最后几年,军费更是只会多不会少。为了应对满清光辽饷就加征了五次,每次的金额都多达上百万两,军费耗费如此之大,以至于政府常常拖欠军饷,军队领不到饷银,怎么会卖力?

(明朝军队生活艰苦)

而更让人汗颜的是,国家财政如此困难,各级军官还争吃空饷,2300多万两的军饷,名义上发给123万士兵,但实际的兵员只有50多万人,将近一半的饷银涌进了军官的腰包。一方面政府收入锐减,一方面贪腐横行,军队的战斗力则呢么会强?

记得熊廷弼当政时就说:“辽兵缺饷,身无寸棉,吾见将士裸体穿甲,心如刀割”。辽东的士兵很多连棉衣都穿不起,只能裸体穿甲,如此缺粮少弹物资匮乏还领不到饷银的军队,怎么能打赢战争?

二、崇祯的多疑和饷银的匮乏让将领对朝廷三心二意

除了士兵,将领们对崇祯的忠诚度也很差。这主要源于两个原因,一是崇祯的多疑让将领们没法放心。想当年袁崇焕战功卓著,还不是因为几项过错就被凌迟处死了。袁崇焕擅杀毛文龙固然有错,但是撤职或者关起来不就行了,偏要按叛国罪凌迟处死。想当初崇祯拉着袁崇焕一把鼻涕一把泪,一口一个国之栋梁,如今说翻脸就翻脸,这么个前车之鉴,将领们怎可不防?当时袁崇焕一死,孙承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说服辽东诸将联合抗清,可见其影响之大。

(崇祯已经无法控制将领了)

除了袁崇焕这事,崇祯的多疑也助长了战将们的忧虑,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可崇祯偏偏抑制不住自己的疑心。比如对孙传庭,孙传庭明明对大明忠心不二,崇祯偏偏怀疑他可能拥兵自重,结果强行逼迫孙传庭在没准备好的情况下出关迎战李自成,结果全军覆没,大明也由此丧失了最后一支生力军。这么忠心的孙传庭都怀疑,别的将领更得两面派了。

(崇祯的多疑让他一再催促孙传庭出战)

而饷银的匮乏也使得诸将不得不自寻出路,自己筹措财源,要知道,军队和将军之所以听朝廷的,首先得是朝廷养得起他们,现在连军饷都发不足,将领们完全依靠自己谋生,他们怎么可能对朝廷忠诚?

三、清朝的策略:高官厚禄,收买人心

那这帮人为啥到了清朝这边就这么厉害呢?很简单,高官厚禄啊,清朝初年多尔衮对明朝降将可是大大的优待,不仅给金银珠宝,还给地盘统辖权,一旦明朝降将打下了一块地区,多尔衮甚至不惜将地盘分给他们。以前,给明朝打仗,不给钱还吃力不讨好。现在给清朝打仗,又是钱又是爵位又是地盘,何乐而不为。

(清朝用高官厚禄收买了吴三桂等人)

所以这帮之前消极怠工的明将,到了清朝这边都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打仗,在态度方面就完全不一样。

当然,清朝的赏赐是临时的,天下平定后还要收回来,但能骗一会就骗议会,而明朝的降将也确实都上钩了。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欣喜若狂,但是很快康熙就要削藩算总账,逼得吴三桂不得不造反。

四、让投降的明军入旗,成为特权阶层

以上的高官厚禄是针对明朝将领的,而对于士兵,清朝给出的好处,除了军饷钱粮外,还有入旗。比如孔有德降清后,其部下就全成了正红旗的一员,成了正儿八经的旗人。

(旗人同样包括很多汉人)

与很多人认知的相反,旗人并不是一个民族,而是一个阶层,里面既有满人,也有汉人蒙古人,汉人更是多达75%,他们除了包衣奴才就多是投降的明朝士兵。这些人成为旗人后,享有种种特权,在普通的汉人面前耀武扬威,欺男霸女,占尽了好处。

通过这种钱财加特权的赋予,投降清朝的明军可谓是心甘情愿,一门心思为大清着想。清朝之所以能统一中国,靠的绝不是外表凶恶的满族勇士,而恰恰是用谋略收买来的这些汉族降兵降将。

与其说清军战斗力强,不如说清朝高层的政治韬略实在玩的太好,以至于将中原的老油条们玩的团团转。


埃尔文的理想乡

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看新老板值不值得卖命。

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一直有喝兵血这一优良传统,军士们的军饷经过层层克扣,不仅会导致发到军士手里的军饷只有两三成,甚至军饷拖欠数年都不是不可能。明军军士不仅被克扣军饷,军服、武器往往都要自行准备,甚至前往服役地点的路费都要自备,甚至冬天有士兵因为无钱购买棉衣被冻死的例子。当时的清军并没有喝兵血这一优良传统,或者说并不严重。再者,当时清军确实高薪,明军最精锐的锋兵一个月不过三两银子的军饷,而清军一个一等炮手一个月工资就80两银子,对比一下自然可以明白谁更值得卖命,毕竟忠诚可是和报酬划等号的。

再者,当时八旗兵的战斗力可以用东亚大陆最强来形容,比如《三垣笔记》当中记录,让农民起义军闻风丧胆的明军精锐部队被几十个渡河的八旗兵吓得夺路而逃,“我兵数千皆走”,甚至自相践踏踩死了不少人。可见当时的八旗部队是绝对让人望风披靡的存在。入关后更是如此,比如说金声恒声称“八旗大军已到”,就轻松取了江西;李成栋更是凭借5000绿营,就一路打到了广州;等到金声恒、李成栋反水以后更搞笑,这两位围攻赣州,结果被防守赣州的清军打的惨了,甚至李成栋还落水溺死,也算是活的猥琐,死的搞笑。所以,不管是哪只部队投降清军以后,往往因为背后有八旗大军撑腰,或者是假借“八旗大军”已到的名号,对面要么不战自溃,要么一触即溃,自然给人一种战斗力飙升的感觉。甚至直到清朝平定三藩之乱的时候,八旗仍然是重要的战略威慑力量。吴三桂往往因为某地八旗大军的驻扎而不敢攻击绕路而行,而且绿营也往往因为背后有八旗大军驻扎而打的更勇猛。

再一点,清初是以武力国,对于武将有战功还安分守己的自然不吝惜赏赐。这个安分守己就是指知道自己是什么货色,不去和那些从龙人员争功的绿营将领。所以,这帮人自然更愿意为清朝卖命,毕竟明清易代不过是换了个老板,只要利益能够得到保证跟着新老板有什么不好。


北洋海军陆战队

这个提问有问题,纵观整个明朝,明军无论是野战还是城防战都是表现不错的。努尔哈赤和他弟弟舒尔哈齐曾经被李成梁俘虏,他们的父亲也在帮李成梁办事。后来,努尔哈赤的父亲在帮明军劝降时,被明军误杀。李成梁为了补偿他,将他们兄弟放回,并让他袭任建州都指挥使。

之前明军在辽东的政策是不让任何一个部落串联做大,但努尔哈赤因为有在李成梁手下当差的经历,熟知李的个性,经常贿赂,两家还结为婚姻之好。就是在李成梁的纵容下,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1615年李成梁逝世,1616年努尔哈赤定都赫图阿拉称帝。

1619年萨尔浒之战后,明军一度混乱不堪,接连丧师失地。但在袁崇焕重建宁锦防线后,城防战还是表现不错的,并击毙了努尔哈赤。

明朝是被农民军灭亡的,不是被满清灭亡的。

中国历史有个现象,有些朝代的伪军很能打,有些朝代的伪军就差的很

。例如,金国灭北宋后在华北也扶持了伪军,但这些伪军基本上没起到什么作用。

清朝扶持的伪军就特别能打,说句不过分的话,满清能拿下全中国,伪军起到很大作用,这也是满清允许汉人在南方称王建藩的原因。

怎么分析这个现象呢:

1、金国灭北宋,用骑兵闪电战的模式,一举攻到东京城下。宋徽宗、钦宗被吓傻了,一味赔钱退军,根本没用心做防御,结果吃亏了,整个北宋朝廷被端了。正因为金国打的是闪电战没打什么歼灭战,对北宋正规军伤害不大。所以当赵构重建宋廷之后,宋朝的主力迅速集结反击,金国扶持的伪军哪里是正规军的对手。

2、而明军投降清军的都是明朝防御满清的边军正规军,像关宁劲旅是当时中国实力数一数二的军队。他们投降后面对的都是农民军溃军和明军的二线部队。

所以,才出现反差如此大的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