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之前的臺灣隊為什麼退出了?

辰少11

題主所說的臺灣隊應該是之前由新浪冠名的新浪獅隊,這支球隊促進了兩岸之間籃球的交流,可以說對於中國籃球發展意義重大。


新浪獅隊前身是臺北宏國象隊,之後曾在臺灣聯賽中奪得季軍,綜合實力不容小窺。球隊於2001-2003年加盟CBA聯賽,並於01-02賽季打入季後賽。

這支球隊算是新浪冠名贊助的臺灣職業聯賽球隊,球隊陣中有7位球員曾經入選過臺北省隊,他們的平均身高僅有190.2CM,在CBA聯賽中算是比較矮小的陣容了。

但是新浪獅將速度快,擅長反擊的特點發揮的淋漓盡致,除了快攻,他們的傳切配合也是非常出色。

新浪獅的加盟讓整個CBA聯賽為之震驚,畢竟當時的CBA還是以高大內線為戰術核心,當時的主流趨勢是得內線者得天下,新浪獅的快速反擊讓很多媒體和球迷感到眼前一亮。

但是因為內線身高太過不足,他們的兩位中鋒身高僅有2米,這樣的配置也導致新浪獅基本沒可能在CBA躋身強隊行列。

雖然他們一度殺入過季後賽行列,但是始終難以更進一步,2003年3月8日,新浪獅俱樂部作出決定,“在打完常規賽後正式退出CBA聯賽。”

球隊領隊表示,球隊戰績不佳同時財務方面遇到問題是球隊退出CBA的主要原因。

退出CBA之後,新浪獅男籃並沒有解散,回到臺北後,他們繼續參加了臺北SBL聯賽,這就是現在的璞園建築籃球隊。

新浪獅隊史湧現過很多出色的籃球人才,其中包括鄭志龍、呂政儒、邱大宗、周俊三、洪志善等臺北省隊球員。

目前他們也是臺灣SBL聯賽的傳統強隊,他們加盟CBA也算是中國籃壇史上的一件大事,之後臺灣球員加盟CBA球隊的情況開始層出不窮。

林志傑、楊敬敏、田壘、李學林、曾文鼎等球員也是被球迷所熟知,其中一些球員在亞洲級別的比賽中也都有著上佳發揮。


青蔥往事

CBA聯賽是2005年才開始正式改組的,它的前身是中國男子籃球甲級聯賽,甲A並不是完全的職業聯賽,所以當年就吸收了臺灣的球隊參加,臺灣的那支球隊叫臺北宏國象隊,在加入甲A聯賽之後由新浪冠名,改名為新浪獅籃球隊。

這支球隊成立於80年代,參加臺灣當地的籃球聯賽,但是在2000年的時候,臺灣的籃球聯賽被解散,臺北宏國象隊面臨無球可打,所以就被球隊運作加盟甲A聯賽,於2000年落戶蘇州,被新浪接手冠名為新浪獅籃球隊。

從2001年到2003年開始參加甲A聯賽,並且在加入當年就進入了季後賽,不過在2003年的時候,新浪獅就宣佈退出甲A聯賽,因為當時新浪獅就算不宣佈退出的話,他也會因為成績不佳降級到甲B聯賽,無緣中國籃球甲級聯賽。

新浪獅退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吧:

第一:球隊成績不佳,在當年賽季結束後就會降到甲B聯賽。

第二:球隊財務困難,當時球隊在大陸運營成本居高不下,每年都虧損造成壓力太大。

第三:球隊遭遇裁判的不公平對待,從而造成球隊成績非常差。

第四:球隊面臨兩岸的壓力,特別是來自臺灣方面的壓力比較大。

所以最終新浪獅正式退出CBA聯賽,但是這支球隊並沒有宣佈解散,而是加盟臺灣的SBL聯賽,這就是現在的璞園建築籃球隊。希望以後兩岸的籃球隊多多交流,開啟兩岸的體育外交,希望能夠促進兩岸的早日統一,兩岸一家親!


靜子體育

我來試著回答這個問題吧,如有回答不妥或者引用不當之處,請輕噴。

首先,那隻臺灣隊叫明基新浪師隊,話不多說(懶),上圖。

這隻隊伍的前身叫做臺中市璞園建築籃球隊,起初屬於麥當勞組織的當地籃球聯賽隊伍之一,在臺灣80年代就已經成立了,可以說是資歷深厚的一隻球隊,1994年,由於臺灣成立中華職業籃球聯盟,球隊取名宏國象籃球俱樂部,其吉祥物為象。

2000年由新浪網接手成為新浪獅籃球隊。圖為國手單濤。

2000年,由於中華職籃封館後臺灣沒有職業籃球比賽,俱樂部為了不荒廢“學業”,就向甲A聯賽申請參賽,並由明基電通冠名為明基新浪獅,主場設在蘇州。

2001年,新浪獅拿到第八名,2002年,戰績不佳,排名倒數第二,後降級到甲B。並於當年宣佈退出。

這裡要說的是當時外界認為的退出原因,有以下幾點

1.在主場得不到主場的優勢(額。。。)

2.成績太差,不退出也降級

3.資金虧損嚴重

4.兩岸關係壓力使俱樂部不堪重負,主要是臺灣輿論方面(我認為是最重要的直接原因吧。)

其實,還有個隊也參加過CBA,就是香港飛龍,其退出的原因也差不多這幾點。最後想說的是,有些東西無可奈何呀……


Mr劉海柱

主要原因是實力不足。

新浪獅進入CBA聯賽是在21世紀初,從上世紀90年代末到21世紀初,這幾年對於中國的籃球聯賽球隊而言,動盪起伏也比較大,一方面,原來有官方背景的一些球隊,因政策調整逐漸裁撤,另一方面私有經濟開始進入聯賽球隊,部分聯賽球隊開始進入個人資本,但因初期投入有限,加上來自當地官方政策干擾因素也較大,難以發揮最大作用。

新浪獅的前身是臺灣的一個地方球隊,本身當時臺灣的籃球力量就不高,又是一個地方隊,基礎實力就有限,雖然進入內地聯賽後,也有新浪等企業的贊助,剛才那個球員流通並不廣泛的年代,新浪獅也難以引進強力的內援,加上早年,各球隊引進的外援普遍都是藍領外援也難以支撐球隊,這也註定了這支球隊很難有太大幅度的發展。除了進入聯賽第一年勉強進入季後賽之外,後面的成績都非常的慘淡。

同時加上當時的政策和兩岸關係,新浪獅的主場不方便設在臺灣本島,只能進入內地,這也導致新浪獅成為了一隻沒有真正主場的外來戶,很難有歸屬感,經歷了幾年慘淡的運營後只能最後退出。


遼寧資深球迷

之前加入cba聯賽的臺灣球隊叫臺灣新浪獅隊,主場設在蘇州,最好成績取得過第八名,01年加入,03年就退出了。

為什麼退出呢?

在2003年離cba甲b的4月20最後報名截止日還有4天,臺灣新浪獅因為降級到甲b聯賽,就決定不參加當年的全國男籃甲b聯賽,這決定就意味著新浪獅離開了cba。

由於當時的cba不現在,設有升降級,讓新浪獅沒有時間培養新人,後備力量缺乏。在降級後決定打甲b的情況下,又因為籃管中心“4月20日”的最後期限這一槓杆將新浪獅卡死。蘇州方面在同意接管後,又非要新浪獅拿出打甲b的方案才能拍板,但是新浪獅在4月20日之前無法行成一個詳細的書面計劃,導致打甲b設想無法實現,接管計劃最終流產。當時藍管中心能夠對新浪獅施以特殊政策,臺灣新浪獅是不會走的。總之,新浪獅的離開是被逼的。


sowhy小小杰

新浪獅打了幾個賽季,開始成績還湊合進了季後賽。後面因為資金問題,無以為繼,黯然退出。

首先以臺灣本土球員為班底,而且不是把臺灣最頂尖的都招攬了,本身底子跟大部分cba球隊比都是下風的,其次在外援引進方面受限於財力,新浪獅都是選一些廉價外援,要知道cba就算是那個時代外援也是一分錢一分貨的,貴不一定好,但是便宜沒好貨是跑不了的。

其實你只要把臺灣的這個隊伍跟本賽季福建隊類比,大概就能知道當時他們的打法,快速、中遠投準,但是沒有王哲林和孫喆這種大中鋒。本賽季福建隊三分打天下,但是賽季初段外援不力,一波連敗直接墊底,換了哈里斯後防守和四號位強攻有起色,成績反彈,但是防守依然不能跟強隊抗衡,現象在季後賽邊緣掙扎。有大內線和外援處於cba平均水平的福建隊尚且如此,當年的新浪獅能也差不多這樣子。


八六年的追風者

因為CBA聯賽有升降級制度,在2002/2003賽季結束後,臺灣隊(新浪獅,主場蘇州)降到了甲B。

降級後球隊為了增強實力不得不引進更優秀的球員,既耗費精力,也費財力,當時臺灣隊老闆財力跟不上,蘇州方面本來是同意接管球隊的,但是要求在期限內拿出一分詳細的書面計劃,結果不言自明,臺灣隊沒有拿出來,然後臺灣隊就退出了CBA,一共在CBA打了兩個賽季,當時國內球隊普遍依靠內線,但臺灣隊是以速度,靈活,快攻,傳切的球風著稱,實力不俗。



如果CBA有臺灣隊,對大陸也是有好處的,政治方面暫且不說,最起碼讓臺灣省居民知道我們大陸的發展速度,到底能不能吃得起茶葉蛋。

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體育sport

說實話新浪獅除了第一個賽季大家對他的戰法不適應外,戰績還行進入季後賽,以後二個賽季就基本淪為魚腩球隊,主要問題, 首先,財力有限,沒錢買好外援,也出不起價錢買好的內援,最大內援是朱東,其次,教練水平一般,邱大宗就是個樣子貨,每次暫停都要在畫板上畫戰術圖,看樣子很專業,但實際上沒什麼有用的針對性策略,後來邱大宗去了其他CBA球隊做主教練,但效果都不好。最後,戰術就是靠小、快、靈去跑轟,但得分點還是太少,身體對抗不行,最主要戰術就是靠周俊三突破,有機會就上籃,沒機會 就傳給三分線外的三分定投手羅興樑,還有就是各種擋拆投藍,只要把周俊三串聯和突破防住,整個球隊就啞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