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做法

路基质量目标要求

路基是直接在地面上填筑或挖去一部分地面建成的。路基修建后,改变了原地面的天然平衡状态。在工程地质不良的地区,修建路基可能加剧原地面的不平衡状态,从而导致路基发生各种破坏现象。为了防止路基结构在在行车载荷及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整体失稳,发生不允许的变形或破坏,必须因地制宜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路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路基的强度是指在行车荷载作用下,路基抵抗变形与破坏的能力,因为行车荷载及路基路面的自重使路基下部和地基产生一定的变形,较大的变形会影响路面的使用品质。尤其是不均匀沉降,直接导致路面的不均匀沉降,降低路面平整度,同时,也是路面早期破损的重要原因。为保证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不致产生超过允许范围的变形,要求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路基的水温稳定性是指路基在水和温度的作用下保持其强度的能力。路基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其强度将会显著降低。对于路基,不仅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且还应保证在最不利的水温状况下,强度不致显著降低,这就要求路基应具有一定的水温稳定性。路基施工应自始至终确保排水通畅。路基施工前,应首先设置完善临时排水系统。永久排水设施应确保排水通畅,并力求内在及外观质量优良。上边坡应首先确保安全、耐用,同时还要注意施工施工质量的内实外美,下边坡防护的型式较多,在确保施工内在质量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工程外观质量。

实用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做法

路基的质量要求

真空预压应遵循以下规定:

密封膜的加工,密封膜宜为聚氯乙烯薄膜,厚度为0.12-0.17mm,其加工后形状必须与加固区一致,加工后的薄膜面积不得小于设计面积,密封膜每边长度应大于加固区相应边3-4m,每块加固区域用2-3层密封膜,具体层数可根据密封膜性能确定。薄膜加工可采用热合法,严禁有热穿、热合不紧等现象,不宜有交叉热合缝。

实用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做法

滤管安装:过滤管应埋于砂垫层中间距泥面与砂垫层顶面的距离均应大于5cm。滤管周围必须用砂填实,严禁架空漏填。

密封沟:密封沟的开挖应沿加固边界,其深度应达到地下水切断透水层,内外坡应平滑无砂料存在。

试抽真空:在覆水前,应进行试抽真空,同时仔细检查每台射流泵的运转情况及覆膜的封闭性,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粒径超标,是多年来的质量通病,尤其是宕渣往往超标严重,控制粒径必须从源头抓起,如料源粒径超标的块石大,应安装破碎机进行破碎。

控制分层厚度是控制压实度,施工规范对松铺厚度有明确的规定。控制松浦厚度一般采用打方格、拉线。

透水性土和非透水性土不得在同一填筑层中杂乱无章的混填。如果上面一层是非透水性的土,那么下一层土表面应做成,双面大于4%的横坡,目的是为了排水。

挖方路段的沥青路面早期破损现象往往更为严重,主要是路基排水不过关,路基处于地下水浸泡中,强度不够,造成路面结构早期破坏,路基施工前首先应完善完整地排水设施,排除地表水。在施工中应随时排除路基表面的雨水。

砌筑应分层错缝,浆砌时坐浆挤紧,嵌填饱满密实,不得有空洞。砌体表面完整,切缝完好、无开裂现象,沉降缝整齐垂直,上下贯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