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倭寇犯邊,部將俘虜三千餘人,戚繼光:全部殺光,一個不留!

15世紀初,日本進入分裂動盪的南北朝時期,倭國內部各政治勢力相互混戰,戰敗的封建領主糾集失落的武士和浪人組成倭軍多次輪番肆意劫掠大明海疆,沿海地區百姓苦不堪言,嘉靖皇帝遂以戚繼光和俞大猷等名將剿滅倭患。

經過多番征剿,浙江沿海一帶倭患逐漸趨於平息,但不敢失敗的倭寇們暗中積蓄力量,鋪天蓋地向福建沿海興化城襲來。

負責守衛興化城的總兵在孤城無援的情況下與倭寇大戰數月。此時,總兵劉顯派遣的八名信使快馬加鞭地趕往興化傳達讓興化城守軍再堅持時日即將趕赴支援的消息,在信使們即將到達興化之際,倭寇截殺了八名信使並換上了劉顯信使的服飾,騙開了興化城門,興化城淪陷。

明末倭寇犯邊,部將俘虜三千餘人,戚繼光:全部殺光,一個不留!

倭寇

倭寇攻佔興化城不久,劉顯軍隊也逼近興化城外圍,但倭寇人多勢眾,劉顯不敢貿然動手便在興化城外就地紮營。

劉顯此舉遭到了朝廷“東林黨”人的彈劾,俞大猷獲悉劉顯的處境後也上書陳述興化城內倭寇人多勢眾,必須調集軍隊合圍。

最終嘉靖皇帝沒有采納“東林黨”人的彈劾意見。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朝廷以譚綸為右僉都御史,正在此時,都指揮使歐陽深誤入倭寇埋伏壯烈殉國。

倭寇趁機佔領了閩中門戶平海衛。

此後,戚繼光、俞大猷陸續率軍前來,明軍人民至此方才集結完畢。

右僉都御史譚綸為了順利實現合圍,防止倭寇逃跑,於是便命人在海邊環立柵欄以絕倭寇歸路。

明末倭寇犯邊,部將俘虜三千餘人,戚繼光:全部殺光,一個不留!

倭軍

而明軍則兵分三路,以劉顯為左軍,俞大猷為右軍,譚綸自領中軍,以戚繼光為先鋒,圍攻平海衛,一舉告破,斬首兩千餘級,戚繼光等率兵追擊,倭寇道路不通,被阻絕於海灘,明軍在先鋒戚繼光的率領下尾隨而至,一時間,海灘上擠滿了倭寇和明朝官兵,明軍與倭寇展開了激烈的廝殺,漸感不敵的部分倭寇越過柵欄跳入海中皆被溺斃,殘餘倭寇見無路可逃,只得扔下手中武士刀,紛紛請降。

頃刻,海灘上擠滿了投降的倭寇,平日裡燒殺搶掠、喪盡天良的倭寇,此刻看到明軍千軍萬馬規整的軍容和手中迸發出陣陣寒光的寶劍,慌忙跪地求饒。

部將請示戚繼光如何處理,戚繼光怒火中燒大吼一聲:“給我全部殺光,一個不留”!

剎那間,明軍亂刀齊下、萬箭齊發,倭寇三千屍體鋪陳於海灘,鮮血染紅了海面。

個別僥倖逃脫目睹大屠殺的倭寇,在歷經千辛萬苦返回日本國內後將戚繼光的屠殺行為傳播了開來,自此,倭寇犯海疆時,每每遙望到戚家軍大旗倉皇而逃。

明末倭寇犯邊,部將俘虜三千餘人,戚繼光:全部殺光,一個不留!

戚繼光滅倭

日本是個奇怪的民族,你對他拋出善意伸出橄欖枝,他反倒認為你可以肆意凌辱,當你揚起手裡的大棒將他打的遍體鱗傷,跪地求饒,他反而對你愈發尊重。

用當今的話來講,日本大和民族就是先天性“受虐狂”,對待日本講不得仁義,俗語“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即是此理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