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填志愿注意这4点,7大爆款新专业值得报考

高考结束了,在查询时间的这段真空期,大家好好考虑下选什么专业,报考哪所院校,不想复读就估分选个保底的,下面说说高考志愿填报的4个注意点:

2018年高考填志愿注意这4点,7大爆款新专业值得报考

一、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1、详细了解高考志愿填报模式

首先要了解本省的志愿填报模式的具体内容。目前,志愿模式可分为两大类:

01、顺序志愿指在同一个录取批次设置的多个院校志愿有先后顺序,如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等,每个志愿只包括一所院校。投档原则为“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把考生的高考志愿作为录取投档的第一要素,最大程度地满足考生的志愿要求。

a.选好第一志愿院校。可用前三年高校录取平均分数线与省控线差平均值作为参考标准,将自己的分数线差与目标院校平均分线差对照。

b.第二志愿拉开梯度。分析一下什么样的院校会进行二志愿招生,可根据过去至少三年的录取数据,筛选出常常第一志愿录不满的院校、偏远省(区、市)的部分院校、部分偏冷的行业特色明显的大学等。

特别注意:千万要重视第二志愿,很多同学会胡乱填报,一旦被高校录取,没有特殊的情况,学校是不会退你档案的,这样你就没机会到下一个批次投档了。

02、平行志愿就是一个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投档原则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对同一科类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并根据考生所填报的院校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院校。

注意事项:

a.注意专业与院校的交叉突破。如文科考生报考理工科院校的文科专业,理科考生报考文史类院校的理科专业。报考的人数相对较少,考生能够以较低的分数被录取。

b.注意文理兼招的专业。某些文理兼招的专业易为一些竞争力不强的考生所突破,像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法学等学科门类下边的绝大多数专业都能实行文理兼报。

c.注意院校分差。梯度主要是由排序在第一的院校A志愿所制约,如果A志愿是冲高的院校或专业,其排序在后的志愿之间梯度可适当大一些。如果A志愿是力保的理想院校或专业,其余各院校或专业之间的梯度就要小一些。

2、切勿忽略高校招生章程

招生章程是了解高校的一个重要窗口,只有认真读懂招生章程,理解录取规则,才能扬长避短,更合理地填报高考志愿。需要注意招生章程与招生简章不一样,招生章程具有很强的规范作用,既是对高校的一种约束,也为考生创造了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

看招生章程时特别要注意这几点:高校情况、加分政策、投档比例、非一志愿录取方法、专业录取原则、单科成绩要求、身体条件及其他要求。

各高校一般在每年4月、5月将本校招生章程上传至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阳光高考”招生信息发布及管理平台公示。家长、考生根据想要报考的学校自行选择查阅。

3、慎重考虑专业志愿是否服从调剂

对于不具备分数优势,又不愿复读的考生,可以服从专业调剂。特别是对心仪的大学,如果它的所有专业考生都能够接受的话,可以选择“服从专业调剂”。

对于专业倾向很明显的考生,或者所报的学校里有考生不能接受的专业,还是不服从调剂为好,以免调剂到考生完全没有任何兴趣的专业。且在学校选择时要慎重考虑分数线是否达到了所选专业的优先录取范围,尽量不要冒险想着“冲一冲”,一定要在保险范围内选择“不服从专业调剂”,否则被退档之后,考生如果不愿意复读,只能填写征集志愿,可选择的范围更窄。

这里需要注意,不要寄希于“转专业”,真正能够在大学成功转专业的学生并不多,各高校转专业管理办法都有限定。

2018年高考填志愿注意这4点,7大爆款新专业值得报考

4、根据考生情况填报学校、专业

如果考生有明确的专业方向,就要对开设这个专业的院校进行一番认真考察,并进行比较后再选择。有些大学名气虽然很大,却有可能在某个专业上“输”给有专攻而名气稍逊的其他大学,这时候就要优先考虑专业实力强的学校。

不要理所当然的以为当前的“热门专业”或者名校毕业将来就一定有好的就业出路,应该从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出发考虑可能的人才市场变化。同时,结合考生自己及家庭的择业求职能力,作出选择。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无论选什么专业,要在孩子有一定意愿的情况下,一定不要太勉强。

可以优先选择学校,注意两点:

(1)优先选学校,免不了在分数线上“冲一冲”,记得查看招生简章中关于提档比例的说明,不明确时,打电话到学校招生办确认,如果分够了且服从专业调剂,是否能保证不退档。

(2)查看该校往年的踩线专业,看看其中是否包括2-3个非常不感兴趣的专业,以免被调剂考生到这些专业。

学生无明确目标专业时,怎样选专业?

(1)无明确目标专业时,可选择报考大类专业,上大学后再选。

(2)同档次的学校,不要因为5-10分投档线的差别,过于纠结其排名先后。

(3)卡在一二本边缘时,可主动考虑二本中的特色学校和专业。

(4)切记:专业一定要填满,避免被调剂到考生不喜欢的专业。

2018年高考填志愿注意这4点,7大爆款新专业值得报考

二、“爆款”新专业

在可供选择的专业方面,3月15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公布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我国高校共新增本科专业2311个。在新增设的专业中,有这些专业值得考生与家长留意。

1、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站在互联网“风口”上的大数据,直接催热了大学里的大数据专业。

2017年新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高校数量达250所。第一批成功申请该专业的高校共有3所,为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及中南大学,于2016年2月获得教育部批准。

作为交叉型学科,大数据的相关课程涉及数学、统计和计算机等学科知识。数据工作者可以施展拳脚的领域也非常广泛,很多机构都需要大数据项目来做创新驱动。

2、机器人工程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消息,2017年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学校有近60所。

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AI)产业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如此快速的增长和发展必然会产生大量的人才需求。

3、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

为了加速新时代网络空间安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2017年度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共有18所高校本科开设“网络空间安全”专业,16所高校新增了“信息安全”专业。

4、“一带一路”小语种专业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深入推进,基于同沿线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现实需要,各高校新增许多小语种专业。

北京外国语大学此次新增审批专业14个,全部为此前没有的小语种专业,其中包括斐济语、库克群岛毛利语、卢森堡语、桑戈语等。

5、新工科专业

2017年教育部审批设置了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医学工程、智能建造、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新工科专业。

根据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联合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材料将成为人才缺口最大的几个专业。专家表示,现在仅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这些学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就有150万,到2050年,人才缺口会达到950万人。

6、助产学

助产学专业于2016年首次开设,当时仅有4所高校首次获批开办此专业。2017年,有20多所高校新增此专业。

7、网络与新媒体

2017年,共有37家高校新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近两年,新媒体上市公司是传统媒体的2-3倍。有专家认为,新媒体传播人才是信息时代下各级媒体及其它行业的紧缺人才,市场缺口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