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学习了很多的知识,知道很多道理,在生活中还是用不上?

为什么我学习了很多的知识,知道很多道理,在生活中还是用不上?

写在前面:

为什么我们明明很努力,却还是感觉到焦虑和压力?

为什么我们不断证明自己,却仍然无法获得认同和肯定?

为什么我们不论做什么,在亲密关系中依然充斥着误解和伤心?

为什么我们想给孩子最好的爱,对待孩子的方式却还是和父母对待我们一样?

为什么我们学习了很多的知识,知道了很多的道理,但回到生活中还是用不上?

究竟是什么限制了我们?

究竟又是什么让我们无法发挥自己内在的潜能?

其实那些早已淡忘的童年创伤,一直在潜意识中困扰你、伤害你、控制你。你是否已淡忘了童年的那些经历?

但那些记忆会深藏于你的潜意识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你的一生。

一次父母打骂、一场噩梦般的考试、被同龄人欺侮孤立……这些被淡忘的童年创伤,就是被你遗忘的内在小孩。

为什么我学习了很多的知识,知道很多道理,在生活中还是用不上?

——深度分析:你的原生家庭,你的【内在小孩】,对你到底有多大影响?

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真正与父母独立,始终处于受害者心态,被「内在父母」控制。

即使成年了,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功能,也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与父母从精神上独立,完全承担自己生命的责任。

当他们遇到挫折,会像我过去一样,将一切的不好归咎于原生家庭:

性格内向敏感不善交流,是因为从小父母感情不合,总是吵架。

事情没做好就会无比紧张,自我批判,是因为小时候父母要求太高。

还有人一边讨厌父母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一边在事业家庭选择上对父母言听计从,“都是他们让我做的,没有办法啊”。

《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马蒂尔达问里昂,“人生总是这么痛苦吗?还是只有小时候是这样?”

里昂说,“总是如此。”过去我也这样认为。

原生家庭会对一个人有很大影响。

我是个很少哭的女孩,但直到去年,我还经常会在独处的时候想到父母吵架的场景,那些画面一出现,我就忍不住害怕得掉眼泪,好像瞬间回到了小时候。

所以我一直害怕与人发生冲突,几乎不会跟人吵架,即使被欺负也不会喊出来,通过理智让自己平静和忘记。

我有一个朋友,长得美,身材好,学历高,但对自己好不自信。

她的父母都是领导,对她要求很高。

她说从小到大跟父母都不像在交流,而是汇报,每次她都很紧张。

成年后,工作中跟所有领导沟通,无论对方多么亲切温和,她在心里都会很忐忑,就像那个孩子一样。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内在父母,和一个内在小孩。

内在父母是成长过程中父母或者亲近的长辈内化形成。内在小孩就是心中那个自己,是你过去经历的全部。

如果你的父母很温柔,那你的内在父母可能也会对你呵护备至。

如果你的父母很严厉,你的内在父母可能也会不断批判你。

最近一期“十三邀”姜文做嘉宾。许知远问他,你的人生有什么失败吗,姜文说有啊,我跟我妈的关系。

姜文是谁?中国最有个性的演员兼导演。23岁与中国最红的女明星谈恋爱。

今年55岁,功成名就,金鸡、百花双料影帝,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这样的男人,遇到的问题竟然与你我一样。

在采访里,姜文说了两件小事。

一件是他考上中戏,兴冲冲地告诉母亲,母亲把通知书往旁边一扔,说你看你衣服还没洗呢。姜文就去洗衣服了……

为什么我学习了很多的知识,知道很多道理,在生活中还是用不上?

了解“强迫性重复”生命中,我们常常不由自主的重复一些模式:喜欢某类人、不喜欢某类人;强烈渴望想要得到某些精神、物质上的东西。

我们童年在原生家庭所缺失和受伤的,我们往往会想通过在后续的关系和生活中补足回来,填补内心受伤的空洞。

值得思考的问题:

1.你从小最需要的,而最没有得到满足的一些心理需求是什么?

2.你从小常常有的一些负性情绪是什么?

3.你在哪一方面特别有情感过敏?

4.你的“创伤”,或你的一个强烈的经验感受,一个影响一生的决定是什么?

为什么我学习了很多的知识,知道很多道理,在生活中还是用不上?

将这些问题的答案写下来,仔细的感受和察觉自己,然后你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和感悟。

孩子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与爸妈连接的归属感,那是超越了一切事物的渴望。

因此,我们要了解孩子深层的心理需求,就是他必须与父母双方都有所连接,这样才能满足心中的归属感的需求。

如果孩子对其中一方的连接有所缺乏,孩子就会感到空虚无力。

而最令孩子难以忍受的是父母其中一方否定、排除另一方,那就像自己内在的一半否定另一半一样,结果必然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分裂。

例如:妈妈常说爸爸不好、不认同爸爸,孩子为了能和爸爸连接,会采取强烈的方式,也就是和爸爸做相同的事。但因为这不被妈妈允许,所以孩子表面上会听妈妈,但私底下会像爸爸,甚至在潜意识里跟随着爸爸的命运而不自知。

为什么我学习了很多的知识,知道很多道理,在生活中还是用不上?

当父母否定自己的伴侣时,父母正在给孩子什么样的信息呢?

“你爸爸懒惰、不负责,你以后不要像他一样!”

“你妈妈死爱钱,你以后不要像她一样!”

“你妈妈爱唠叨,你以后不要像她一样!”

“你妈妈都不顾家,你以后千万不可以像她一样!”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肯定会出现这些行为:

懒惰、不负责、死爱钱、爱唠叨、不顾家。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孩子心里强烈需要和他的父母连接,但有关他爸爸妈妈的信息全是负面信息,他当然只能跟这些信息连接,做出相同的行为来满足与爸妈连接的归属感。

对于父母,我觉得最大限度的话是:

当初你那样做,我真的很受伤,

现在想起来,我还是很委屈。

这一步就是承认孩子遭遇不公平,为Ta平反。

为什么我学习了很多的知识,知道很多道理,在生活中还是用不上?

不必压抑愤怒和怨恨,悲伤会进来,愤怒到极致就是悲伤,当悲伤来临,接纳也就开始了;当接纳开始,爱也就油然而生了。

因为所有的怒和怨,不过是求爱不得。

如果你喜欢把自己当做受伤的小孩、自己当做无力的小孩自己、看做一个弱女子、把自己当做一个怂男,那是你的权利,也是你获得痛苦的途径,你有权这样做,你有权终其一生这样做,只要你愿意。

同样,你也有权把自己看做一个成熟而为自己负责的人,自己尊重自己、自己陪伴自己、自己热爱自己、自己安慰和支持自己。

你可以从伤痛中获得钻石,从困难中蜕变成熟,即便你不习惯、不熟悉这样做,你也能学会,一定能做到,只要你愿意。

同样,你还有权用更大的视角来感受自己,你可以认出你是一个生命——无暇、自足而圆满的生命,那些经历、感受、观念都不是你,你拥有这些但这些不等同于你。

你可以毫无评判、完全接受的欣赏舞台上的任何呈现,你可以和任何一个场景在一起但又不属于他们,你可以有永恒的和谐。

重要的是,在哪里就好好地在哪里,心中有一个心灵进升的地图,有一个愿意前行的心念,有一个愿意逐步走的耐性。

当你的信任和耐心足够,沿途都是风景,而且速度很快。

祝福你,我亲爱的朋友,祝福你在今生,就能够完成这一份功课,让自己活出自己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感恩你的阅读!深深的祝福你!

为什么我学习了很多的知识,知道很多道理,在生活中还是用不上?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塔罗牌占卜师、行星能量颂钵疗愈师,自由码字人,培训师。

体会爱的老灵魂,人生路的探索者。

以有限文字,写无限可能!

倡导以爱为本质的精神生活,一起感悟生活的真谛,生命的真意!

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实用心理学

如需心理咨询、商务合作,请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