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智者必不自智,下愚者必不自愚"如何解釋?

一木參天

上智者必不自智,下愚者必不自愚。山高厚重,從不言語,樹大招風從不畏避,這就是厚重不言,遇險不避的高風亮節。

中國的文化是禮義廉智,將天地之厚大領略於治國齊家之中,先祖的謙讓勤禮在歷史長河中發揚光大,讓一個朝代雖經更迭匡扶著歷經血雨腥風,艱難而過,讓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輝耀至今。

大智者必不自智是一種智慧,覺悟是一種通達和境界,下愚者必不自愚是一種修為,知而自明默默地守護著 勤勤懇懇地耕耘著老祖宗開闢出來的天地與文化。


ZZH晴陽藍天風和日麗

很顯然這句話講的是“智慧”而非“知識”。

“知識”是固定思維結論的節點累積和更新;“智慧”是處理這些“知識”的方法。“知識”偏重於用廣聞厚積來獲取;“智慧”則偏重用實踐訓練來開發。“知識”易於在人與人之間傳遞、時代累積;“智慧”則不能直接複製,它更多的表現為一種個人獨有的生活態度。

所以“知識”和“智慧”還是有不小差別的,儘管“智慧”經常依靠“知識”去啟發;“知識”經常依靠“智慧”去完善,但這二者之間並無絕對的線性關係。

“上智者必不自智、下愚者必不自愚”,挺好理解:就是在智慧層面,上智者不會自恃於自己的智慧,這本身就是一種智慧的表現,所以他可以保持自己的智慧,甚至更上一層樓。下愚者不會意識到自己的愚昧,這本身也是他愚昧的一種體現,所以就很難反轉,這樣子活神仙也是沒辦法的。

需要說的是,這些警世之言中,所用的“必”字,比如“必不”、“必也”,不是指絕對的意思。用“必”只是一種嘆息和警示。之所以說不是表示絕對定論,是因為那些講出這些話的人,正在做的事情,恰恰是反自己言論的。比如這句“下愚者必不自愚”,講給誰聽?既然明知“下愚不移”,為什麼還要講?所以有心講出這種話,就是在盡力的“搬石頭”、“移下愚”。

“聽其言、觀其行”,言本身也是一種行,借其“言”觀注到其背後的“行”的時候,就不大會僅從字面上誤解這些話,甚至生出牴觸情緒,還和自己的怨念糾結在一起了。

不過,我們既不是上智也不是下愚,只是偶爾自以為是上智,看他人為下愚,這時候,一旦覺察,就要自省了:因為這樣想就己經落到了“愚”上,不自省,就會繼續“下去”,所以“警言”,都是用來警示自我,乃至共勉的。


n是名n

這句話出自明清時期陳確的《瞽言.近言》。正如這本集子的總稱“瞽言”,意思是沒有見識的話,就可以看得出陳確的主題思想,難道真的是“沒有見識”,不會說話嗎?非也。陳確出生於明末,生活在清初,陳確精通書法,琴,簫,後來以文學成名於世,著有《大學辨》、 《葬書》、 《瞽言》及詩文集。恩師劉宗周絕食明志之後,陳確繼承其遺志,隱居幾十年,潛心學問。“瞽言”本身就是一種極其自謙的說法,"上智者必不自智,下愚者必不自愚"也是教誨世人戒驕謙遜。

知過之謂智,改過之謂勇,無過之謂仁。學者無遽言仁,先為其智勇者而已矣。   好問好察,改過不吝之謂上智;飾非拒諫,自以為是之謂下愚。故上智者必不自智,下愚者必不自愚。下愚者必自以為聰明才智之人,惟自以為聰明才智,故忠言必不可入,故曰“不移”。嗚呼,下愚者吾得而見之矣,所為上智者,竟何人哉!
——陳確《瞽言.近言集

在近言集中,陳確已經將這句話解釋的非常清楚了。知道錯在什麼地方的是真正的聰明智慧,敢於直面改正的是真正的勇敢,不犯過錯的那是聖人之道。作為學者先不必說“仁”,做好前兩項就可以了。善於提問觀察,不斷改正提高自己的是最聰明的人;掩蓋錯誤拒絕別人建議意見,自以為是的是最愚蠢的人。所以說,聰明人一定不自以為聰明,愚蠢的人一定不覺得自己愚蠢。愚蠢的人自以為是以為自己是聰明絕頂的人,他們非常相信自己的聰明才智,聽不進他人的善言,這就是孔聖人所說的“不移”。唉,愚蠢的人我是見得多了,但是真正聰明的人又是誰呢?!

其實整段話來說,是陳確明清時期對孔聖人的愚者與智者的觀點的辨證論述,“惟上智與下愚不移”是非常著名的經典論述,這就是另一個話題了,暫且不論。

對於這句話,有很多相近的至理名言,大家可以藉以加深對此句的理解:

以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自瞽者樂言己之長,自聵者樂言人之長。
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
不知而自以為知,百禍之宗也。
知其愚者,非大愚;知其惑者,非大惑也。
賢者任重而行恭,知者功大而辭順。
慧者心辨而不繁說,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譽揚天下。


大禹Fish

這句話說的,是“知識”的一個屬性。

有一種說法,是“上智下愚”,認為這個“知識”與人的等級相關聯,就是居於統治地位或者屬於上層社會的人必然聰明,而下等人必然愚蠢,就是所謂的“勞心者”與“勞力者”的區別。

有一種認識,主張這種“上智下愚”相當於自然的分工,是永恆不變的客觀現象,也就是一種客觀規律。換句話說,就是強調“等級”,認為等級社會的等級秩序,是天經地義的。

有一種社會制度,完全遵照“上智下愚”的標準來打造,就是所謂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三從四德”。現在這個東西,從社會組織結構的層面,似乎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但是在精神的層面,卻未必不餘毒未清,殘渣猶存,未必不死灰復燃,捲土重來。

所以,“上智者必不自智,下愚者必不自愚”的出發點,是“上智下愚”的反撥。主張什麼樣的環境,造就什麼樣的人。主張“知識”是教育的結果,而非天生。要求在人格上平等對待不同知識結構的所有人,也就是上等人只是多獲取就環境資源,下等人只是環境的侷限,一切可以通過改變環境,或者後天的努力來改變。

個人覺得,不同的主張,要放在各自的領域去解讀,局部的知識,可能是整體的謬論。所以,歸根到底還是應該認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陳芝麻吧


劍茗2

“上智者必不自智,下愚者必不自愚。”這句出自清朝思想家陳確的《陳確集.瞽言》。

這句話其實蠻簡單、蠻容易理解的。

上智者,就是指真正有智慧的人。

那麼真正有智慧的人肯定不會整天標榜、吹噓、展示自己的聰明、才華、能力。

真正有智慧的人必定是一個謙虛、謙遜的人。

像孔子、老子,他們就是一個智者,但是你看他們的著作裡,有沒有一句話是誇自己聰明的?不但沒有,他們反而很謙虛地說自己的不足。

比如《論語》裡,孔子說自己“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道德經》中,老子也說自己“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所以,這就是“不自智”。

那麼“下愚者”,就是愚昧的人,沒有智慧的人。

沒有智慧的人是什麼表現呢?

沒有智慧的人永遠不會承認自己的無知。他們反而覺得自己無所不知,沾沾自喜。

沒有智慧的人永遠不會承認自己的缺點。在他們眼中,錯的永遠都是老天、是社會、是父母、是他人,而非自己。所以他們總是怨天尤人。

沒有智慧的人總是覺得自己明明已經這樣優秀了,為什麼總是沒人賞識自己?為什麼沒人和自己做朋友?為什麼不被人所理解?為什麼我爸不是李剛、不是馬雲?

所以他們覺得,一定是公司不好!老闆不好!同事不好!父母不好!社會不好!國家不好!世界不好!所有人都不好!你們全部是垃圾!就我最好。

有句話說:永遠不要和一個白痴爭辯,因為他會把你的智商拉到和他同一水平,然後用豐富的經驗打敗你。

所以,這就是“不自愚”。


大道之光

鄉人拜讀《道德經》——(第七十一章)

新風堂堂主 2017-06-23 11:38:00

鄉人拜讀《道德經》——(第七十一章)

——鄉人淺學,孤陋寡聞,不敢罔言,惟有拜讀!

知 不 知 上 ,不 知 知 病 。夫 唯 病 病 , 是 以 不 病 。聖 人 不 病 , 以 其 病 病 , 是 以 不 病 。

讀起來像是繞口令。

大概的意思就是: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是聰明人,不知道還假裝知道的,是病,得治啊!

只有知道自己病在哪裡並且避免犯這個錯誤、不得這個病,就叫正常,就是智慧。

聖人不會犯這種錯誤,是因為他知道這種錯誤是病並且要求自己避免,所以才不會出毛病。

這一個章節,可以說是很直接的批評了。對於不懂裝懂,半瓶水晃盪這個做學問人的通病的批評。

“知不知上”,知道自己不知道,是做人的高級修養。“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做學問與做人一樣,首先得是有個“虛懷若谷”的心胸。

“不知知病”,沒認識三個字,就以為老子天下第一,不懂裝懂,對於根本不瞭解的思想或者事物說三道四、斷章取義。

這個章節,我覺得就是老子發發牢騷,反正也沒有脫離他的思想範疇。畢竟是人嘛,雖然說“不笑不足以為道”,但是遇到“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的境況,也是很氣憤的。批評幾句,罵幾句,發幾句牢騷,也是正常的情感表達。教育方法上也可以接受,不能一味的說好話,時不時的還得上點懲罰。

老子為什麼要騎青牛出關避世?後世道家很多人為什麼要避世躲禍?很大程度上是“孺子不可教也,朽木不可雕也”,“有病”的人太多了,沒辦法了。

修為是一部分,無助也是一部分。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有病,你就得治。只有深刻的認識到“不懂裝懂這種病”是病,並且積極的去避免在自己身上發生。才不會自己也出毛病。

其實這種毛病,不光是針對於知識或者說學問而言。放到軍事上、政治上、為人處事上,都是這個道理。“為無為”,做好了該做的,才能順勢,才能不為。就像打仗,你根本不知道你的對上有多少人,駐紮在哪裡,誰是指揮者,他是什麼性格,就自以為是的做出決斷,也是“不知知”的一種。馬謖失街亭就是這麼個意思。

雖說感覺老子在罵人。但是道無處不在,放在任何情況下都適用。就看你能否“知”,能否“行”。


新風堂堂主

這句話不管是誰說的,從表面形式上看是一種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把智慧,知識和愚昧孤立(對立)起來,否認智慧,知識和愚昩的:相互關係。但從實踐意義上講也並不是全無道理,上智者必不自智,下愚者必不自愚。這就是說具有大智慧的人必定不會自誇,驕傲自滿,會保持謙虛謹慎的心態,而相對愚昧的人也不會覺得自已非常愚蠢,只是由於條件的限制只能在自已力所及的範圍內發揮自已的才智。總的來說這句話是告誡重知識輕愚昧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古代語官簡練,用字精簡,思維也有一定歷史侷限性。我們也不能過:度解讀古代語言從而否認古代語言和思想價值併成為現代岐視的檔箭牌……


手機用戶5828008812

“上智者必不自智,下愚者必不自愚。”這句至理名言看上去很簡單,其實寓意深刻。我們按字面逐個分析一下。上半句中的上:在這裡的意思是(最或大)”智:(指智慧,聰明).者:(人),必:(的意思是,一定或是知道),不:(不知道),自:(自己),智:(意思同上,也是智慧,聰明),下半句中的下:(的意思是說:沒有或並),愚;(愚蠢),者::(的意思同上,人),必:(在這裡解釋為並或未必),不:(是不知道或不認為),自:(自己或本身),愚:(愚蠢或愚笨)。




上半句和下半句,通句解釋為:古今最智慧的人,從來不知道,不認為自己是很有才華很有智慧的人,這些人都是實幹家,特質是肯努力付出,發現創造,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


那些並不聰明的人,所說的好耍小聰明的人,不會覺得,也不認可自己是最笨的人。這些人一般都是隨波逐流得過且過,甚至有的守株待兔,總想走捷徑,盼望奇蹟發生一天到晚守在彩票站研究。在這裡不是認為買彩票不好,不過凡事做事都有個度,不要把大好時光浪費掉了。

所以說: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人在為百分之二十的人打工,就足以說明一切!實幹興邦,空談誤國!


張震講歪理

同理此句也可與“德經”相應。應解釋為:真正的智者從不表現出自己的智慧,(所謂的大智若愚)。而愚痴者則從來不會說自己愚痴往往積極的表達出自己的觀點(自做聰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