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舶来品”的日本 如何成为中草药销售大国?

世界中草药销售现状 中国大陆不容乐观!

中医“舶来品”的日本 如何成为中草药销售大国?

中国引进的大塚敬节所著《临床应用伤寒论解说》、《金匮要略研究》

本是土生土长的国货,中国大陆的中草药销量在世界中药市场上仅占2%,而作为舶来品的日本则占了90%!作为中草药的发源地,为何我国的中草药在世界的销量沦陷了呢?先来看看中草药如何进入日本……

与中医同根同源的“舶来品” 曾遭遇“封杀”

日本汉方医学和中国中医本是同根同源、同根异枝。南北朝末期,中医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到了唐代,日本开始全面学习中国文化,中医学也被日本全盘吸收,并在后世发展成为具有日本特色的“汉方医学”,所以,“汉方医学”实际上是模仿中国中医。

中医“舶来品”的日本 如何成为中草药销售大国?

日本街景,汉方得到广泛推广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日本也曾抛弃过中医。明治维新使日本弃掉中国文明,全面拥抱西方文明,西医暂时取代了中医,在日本备受推崇。日本政府甚至“封杀”中医,师资考试科目都是西医,废止汉方药馆,禁止汉方自由买卖,只有持有西医执照的医生才能开中药……

中医“舶来品”的日本 如何成为中草药销售大国?

汉方原材料

目前日本有210个处方得到普遍应用,都是来自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原方。1976年,日本厚生省正式将汉方药列入健康保险,把主要的210个有效方剂及140种生药列为医疗用药,可进入医疗保险,这样患者个人只需要承担10%—30%的医药费用,大大鼓励了汉方药的应用。至此,中医在日本复兴,尤其是汉方的应用取得了巨大成效!

日本人如何走在前面 成为中草药销售大国?

(1)政府大力支持

减轻患者采用汉方的药费负担,将汉方药纳入医保体系;大力支持汉方医学教育;投资建立了一系列汉方医药研究机构。

中医“舶来品”的日本 如何成为中草药销售大国?

目前日本6万家药店中,经营汉方制剂的达80%以上

1972年日本文部省批准综合大学医学部、医科大学、药科大学、齿科大学可开设传统医学教育课程。2001年3月,文部科学省发布《教育核心课程设置》,汉方医学教育被纳入其中。到2004年,80所医科大学全部开展了汉方医学的教育。一系列措施不断恢复明治政府时期废止的汉方医学。北里研究所附属东洋医学研究所、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和汉药研究所,则成为著名的汉方医学科研机构。

(2)企业大力创新

企业最能贴近市场,也最有活力;作为日本的创新主体,企业在汉方的推广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日本企业将汉方日常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高端药品,而是贴近百姓生活、随处可买的日用品。比如,日本“小林制药”(日本一家制药公司)瞅准“雾霾商机”研制出“清肺汤DUSMOCK”,大力向中国游客推销。因为中国游客爆买,“小林制药”2017年把“清肺汤”的产量增加30%,达到约110万包。

中医“舶来品”的日本 如何成为中草药销售大国?

颇受女士喜爱的日本药妆旗下产品 雪肌精

不但将汉方药品日常化,日本企业还将中药材质应用在其他领域,比如颇受女士们热衷的美容、护肤领域。日本著名的药妆,就生产出各种产品线供女士们购买护肤品、洗护用品等。

(3)质量控制严苛

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颁布汉方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汉方药都按这个标准生产。并专门出台了药材种植规范,要求生产过程中尽量不用化肥和农药,尽可能降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对每个环节都有详细记录,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

中医“舶来品”的日本 如何成为中草药销售大国?

汉方生姜汤

(4)典籍传承延续

不同于西医,中医的智慧植根于中国传统古籍之中。现在日本汉方医籍的藏书量仅次于中国,还有20多家汉方医籍出版和翻译机构,每年出版汉方医药书籍100多种。

中医“舶来品”的日本 如何成为中草药销售大国?

中药原料、中医典籍,是中医药的两大法宝。

不仅注重古代书籍,日本还特别关注大陆和港台地区最新的中医药研究动态,在大陆和港台地区设立专门机构,收集所有中医药出版物,为其所用。

中医在作为“舶来品”的日本得到大力发展,也给我们提供了可参考性。中国大陆有非常深厚的中医药背景和根基,但全面引入西药以后,国内对中医和中医药发展都不够重视,逐渐让邻居日本抢了先机。但参考邻国日本在发展中医及汉方的经验的同时,也反思我们自己需要做什么,联合国内各流派的中医,将中医重新复兴起来,也正是我们都非常期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