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誠信檔案”創新農村治理

6月20日,宜昌市委宣傳部、市文明委在五峰自治縣召開扶貧工作大會,出臺該市“農村精神扶貧3年行動計劃”,推廣五峰農村個人誠信檔案治理創新舉措。

以精神扶貧除窮根,用誠信檔案破陋習。五峰縣將誠信守法行為界定為信守合同、弘揚正氣等22類,將失信違法行為界定為大操大辦、家庭暴力等20類,並引導群眾討論制定村規民約,如有違背,將寫入誠信檔案。

如今,外延擴大後的誠信檔案,覆蓋該縣99%農民群眾,已經成為農村社會治理的一面“鏡子”。列入失信記錄後,其申請信貸、參軍、報考大學生村官、各種村級福利發放等都受到限制。

通過“紅榜評星、黑榜約束”,僅僅半年多時間,五峰縣化解矛盾糾紛1075起,治理叫停農村大操大辦136件,將誠信種到百姓心頭,將技能送到田間地頭,“等靠要”的消極現象明顯減少,累計實現15個貧困村出列、1.1萬戶3.5萬人銷號,貧困發生率下降至14.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