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珊瑚原來竟是動物?

說起紅珊瑚,總會浮現海底世界裡那些顏色豔麗的珊瑚蟲。事實上,珠寶紅珊瑚確實也是由珊瑚石化而來,也是我們說它是有機寶石,有生命的靈物的原因。那今天咱們嘮嘮嗑聊聊紅珊瑚~~~

紅珊瑚原來竟是動物?

什麼是紅珊瑚?

紅珊瑚,化學成分為高鎂碳酸鈣的紅色色系的珊瑚的總稱,顏色從各種紅色,到粉絲、橙黃色不等,但以紅色最為名貴。然而,珠寶級的紅珊瑚範圍就窄多啦~

特指生長在海底100到2000米的熱帶深海珊瑚蟲堆積而成的不可再生有機寶石。紅珊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生物之一,大約5億年前,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紅珊瑚蟲10-12年才能繁殖後代,群體一般每年生長不超過1釐米,成活7載以上的珊瑚群體,主幹也不足1釐米粗。因此,紅珊瑚很早就價超黃金,擁有“千年珊瑚萬年紅,萬年珊瑚賽黃金”的美譽。

紅珊瑚原來竟是動物?

寶石紅珊瑚是如何形成的?

珊瑚死後,它的屍體逐漸為海水中游離的二氧化碳和鈣陽離子結合成的碳酸鈣所替代,這就是珊瑚的石化或說鈣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身為動物的珊瑚變成了無機質的珊瑚化石,若珊瑚與硅元素結合後,在特定的條件下會珊瑚石或發生玉化。你GET到紅珊瑚寶石的形成嗎?

紅珊瑚原來竟是動物?

紅珊瑚的4大產地5大分類

紅珊瑚的世界產地主要有4個:中國臺灣海域和南中國海、夏威夷群島周邊海域及中途島海域、日本南部島海域、地中海意大利半島南部海域。據統計65 %的寶石級紅珊瑚產自中國臺灣,最頂級紅珊瑚則產於日本高知縣海域。由於紅珊瑚對生長環境要求極為苛刻:要求溫度高20℃,海水溫度最好是25-30℃,有正常或較高的鹽分,還需要氧氣比較充足,有足夠的光線。因此,只有赤道及其附近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才有紅珊瑚出沒。下面我們一起看一下珊瑚的5大分類:

濃赤珊瑚:俗稱沙丁

沙丁珊瑚多見於地中海海域,以意大利撒丁島附近海域為主,沙丁珊瑚一般生長在海面以下50到120米左右,因為入海不深,所以沙丁珊瑚基本上沒有壓力紋,顏色均一,普遍較紅。沙丁珊瑚密度幾乎是幾種貴珊瑚裡最小的,相對比較疏鬆,沒有阿卡和MOMO質地細膩,且容易發白、發烏、褪色。

紅珊瑚原來竟是動物?

赤紅珊瑚:阿卡

阿卡主要產於日本四國南方、小笠原諸島、九州島西側海域等處,臺灣西部澎湖、西南部東沙群島、臺灣東北部琉球群島、彭佳嶼、蘇澳至東南方綠島、蘭嶼都可發現其蹤跡。這是生長在水深110米到360米之間的紅珊瑚,顏色從白、米白、粉紅、橘、橘紅,紅或深紅不等,以紅色最為常見。阿卡紅珊瑚比其他寶石級珊瑚要透亮,質地通潤、光澤好;不過阿卡紅珊瑚橫切面多見白芯、同心的生長紋,珊瑚枝節末端可見白芯,背面或左右兩邊多帶白芯和蟲眼。

紅珊瑚原來竟是動物?

桃紅珊瑚:MOMO

MOMO是珊瑚裡最為龐大而複雜的一個分類。MOMO的顏色遍佈白、粉白、粉紅、橘紅,桃紅、紅等,表面可見生長紋,珊瑚肢體末端可見白枝,珊瑚枝幹比阿卡大,適合做雕刻等飾品。MOMO主要產於臺灣海域,日本南部也可捕撈到,南中國海也有MOMO的身影,是產量最大的珊瑚。MOMO珊瑚質地介於阿卡和沙丁之間,MOMO珊瑚質地更接近阿卡,也有白芯,生長在水下110-400米的地方。

紅珊瑚原來竟是動物?

深水珊瑚:也稱深水料

深水珊瑚生長的水壓大,多半會有壓力紋,有些壓力紋也可能是捕撈時造成的。深水珊瑚多為白底帶粉色斑點或粉紅色底帶紅色斑點等色,幾乎沒有純白的。主要產地為太平洋中途島一帶,就是當年日本與美國著名的中途島海戰一帶。這些白底帶粉紅點的料子,多半分佈在北緯32度水深約900-1200米或北緯36度1500-1800米之間,也有從2500米深的海域捕撈的珊瑚,真正是“大海撈針(珍)”。

紅珊瑚原來竟是動物?

粉紅珊瑚:臺灣特有

MISS珊瑚也叫美西珊瑚,在民國60年(1971)代被發現開採,產區分佈在釣魚臺的東北方(赤尾嶼)、臺東海域外側的蘭嶼南方、東港後壁湖及東沙群島的西南方,生長在水深約280-600米處。MISS珊瑚棲息地聚集,族群生長很密集,不會零星分散。屬於淡色系,顏色從粉色到淡粉色到白色不等,但並無很深的紅色;MISS珊瑚柱體呈扇形生長,枝芽末梢的質地特別具有玻璃質的透明感,珊瑚枝生長中心的白點會偏向背面。正面的材質色澤較為均勻細緻,背面的質地比較有紋路,顏色也較深了點。


紅珊瑚原來竟是動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