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和云科打造智享零售产业链推动新零售升级发展

对于中国零售业来说,2017年是值得被铭记的一年:新零售

的诞生、巨头的搅动,带来了资本和媒体的双重关注,这让中国零售业呈现出“回暖”迹象;新渠道、新技术项目的频频融资,上市公司并购,行业内人才流动,更让中国零售业显得无比喧嚣。

道和云科打造智享零售产业链推动新零售升级发展

然而,零售业的再度活跃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基于消费的驱动,而是充满“人为作用”的痕迹。这背后是“线上”和“线下”两方的需求在靠拢——线上流量红利时代终结,线下急于提升经营效率。适逢作为基础设施的移动支付和视觉识别等技术趋于成熟,且大量资本没有了更好的去处,互联网巨头便在实体商业的格局重组中撕开了一条大口子,“围猎”线下商超,引发了一波关于线下商业投靠阿里还是腾讯的讨论。

道和云科打造智享零售产业链推动新零售升级发展

近一年多来,阿里抢先一步,将三江购物、联华超市、新华都、高鑫零售、银泰百货收入麾下。对此,腾讯也快速反应,已经集齐了永辉超市、中百集团、红旗连锁、家乐福四张王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60多家经营商超业务的上市公司中,已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商超被阿里、腾讯收购或建立合作关系,另有三分之一同样被各路资本见缝插针地圈地。

阿里、腾讯的线下商业帝国

因为电商基因,阿里很早就开始了对线下商业的布局。从2016年底入股三江购物开始,阿里开启了大规模收购线下商业资产的新征程,私有化银泰商业,并通过银泰商业旗下的西安顺时来百货投资合肥百货,在2017年又分别拿下了联华超市、新华都和大润发。

道和云科打造智享零售产业链推动新零售升级发展

而腾讯被看出布局线下商业的野心,则是近几个月的事情。在此之前,腾讯系的京东投资了永辉超市,联合了沃尔玛,直到举牌了中百集团和红旗连锁的永辉号称要拿到腾讯的投资,人们才在投资线下商业这件事上把腾讯和阿里相提并论。

阿里和腾讯线下布局

阿里、腾讯大力投资线下商业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近年电商的增长趋势下滑,成本高企,相对于线下商业已经优势不再,而线上线下融合,是“新零售”落地的保证之一。此外,就资产配置而言,互联网巨头们需要线下商业资产来对冲互联网资产可能存在的泡沫。

各路资本见缝插针

除了阿里和腾讯,各路资本也跟风在线下商超圈地,形成了若干个流派,其中占主流的仍然是行业内的并购。

道和云科打造智享零售产业链推动新零售升级发展

北京第一家综合超市的创建者物美商业,控制了宁夏的新华百货。此外,还有大商系、茂业系、卓尔系。而投资集团的多元化资产配置,也经常会布局到线下商业,“湖北首富”阎志的卓尔集团,主要资产为武汉的线下批发市场“汉口北”;复星利用豫园股份打包旗下“快乐资产”;当下正处于风口浪尖的海航,控股了西安民生百货的母公司供销大集,而供销大集又控股了中国顺客隆……

总而言之,这些被互联网巨头收编的线下商业,多是行业中的佼佼者。资本和流量的介入无疑将加速行业的分化,而剩下三分之一的商超在被边缘化之后,彻底退至墙角。难道除了投靠阿里、腾讯或者其他巨头,线下商超就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吗?

道和云科促进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

推动新零售升级发展

就当前中国零售业的发展形势看,线上电商和线下实体正在由对抗开始转向融合,线上线下融合正在成为新时代零售行业变革的主要方向。无论是线下商超或是其他实体产业,拥抱“互联网+”转型升级,是当前唯一的出路。

道和云科打造智享零售产业链推动新零售升级发展

道和云科审时度势,面对市场的发展趋势,逐步将企业发展重心转移到实体产业的开发与合作中,助力众多实体商家、企业升级转型。一方面,道和云科创新研发技术,整合优化产业供应链,打造新零售智享平台,为商家、企业提供商业基础设施、数据技术、供应链资源及营销载体,帮助他们建立业务、创造价值,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形成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众创生态系统。另一方面,道和云科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优势,全面整合优质实体产业资源,打造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新经济生态圈,推进全渠道供应链管理集成和协同分享,降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成本,促进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推进实体商家、企业转型,新零售发展升级。

常言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从线下百货到电商平台再到如今的新零售。曾经风光无限的百货业也遭受过闭店潮,曾经横扫实体零售业的电商,也纷纷联手实体需求新出路。线上与线下,并非是一对不可调和的敌对冤家,选择战火升级还是携手狂欢,就当前市场形势而言,答案是肯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