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一哭就抱會形成依賴?給你哭聲背後的故事

在胖弟還只有兩三個月的時候,我因為工作原因,不得不把帶娃的重任交給胖弟外婆,就連晚上也是外婆哄睡。某天半夜,我摸索著去客廳倒水喝,路過外婆和胖弟的房間,聽見“哦,哦,咦”之類的聲音。這不是平時外婆逗胖弟的聲音麼?我悄悄的打開門一看,嘿,婆孫倆還真的就大眼看著小眼的在對話。問了才知道,原來胖弟在半夜突然醒了,輕拍沒效果,一直哭,外婆覺得孫子肯定是想玩一會兒,就抱起來了。

但是外婆還是小心翼翼的問了個問題:我看有些人說一哭就抱,會讓寶寶從小形成依賴,是不是?那我這樣是不是害了胖弟啊?

寶寶一哭就抱會形成依賴?給你哭聲背後的故事

相信類似的場景也會出現在大多數家裡吧?很多媽媽會在老人及時的抱起娃兒的那一刻,阻止,因為覺得會形成依賴!還振振有詞的跟老人說,這叫做“哭聲免疫法”,讓他自己哭哭就好。你說哭一兩分鐘還能忍,娃都哭五六分鐘甚至十幾分鍾,真的能忍住?

所以針對這點,我的態度就是:在嬰兒時期,寶寶哭了就去抱起來,滿足他。問我為什麼?因為我是親媽,看不得小小人兒在我面前不停的哭。煽情點說,畢竟他能趴在我懷裡的時間沒兩年,現在小點想我抱,我就儘量滿足,珍惜母子情分。

一歲前尤其是五個月前的寶寶,任何事情只有通過哭聲來表達,餓了哭、熱了哭、冷了哭、尿溼了拉屎了都要哭,不舒服了也是哭,或者有時候就是單純的想要抱抱,還是哭!所以,當寶寶出現哭鬧的時候,我們的反應不是該不該抱,而是要知道寶寶的訴求是什麼。

寶寶哭鬧的原因大致上我們可以分為三類:非疾病類哭、疾病類哭、心理性哭。

1、非疾病類哭

寶寶一哭就抱會形成依賴?給你哭聲背後的故事

嬰兒時期的寶寶,什麼都還不會用語言來表達,他們就只有通過哭鬧來告訴爸爸媽媽了。餓了、渴了、玩累了,尿不溼沒有及時清理更換,寶寶都會哭。因為只有用哭引起了爸爸媽媽的注意,才有被解決的可能,寶寶們都不傻,鬼精鬼精的呢,等到自己的訴求被理解到並解決了,馬上就安靜了。相信這時候就算你不抱,他自己也會躺著玩上一會兒。

2、疾病類哭

寶寶一哭就抱會形成依賴?給你哭聲背後的故事

3、心理性哭

寶寶一哭就抱會形成依賴?給你哭聲背後的故事

說到心理性,那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就想哭一哭,或者想爸爸媽媽抱抱、睡覺前哭一下釋放下情緒(別以為人小沒情緒)等等。如果我們排除了上面兩類,這一類我們就一律滿足了吧。埃裡克森的心理社會理論中說:0-1歲寶寶最重要的“人生大事兒”,就是建立信任感和安全感。而信任感和安全感,正是通過媽媽一次次及時而溫暖的回應裡獲得的。

就好像前面我提到說聽到胖弟哭,外婆趕緊抱起來,這其實就是在滿足胖弟的需求,給他建立起安全感。事實證明,後來胖弟大點後真的很少耍賴哭鬧,甚至就是摔倒了也不哭,有段時間我都擔心他是不是不會哭了!

但在寶寶逐漸長大後(一歲以後),越來越聰明,他們逐漸知道會把“哭”當做是一種手段或者是要挾,來滿足自己的條件。這時候就需要給他們點“冷處理”了,也就是讓他們耍賴幾分鐘,然後再進行安撫,注意一定要進行事後安撫,不然只會愈演愈烈。

所以媽媽們,不要糾結抱還是不抱,我們得根據寶寶的月齡去分析寶寶的主要需求。什麼“哭聲免疫法”就見鬼去吧,當然我並不抨擊育兒專家提出的這個方法,我只是從實際出發,覺得哭聲免疫法未免絕對了,他們沒有考慮到一位母親的心情!

不然,你們做媽媽的人,告訴我,你能眼睜睜看著個小可愛在你面前淚眼婆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