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中心高和生:新能源客車至今30餘起事故,安全問題應一票否決

中國新能源客車從2009年至今發生了30餘起安全事故。

其中,起火19起(其中存儲過程6起,運營過程12起,充電過程1起),電池浸水1起,觸電事故1起,電池起火事故8起,監控失效1起,碰撞引發1起。

中汽中心高和生:新能源客車至今30餘起事故,安全問題應一票否決

2017年5月1日,北京市朝陽區蟹島度假村電動大巴起火

這是4月22日在天津召開的“2018中國新能源客車發展與安全高峰會議”上,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和生在演講中透露的。

高和生說,由於客車的客運性質,一旦發生安全問題,就是群死群傷的重大安全事故,將對於人民生命安全、財產安全造成巨大損失。此外,新能源汽車產業剛剛起步,任何的負面新聞都將是對行業的巨大打擊,甚至能直接摧毀掉一家企業。

中汽中心高和生:新能源客車至今30餘起事故,安全問題應一票否決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和生

他由此強調,安全性永遠是排在第一的一票否決因素。“新能源客車的安全性是使用者生命財產的底線屏障,是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繼續平穩、快速、健康發展的巨大保護,更是一家企業的發展紅線,無論如何重視安全問題都不為過。”

新能源客車事故頻發等問題的原因何在?

高和生認為,首先是車企和零部件企業的技術方案跟著補貼走,很多企業仍缺乏創新動力。在產業發展初期,由於高額的補貼政策效應,一些企業以政策的要求來開發產品,而不是以市場和客戶需求為重點,其產品與技術瞄著政策要求最低線,或者補貼金額正好壓著上限。

其次,產品技術管控體系還不健全,產品可靠性有待提高。新能源客車安全從研發製造、運輸存儲、充電、運營維保、報廢處置全生命週期五個階段,從防水、防火、防觸電、電池安全、監控安全、碰撞安全六方面的安全標準不夠高。

他還建議,整車企業應協同全產業鏈確保安全性。客車安全保障單靠整車企業一方難以做到,包括上游零部件企業、系統集成提供商、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商、安全監管方等等要協同發力,共同構建新能源客車的安全保障體系。整車企業可以牽頭,發揮核心作用,共同實現安全開發、安全生產、安全使用,甚至安全報廢回收利用。

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79.4萬輛和77.7萬輛,連續三年穩居世界第一,保有量達180萬輛,佔全球保有量50%以上。新能源客車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推廣的排頭兵,起步早、規模大。2017年,中國新能源客車銷售10萬輛左右,佔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的11.2%,應用規模世界領先。(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