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理财产品退出历史舞台,净值型产品发行大增七成

原来走进银行买理财,都会问:这款产品收益率是多少,有没有高收益的产品推荐。

而如今保本型理财产品正在退出舞台。随着4月末资管新规的正式落地,由于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刚性兑付”,这意味着此前在售的不少封闭式理财产品将不再保本。

保本理财产品退出历史舞台,净值型产品发行大增七成

从银行理财产品类型来看,5月新发行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1002款,占比比4月份下降0.36%;保本浮动类理财产品2549款,与4月份相比下降1.94%;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7914款,比4月增加1.62%。

首先从流动性上看,一般型理财产品会有投资期限,在产品没有到期时,资金是无法赎回的。而净值型理财产品在封闭式赎回的基础上加入了流动性。净值型理财产品,每周或每月都会有开放日,申购赎回相对更灵活。其次,类似于公募基金,净值型产品会定期披露收益,比银行传统的理财产品更加透明。

保本理财产品退出历史舞台,净值型产品发行大增七成

尽管没有直观的收益率,但净值型理财产品到底能带来多大回报,还是投资者最关心的。5月净值型产品期间收益率最高的产品为工商银行发行的“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专属全权委托资产管理-趋势策略理财计划”,期间收益率为81.04%。同期贵阳银发行的“爽银财富-金玉满堂系列理财产品”期间收益率则为19.46%,表现分化明显。融360大数据研究院金融分析师杨慧敏建议,投资者应该关注净值型理财产品净值变化。

看不到直观的数据,但是它有每日净值,每天或者是每周公布。其实,净值型理财产品我们在购买的时候可以和货币基金这种开放型基金相比较,它们是差不多的。货币基金本身有一个年化收益率,还有一个每月份额,一点几的份额。净值型理财产品也是这样,它有的会公布每日净值是一点几左右,我们在看的时候,看它净值就可以了。当然,每日净值在一点几以上,代表的是它的一个收益情况。

一位理财经理表示,收益较高的产品一般都会配置一定的股票仓位。比如有一款类似的净值型产品,投资方向为20%的FOF,剩余8成为债券、票据等,成立一个月以来有3%的收益,不过收益高自然也意味着风险高,这类产品基本上都不会保本,一旦市场不好,有可能产生较大的亏损。

保本理财产品退出历史舞台,净值型产品发行大增七成

杨慧敏分析,由于资管新规的落地,目前6月和5月的银行理财规模与去年同期相比都出现了明显回落。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有所下降,值得注意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期限正在不断延长。

据我们目前统计到的情况,分月份来看,比如说5月份它还是在增长的,但是增长的幅度相比之前年份的增长是小的。因为它每个月的发行规模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比如说它到季末的时候,每个季季末可能会多发行一些,发行规模会增加,如5月份或者6月份就会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相比以前的年份会减少一些。

编审:刘志军、李 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