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下半年生猪行情会怎样?

累了坐下歇歇抽根烟

生猪价格下跌来势汹涌,从目前来看,价格跌幅是否见底并未明朗。往往但凡物价回落,或大幅下跌,总归咎于市场的供过于求是造成供需平衡被打破的终极黑手,这样理解并不无道理,只是过于笼统简单的归纳。其实,生猪价格的大幅下跌,其背后隐藏着严酷的竞争与博弈。

1、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与博弈。

市场就这么大,大企业的不断涉足闯入生猪养殖行业来分一杯羹,形成与现有的生猪养殖中小型养殖场和散户的竞争。经济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其无论从事哪一行业都从扩大规模着手都是那么驾轻就熟,一条链式的产、供、销经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无疑降低单个生产成本,面对生猪销售价格的不理想,足可压栏待价而沽,他们的底气来自住充足的自有资金。中小型养殖场和养殖散户可输不起。当消费回暖,为抢占市场份额的制高点,大企业足可让价格低于市场价把生猪推向市场,除存栏量占足优势,节减单个成本也是他们的优势,有价格优势,以及量和节减成本的优势,散户无能匹敌,只一遍哀鸿。被迫退出的退出,被鲸吞的鲸吞,市场终被寡头垄断式经营。生猪价格大幅下跌,等同养殖散户的一场豪赌。

2、市场消费冷淡与通胀。

肉照吃,量减少。这就是消费市场冷淡的症结之一。虽然猪肉在市场占比最高,但也不是无可替代,牛、羊是可以的,正因早年的羊价下掉,让猪价也跟随,可见牛、羊的存栏量也直接影响到生猪价格波动。通胀率高,物价水平随之增长,猪肉虽未见得价格飙升,但也不见得价格便宜。中间商赚差价可不是薄利,可谓两头不受中间受。一个通胀率高足可带动玉米和黄豆价格的飙升,同时,贸易战是热是冷都刺激起玉米、黄豆价格飙升,作为生猪养殖的主要饲料之一的玉米、黄豆价格,好比浇上了汽油加上一把火,越烧越旺。

3、生猪价格的冷暖。

作为生猪消费大国的中国,很抓住存栏量,不足则从补贴加大扶持力度,确保生猪的供应量。受政策和市场的影响,早年尝到价格飙升的甜头,再次受生猪价格的引诱,使散户到中、小养殖场,再到大养殖场无不蜂涌扩大生猪存栏量。然而世贸的规则是必须开放市场的,原有的存栏保有量另加扩充存栏量再加进口配额,压得原本的市场喘不过气来。库存积压、过剩,撇去深加工部分,消费市场见冷越冷,去库存问题仍然是难题,北猪南调,南来北往,价格一跌再跌,生猪养殖户真的伤不起。

生猪价格寒冻期,相信不会在未来短短几个月就能破冰,因掉价是否触底仍未知晓,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随母猪胎龄过大,仔猪产出减少,二是扩充存栏量的渐渐消退,受饲料格价飙升的冲击,不少养殖户的退出,预计在2019年下半年生猪价格有可能恢复到原有水平。


Yifan5

现在已经是6月中旬,马上就是7月份,不少养猪人关心下半年的行情会怎么走,下面答主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分享。

1、 下半年仍然是养猪亏损期,生猪行情会在底部振荡,但价格低点要高于上半年,同时价格高点低于上半年。水平高的养猪人有较大概率实现微利。

2、 下半年不会出现行情反转,由于生猪行业的规模化程度远超以往,养猪场的抗风险能力变强,加上大企业仍然在扩张产能,导致本轮行情的去产能程度将比之前慢。

3、 建议养猪人在下半年逢高出货,优化猪群,进一步搞好精细化饲养管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战略上选择跑赢同行,而非战胜市场。

4、 每一次行情反弹,都会有人鼓吹是行情反转,对此养猪人要有清醒的认识,寒冬才开始,远未到结束的时候,不要被利益相关者乱了心,坏了自己的经营节奏,提前出手,抄底抄到半山腰。

总之,养猪人不要奢望下半年生猪行情会有惊艳表现,2018年仅仅是苦日子的开始。

希望上述分析,能对你有所帮助。


畜牧大集网

作为农村人,身边也有很多养殖户从事生猪养殖,自2017年以来,生猪价格就和下坡的过山车一样,虽然在春节前后有小幅反弹,但节后收购价格继续疲软下跌,目前毛重收购价已跌至在10元左右,对于农村的养殖户来说,综合考虑各种成本,利润空间已被压缩到很低的范围了,生猪养殖进入了寒冬。



生猪,作为大宗肉食产品,在市场经济中,受市场的影响较大,通常隔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次价格的起伏,对于2018年下半年,我认为生猪价格还会下滑,但趋势放缓,下滑幅度不大,年底或明年年初会触底反弹,原因如下:

1、消费观念的转变。目前正处于肉类产品消费的淡季,而且现在人们消费观念也正在发生转变,饮食口味向清淡味转变,猪肉的替代产品越来越多,人们对猪肉的消费需求也在逐步降低。这种供求关系的调节使得下半年对猪肉的需求仍不旺盛。



2、市场经济的调节。15、16年的价格利好使得生猪养殖规模迅速扩大,进而也就打破了市场上猪肉供需平衡,供大于求,也就必然会造成猪肉价格下跌,当前,市场上猪肉供应充足,短时间内无法消化完全,价格短时间也就不会上涨。



3、环保政策的影响。当前国家正在大力实施绿水青山的战略意图,对于养殖业污染问题肯定会下大力气整治关停,目前正在实施阶段,关停时间相对集中也就使得大量生猪短期内集中上市,也就进一步压缩了价格空间,基本要等今年政策实施完毕,这种现象才会缓解。



4、进口猪肉的影响。进口猪肉已经成为影响国内生猪价格的重要因素,进口量的增加必然会导致国内猪肉价格下跌,而且国外生产集中化、自动化程度高,成本低,价格比国内生猪价格低,也就进一步拉低了国内价格。



对于2019年的生猪养殖,通过政策影响,相当一部分涉及环境污染的养殖场关停,市场供给减少。今年下半年市场上积存猪肉的消化,加上春节期间消费旺季的到来,会很大程度上调整供需关系,拉升猪肉价格,到时候猪肉价格会出现回暖。


熊二是个二货

最近与几位养殖生猪的朋友聊天,有些中小户准备转让猪场,原因是生猪价格下跌,人工和饲料成本有所上涨,加上环保问题。

谈到今年下半年的生猪行情,养殖户认为不容乐观。主要原因以下几点:

1.海外猪肉进口增加

国外生猪行业饲养规模和现代化程度高于中国,进口猪肉的成本相对较低,影响国内生猪市场价格。

2.人民的消费习惯转变

现在各种肉类市场更加丰富 ,除了猪肉,牛类,鸡肉成了更多消费者的生活选择,选择多样化,猪肉行情自然下跌。

3.生猪周期的失效

以前在中国养猪,一般是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其中赚的那年要将亏的那年补齐,但最近几年生猪周期效应越来越不明显,甚至失效了,猪肉价格一直在下跌。

4.环保治理的影响

随着前面三种因素,加上国家更重视人民的健康生活环境,环保政策的落实,生猪行情暂时抑制,平稳之后面临的就是下调。

因此并不看好今年下半的的生猪市场,国内养殖户要与趋势做竞争,还得在产品力上做文章。



三农大观

由于近两年生猪行情一路上涨,导致养殖户不断扩张,到2017年生猪行情上涨达到了顶峰。但从从2017年末开始,由于供需平衡被打破,猪肉价格一路下跌,又跌出历史新低。如此过山车行情令大量养殖户亏损严重。纵观2018年,我认为下半年的行情仍然看跌,但跌幅趋缓,主要原因如下:

一,由于近两年猪肉上涨,很多养殖户盲目扩张,部分人跟风进入市场,造成生猪供大于需,如今猪肉跌跌不休,去年过度扩张养殖的部分未出栏的生猪会造成踩踏性集中出栏,消化库存尚需时日,因此价钱仍难反弹。

二、中美近来的贸易战争,我国提高对美进口大豆的关税,影响到国内大豆的走势,饲料厂家通过提高饲料价格应对大豆上涨压力,下游的养殖户成本进一步提高,加剧了亏损。部分资金薄弱的散户,应退出市场。

三、政策的影响,去年的环保政策开始延伸到养殖行情,很多地区已经开始禁止农户散养,转为集中大规模养殖,这从生猪的供应量上会有相应的减少,加上几个月的库存消化完成,猪价下行空间有限,猪肉价格应该触底止跌,但能否反弹则仍需观察。


愚人跳农门

2018年下半年生猪行情会怎样?


三农广讯

2018年下半年生猪行情会怎样?我觉得,生猪价格回升的概率比较大。现在4月份,生猪价格也开启了回升模式,相比3月份跌入低谷,出现新剧情,全国的生猪平均价格8.5元/斤,略有提升。其中,三元猪平均价格6.09元/斤,外三元平均价格5.7元/斤,土杂猪平均价格6.88元/斤。



我相信,这个回升的趋势会不断保持,原因如下:

一、玉米价格上涨,对生猪行情有影响

我坚持2018年下半年玉米的价格会继续保持现在的上涨趋势,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一是,玉米的种植面积减少了,据分析2018年全国共有1200万亩的土地休耕,加上从2016年以来不断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实现2020年调减种植面积达到5000万亩的目标的情况可知,2018年以及接下来的2019年、2020年两年的玉米种植面积都有可能减少。所以,2018年下半年玉米的产量会降低。进入市场的玉米少了,价格提高,养猪的成本会提高,会淘汰一批养猪户。



二、环保税的征收,加剧养猪成本

2018年1月1日,环境保护税开始征收,其中包括了规模大于500头的养猪场。这无疑会增加养猪场的饲养成本。同时,畜牧部门开展整治,清退那些环保设施不达标的散养户以及小型养猪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缩减生猪的数量,年底进入市场的生猪会减少,从而刺激价格提升。



三、进口量减少,也会存在一定影响

2018年1月份的时候,进口猪肉11万吨,相当于100万头猪的屠宰量。然而,4月份的时候,中国对美国的120种商品加征15%~25%的关税,其中就包括美国的猪肉。也就是说,美国猪肉进入中国市场的猪肉减少了,国内猪价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猪肉价格升高,从而刺激生猪价格的回升。要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进口国之一,有13%的进口猪肉来自美国。



从以上一系列的分析,包括玉米价格、养猪场加征的环境保护税和进口猪肉等方面的分析,可预测2018年下半年生猪的行情会出现上升的态势。


有点意思的事儿

傻子?其中意思请自己悟。


唐哥养猪

目前已经是4月末,2018年第一季度已经过去,生猪市场的表现出乎我们所有人的意料。从年初的15.29元/公斤下跌到3月中下旬的9.99元/公斤,下跌幅度高达5.39元/公斤!在这样的背景下,生猪产业在3月份陷入全线亏损,不论规模猪场还是家庭猪场,3月份平均亏损达到161元/头。特别是对于新进入的猪场而言,不论是自繁自养亦或是“公司+农户”都在这一波下探中承受了巨大的亏损。

从图中可以看出2018年生猪出栏相比2017年增长明显。在之前的分析中,我们共同认识到,2017年下半年是供需基本平衡的状态,所以猪价一直保持在14元/公斤位置徘徊。不论是猪场还是屠宰场,其利润都在相对合理的范围之内。而且,不论屠宰场如何压价,猪价也难以大幅下调,即使十月一期间也没能大跌。而反过来,进入腊月之后,不论猪场如何压栏,或者雨雪天气如何,猪价仍旧未能大幅上涨。这些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生猪市场供需关系的紧平衡。那么,再来看5月、6月,甚至下半年的情况,同样需要从供需两方面来看。


农产品期货网

肯定会变好。我是说理由。

任何事物都有个发展周期,还记得去年猪的价格是现在两倍吧,后来价格一直跌倒现在,不是猪的错,市场供需变化导致的。

我老家一个二哥,养猪大户,家里6个猪圈,300多头猪,今年赔死了。整天唉声叹气,去年可不是这样。


下半年市场会好一些,尤其是到最后一个季度,价格会缓慢上升,猪周期快要到来,当时间到来,只要站在风口,猪也会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