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凌晨3點的城市嗎?”“沒見過,但我月薪30k”

“你見過凌晨3點的城市嗎?”“沒見過,但我月薪30k”

前段時間你的朋友圈,有沒有被一篇《凌晨3點不回家:成年人的世界是你想不到的心酸》的文章刷屏?

文章說的是,我們身邊,總有人天天加班到深夜,凌晨還在忙工作。努力生活的人,都在拼命。

在北上廣深,為房子打拼,為愛人奮鬥,不得不屈服於柴米油鹽。是的,成年人的世界裡,從來沒有容易兩個字。

你想要爭取什麼,就要比別人付出的更多。

1

但是,加班=付出嗎?

之前在一箇中型規模的創業型公司工作,市場部空降了一個市場總監,據說是HR從某上市公司挖過來的,放棄百萬年薪,選擇了創業公司的高管。

我們的工作時間是朝九晚六,新總監上任立馬給部門下了一個死規定:所有部門成員不能六點準時下班,除非你覺得你的工作全部都完成了。

至於什麼時候走,專員看主管,主管看經理,經理看總監。

“新來的總監真傻B!”

吐槽歸吐槽,班還是要加的。這樣的加班,是為了什麼?每個人心裡都應該有點13數。

從職場角度看,除了醫生等少數特殊職業,凌晨3點不回家,真的不值得提倡。天天加班到凌晨,你沒時間關注自己的身體,自己的生活,更不要談對家人和朋友負責了。

凌晨3點不回家?

真實的原因,那可能是你混得太差了。

2

比起無休止的加班

很多事情都更重要

最常加班的公司之一騰訊,曾拍過一支因加班而錯失友誼、愛情的視頻廣告。

生活在這個城市,我們因為加班,

錯過了人生中多少重要的場合?

— // —

“公司週末要加班

沒有回去參加奶奶的葬禮”

— // —

“我已經和我老爸兩年半沒有見了”

“你見過凌晨3點的城市嗎?”“沒見過,但我月薪30k”

— // —

“跟我談了七年的女朋友

跟我分手了

如果我有更加多的時間陪她的話……”

為了生活,失去生活

是我們想要的結果嗎?

當視頻中撕去前面“沒空去”三個字以後,整個句子的意思發生了徹底的改變,原來大家有這麼多想去做的事情,對生活有這麼多的期待,整面牆突然充滿了正能量。

“你見過凌晨3點的城市嗎?”“沒見過,但我月薪30k”

“你見過凌晨3點的城市嗎?”“沒見過,但我月薪30k”

3

為自己而活

人生最有勇氣的投資是自己

蔡康永在「寫給殘酷社會的善意短信」中寫道

“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幾年前看到這句話的時候,一批人像被打了雞血一樣,一直心底想要好好學習英語的心情又被重新激發了出來。

然而幾年過去,有多少人仍然在拖延症中徘徊?

“你見過凌晨3點的城市嗎?”“沒見過,但我月薪30k”

熱播電視劇《上海女子圖鑑》中,羅海燕就在職場上吃了英語口語的虧,明明是自己熬夜做出來的方案卻被上司派同事Kate去給客戶做演講。沒辦法,因為公司的客戶都是老外,Kate流利的英語,落落大方的言行,真的加分。

Kate在之後和海燕說:“你看,你連人家外國人名字都念不準,Scarlet怎麼放心把客戶交給你”

“你見過凌晨3點的城市嗎?”“沒見過,但我月薪30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