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公路版“機器換人”,杭紹臺高速公路建設這樣高效高質推進!

創新公路版“機器換人”,杭紹臺高速公路建設這樣高效高質推進!

杭紹臺高速公路是打通沿海產業帶、杭州灣產業帶的重要通道,被列為我省重點工程。該公路紹興金華段長115公里,投資概算約293億元,由紹興市負責組織實施;共有橋樑86座總長52436.4米,隧道33座總長34970.4米,橋隧比高達80.3%,是全省橋隧比例最高、特長隧道最多、地質最複雜、穿越城市建成區域最多、拆遷量最集中、建設難度最大的山區高速公路。

創新公路版“機器換人”,杭紹臺高速公路建設這樣高效高質推進!

為高效高質推進杭紹臺高速公路紹興金華段建設,紹興市通過強化行業主管、裝備投入、科研環保等舉措,創新公路版“機器換人”,成效明顯。

紹興是如何創新公路版“機器換人”的呢?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強化行業主管

全面構建品質創建長效機制

一是創建機制,突出頂層設計

紹興市明確將“品質工程”提升行動作為“綜合交通建設大會戰”的具體內容。同時,建立健全工程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出臺一系列管理制度,完善質量安全風險控制措施和運行機制。

創新公路版“機器換人”,杭紹臺高速公路建設這樣高效高質推進!

二是拉高標杆,明確創建目標

構建“231”工作框架。在此基礎上,該市進一步細化工作目標,明確杭紹臺隧道標準化施工覆蓋率等5項內容均需達到100%以及工程耐久性等兩項指標明顯提高。

“231”是什麼?

“2”是明確品質創建要做到建設營運過程全覆蓋以及項目各標段品質隧道創建全覆蓋,要求全線各標段均擬定創建方案。

“3”是全線開展推進設計標準化和精細化、施工標準化、質量通病和管理問題治理三大專項行動。

“1”是建設一批示範點,目前已成功創建杭紹臺高速公路土建3標為施工標準化示範點,下一步還將評選出設計標準化、質量通病治理等示範點。

三是提升服務,強化過程管理

  推行“一線工作法”,要求行業主管部門將工作重心下沉至工程一線,監督執法人員必須有二分之一時間下到工地,對施工現場管理混亂、質量問題頻發、安全隱患多的標段實施“黃色”、“紅色”不同程度的差別化監管。

創新公路版“機器換人”,杭紹臺高速公路建設這樣高效高質推進!

做好新開工項目(1標、2標)品質創建的“輔導員”,幫助項目一次性做好品質創建的準備工作;當好已開工項目的“聯絡員”,把品質創建的最新成果傳遞到一線去,把一線的困難帶回來研究解決。

創新公路版“機器換人”,杭紹臺高速公路建設這樣高效高質推進!

據統計,2018年以來,累計開展各類監督檢查20餘次發現問題和隱患74處,後期整改率100%。

二、創新“機器換人”

全程推進品質施工標準化管理

1通過“機器換人”,全力推進隧道掘進過程施工標準化。

全線推廣運用“隧道九臺套機械化施工裝備(二機一橋六臺車)”。

創新公路版“機器換人”,杭紹臺高速公路建設這樣高效高質推進!

創新公路版“機器換人”,杭紹臺高速公路建設這樣高效高質推進!

▲二臂智能鑿岩機

解說員

多臂鑿岩機實現全方位精準打孔,將錨杆打設角度合格率上升為100%,掌子面作業人數由18人銳減至3人。

解說員

溼噴機械手較傳統作業粉塵含量降低80%。

多功能防水臺車可使防水卷材單次鋪設門幅寬度從2m提升到6m,相比人工鋪設效率提高20%。

創新公路版“機器換人”,杭紹臺高速公路建設這樣高效高質推進!

▲多功能防水作業臺車

自主研發的專利產品二襯臺車

全面提升二襯厚度合格率。

2以“三集中”為抓手,全力推進橋樑結構物施工標準化。

如小型構建採取工廠化流水線生產,實現生產出的路基空心六角塊、隧道電纜槽蓋板尺寸精準、稜角分明、外觀細膩,徹底扭轉了小型構建低小散生產方式;鋼筋數控彎曲機、鋼筋籠加工流水線大幅提升鋼筋加工標準化水平,大幅度減少一線作業人員,並使立柱鋼筋保護層合格率穩定地控制在90%以上;橋樑結構通過應用6套數控設備,有效避免了因大規模人力施工而帶來的安全隱患。

創新公路版“機器換人”,杭紹臺高速公路建設這樣高效高質推進!

3運用“互聯網+”整合資源,紮實推進信息管理標準化。

積極構建“8模塊+7物聯+6監測”的智慧工程綜合管理系統,管理人員可通過系統查看公路工程建設情況,加強質量監督管控。

同時,大力推行二維碼技術,在混凝土構建上粘貼二維碼標籤,掃描即可看到梁板、墩柱等信息,方便施工和跟蹤監測工程質量。

創新公路版“機器換人”,杭紹臺高速公路建設這樣高效高質推進!

4培養“產業工匠”提升管理水平,打造班組管理標準化。

以“質安文化進工地”為抓手,積極創建“三牌一臺一牆”,推行“工點工廠化”理念,實施班組“班前教育、班前檢查、班中巡查、班後清理、班後交接、班後小結”六步走常態化管理。

目前,已實現“隧道二襯砼帶模注漿工藝”等60餘項技術創新

三、強化科研環保

全力提升品質設計生態化水平

1.凝心聚力,攻克科研難題

出臺《公路山嶺隧道機械化裝備作業指導手冊》等手冊,為同類施工積累經驗,爭取形成隧道施工“浙江標準”。

截至目前,已開展7項科研課題立項研究工作,涉及項目經費702萬,其中申請省補資金200萬。今年擬申報兩個主題的科研項目。

創新公路版“機器換人”,杭紹臺高速公路建設這樣高效高質推進!

2.著眼設計,突出生態為先

秉承“最大限度利用、最小程度破壞、最高程度恢復”的環保理念,突出“交通+旅遊”設計理念,重點打造互通出口的綠化亮點,做到設計、施工一次性到位,提升城市品位。

創新公路版“機器換人”,杭紹臺高速公路建設這樣高效高質推進!

如在邊坡和隧道洞口施工過程中,做到能不砍的樹堅決不砍、必須砍的樹不挖根;邊坡、截排水溝實行“一坡一設計”,隧道實行“一洞一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