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绒价格“疯涨”的真正原因

羊绒价格上涨,和羊绒产量的减少有一定的关系,据了解

1) 去年年底羊肉价格上涨幅度太大,宰杀山羊的数量过多。

2) 国家为保护生态环境,采取相关禁牧措施。

01

冬天气候寒冷,大家都喜欢吃牛肉、羊肉,那时候也恰恰是牛羊肉涨价的季节,年年如此,尤其是去年年底,价格上涨过高。

去年11月份羊肉价格已经是30元左右/斤,到了12月份基本上都要35元左右/斤,涨幅达到15%-18%。

由于羊肉价格上涨,牧民将一部分绒山羊宰杀销售羊肉获利,(绒山羊是秋天交配,春天下崽,冬天才能出栏,一年产一次,一次基本上都是产一只,养羊又需要一个周期。)导致有些地区羊绒产量相对减少;不过也有些地区,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产量和去年相差不多。

02

为进一步加强美丽新林区建设,着力保护林区森林植被资源完整性,国家开始逐步实施“封山禁牧,舍饲养畜”的措施。

牧民开始慢慢围起栅栏,圈养牛羊。

养殖数量较多、草场较大的牧民把草场一分为二,牲畜吃一半,另一半草料作为下半年的粮食进行储备;小户的牧民则在每年换季前,购买草料储存(每只山羊每年可以出两斤左右的绒,牧民销售羊绒的收入可以负担一年的养羊成本。);还有些牧民则相对减少了饲养牛羊的数量。

合理禁牧和轮牧有利于草原植被及生态系统恢复,但也间接导致了羊绒产量的减少。

03

相较于之前,国内针织消费市场的确有些回暖,整体市场成交量也有所提升,大家都认为订单开始增加,羊绒的需求量肯定也会加大,不知道实情的人也都跟着起哄。

实际上,由于羊绒针织纱线当中混纺比例的增加,羊绒纤维的含量在逐步减少,其真实数量在内销市场上并没有太多提升。

04

羊绒产量的增减本来是属于行业正常的波动现象,却一直冒出有价无货的声音,很多商贩无限抢购,再一直压货,只谈价不出手,想推动价格持续高涨从而获利。

羊绒行业其实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健康的行业市场应该是每个环节都能有钱可赚,但目前情况是中间商赚钱,梳绒户在赔钱,加工出口企业多数持观测、谨慎状态,这种非正常状况是不可能长久的。

从现在原料市场行情看也能验证这一点,目前买货的明显减少,抢购的现象已经不多了,价格也开始趋于稳定。

在市场变化的同时,大家应该结合自身实力,确立合适的定位,不局限于当前的经济周期,长远考虑,才能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买涨买跌,短期投机,彻夜难眠;

稳扎稳打,长远发展,赚个满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