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都是用全国I卷,为什么福建本科切线相对比较低?

网友一:

2017年福建省高考使用的是全国卷一,与福建同样使用卷一的有:安徽,江西,山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广东。目前只有广东省的成绩还未公布。各省文理最高分:安徽662 706;江西675 700;湖南681 703;湖北683 700;河南676 703;河北681 720;福建643 692。

能查到的分数段,以理科为例,600分以上的,湖南5446人,湖北6438人,安徽5388人,河北10716。从最高分来看,福建确实垫底了,不知600分以上的人数段多少针对大家的观点,特意粗略补充了相关数据,附表:

高考都是用全国I卷,为什么福建本科切线相对比较低?

网友二:

众所周知,自从分省命题及至事隔多年后闽粤两省从2016年起重新启用全国1卷,今年是第二个年头。在这两年里,闽粤两省的应试备考通常还处于适应调整期:有的学校的教师团队是由高一带上高三;有的是从高二接手带上高三,可以判断,两省的高三级教师多数是第一趟备考2017年的全国1卷,因而就应试经验而言,可以说毫无疑问,闽粤两省是最为欠缺的。

应试经验最为丰富的当然是河北省(最典型的譬如衡水),冀省年年都使用全国1卷,教师普遍地经验老到,成绩稳中有升是可以肯定的。就分数段而言、今年冀省的分数线也低于往年,但我们不能依此就可以断定了河北省的教育教学较之旧年相差一大截,这是我们判断事情时起码的理性。

大体上,投档线这事情,是由本咱考生的总人数,计划录取数、地区基础教育水平等诸方面制约的。不过,从高考录取线来看,同一份试卷在直观上也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各省考生总体上的应试水平。

个人认为,闽粤两省的高三备考还须加大训练题型的深度、广度,强化攻坚克难的应试得分能力和交叉跨界的创新题型的的强化训练。闽粤两省的教育教学有不错的经济基础作支撑,完全有能力有可就赶上先进高考省份的先进水平,只是需要耐心,假以时日地去适应全国1卷的命题套路。

高考都是用全国I卷,为什么福建本科切线相对比较低?

网友三:

现在福建的本二线其实就是原来的本三线(因为本三线没了)。你看福建本一招的学校,什么农大,集美,工程学院,中医大,师大原来都是本二的,现在调本一来招。实际你真考了本二线的话,你根本就没机会去读原来的本二校。明白了吧。什么生源啊,教育水平啊,都他妈扯淡,你考本一线根本就上不了省外的本一,至少得高好几十分。福建生源绝对不输于其他省。

网友四:

原因主要是今年是福建省第二次参加全国卷。全国卷整体难度比以往的福建卷大,福建考的不好,而且本一线是按照名次20%~30%切的,本身就比较低,所以今年本一线就好低啦。河北的大考生每年的遇到的全国卷难度都差不多,但是一本二本的分数之高,还是令人仰望。

高考都是用全国I卷,为什么福建本科切线相对比较低?

福建省考生人数比去年减少了1.4万人,减少7.8%;如果单从分数上看,福建和全国相比确实存在差距。但要从人数上一分析,就有情可原了。福建考生约有20万,全国考生数量有940多万,对比其他省份,福建算是高考小省,高校又多所以本科上线人数也多。

网友五:

福建公布的录取分数线来看,今年理工科本一批录取分数线是441,与去年的465分相比下降了24分,文史本一线今年489分,与去年501分相比下降12分。从全国河北、安徽、河北、江西等使用全国I卷的省份来看,各省均出现录取分数线下降的情况。

河北省去年理工科本一线是525分,今年是485分,下降了40分;安徽省理工科本一去年是518分,今年是487分,下降了31分;河北省去年文史类本一线是535分,今年是517分,下降了18分。纵观而言,因此我省今年录取分数线呈下降趋势,并不是个例。

高考都是用全国I卷,为什么福建本科切线相对比较低?

网友六:

福建主张的是“素质教育”和“快乐学习”。与一些高考大省(河南、河北、安徽、山西等)在教育理念上存在差异。

福建生源排在中上位置,虽非翘楚,但底气十足、充满希望。福建高考产出的考生,其在大学阶段表现出的能力与学力,仍然是不逊于大多数地区的学生。

高考都是用全国I卷,为什么福建本科切线相对比较低?

最后:

不管你家孩子高考几分,如果想去有外国人、大学生的英语角,看上图右下角,找到水印提示的地方,你就可以进去跟美国人、英国人一起用外语交流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