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第二天:小岞早市——風車島——東山衛城——南賽村

第二天的早晨從菜市場開始,本想多拍點惠女早市的場景,但還是放下了鏡頭,靜靜欣賞就好。我們也在一個浮粿與一碗麵線糊的早餐之後,開始接下來的行程。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小城集市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惠安浮粿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泉州面線糊

小岞鎮是泉州東部的最後一個鎮,三面環海,街道不算寬闊,一條主幹道在鎮中心一分為二,古舊的汽車站依然保持繁忙。鎮雖小,但生活便利,東西齊全,吃住行應有盡有。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小岞汽車站”的水泥字樣依然清晰可見。

在小岞鎮不得不提到的就是三腳虎

,我們稱之為“定製公交”。想要去哪個村?哪個海邊?路邊一叫就有,而且可以留下師傅的電話,等我們玩累了再讓他們去接,可謂方便得很。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小岞定製公車

泉州陸上東至點:風車島

風車島的阻隔使得這裡成為很好的避風良港,更有利於停泊和起航。

風車島上的風車並不多,山也不陡,海拔也不高,倒是海蝕地貌、怪石和燈塔吸引了我。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風車島

登高遠眺,山腳下漁船點點,風車點綴其間,幾條環島公路映入眼簾,看不到邊際的海平面以及曲折的海岸線給人更多的遐想與嚮往。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燈塔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風車島風光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怪石嶙峋

出去玩還是要選擇當地的小吃咔實在(比較實在),比如這次的海鮮午餐(是午餐,不是大餐),相比其他漁村的海鮮餐,個人覺得偏貴,雖然有小管,但就這幾個菜兩百多還是吃得不夠值當。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我們的海鮮餐

更哭笑不得的是,整個店就我們一桌在吃和他們很忙的外賣,店家還索性把青菜給漏了,而我們的餐桌就在收銀臺前面,還好味道不錯。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四菜一湯一雪碧

東山衛城

農民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為了防止倭寇(海通為商,海禁為寇)危害國家安全,從而實行了嚴厲的海禁政策(有點類似如今的休漁期)。其實,主要還是小農意識和對海洋的恐懼所致。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東山村古民居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蓮花寺

於是,在沿海地區開始修築大量的衛所,而東山衛城就是其中一座。此東山不是漳州的東山島,而是泉州的東山衛。這些遍佈海岸線的衛所遺址,它們不僅是明清時期的海防要塞,更是歷史的見證者。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東山衛城遺址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東山村

南賽村

南賽村與東山村相鄰,整個地勢東高西低,幾分鐘前還在高聳的東山衛城,一下子就回到低谷的南賽灣。我們在南賽海邊及附近村莊逛了差不多一個小時,大家也都累了。此時,剛好是下午四點半,便開始撤回鎮上,然後各自回家。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南賽村風光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這才是海景房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泉州小岞: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閒逛南賽漁村

兩天的惠安之行,不僅可以登高攬勝,看盡沿海風光,還能觸摸歷史;近距離感受海洋與陸地的搏擊,物是人非,不變的是風景,變幻的是人群。更重要的是,相聚時難別亦難,有時候就要給自己一個說走就走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