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再搞事,20%抽成榨干司机,又想用贷款掏空用户?

昨天,有脉友发现滴滴出行APP里面悄然上线了一款名为“滴水贷”的信贷产品,最高可贷额度达20万元,支持随借随还、极速到账和超低利率。目前仅对白名单内用户开放,用户需要预约才能获取贷款名额。

滴滴再搞事,20%抽成榨干司机,又想用贷款掏空用户?

关于这次滴滴发展信贷产品,不少人认为这是滴滴在网约车行业的优势被截胡后的自救。滴滴在网约车行业之前一直是一家独大,如今面临被围剿的困局。从进军外卖到如今上线“滴水贷”,滴滴似乎给人一种争夺受伤急需补血、病急乱投医的感觉,但其实滴滴对金融借贷领域的布局,早就开始了。

滴滴再搞事,20%抽成榨干司机,又想用贷款掏空用户?

上线“滴水贷”,滴滴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更好的流量变现。据了解,截至2017年年底,滴滴的订单总量和用户数分别为74.3亿单和4.5亿人,虽然受美滴大战的影响,滴滴的用户和订单数量有所减少,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作为雄霸网约车的巨头,滴滴的流量优势还是很可观的。

然而,“滴水贷”刚上线几天,就遭遇了一起“乌龙”。有脉友搜索“滴水贷”域名时发现,三拼域名dishuidai.com在去年4月份就以8800元的价格被另外一家金融借贷平台买下了。作为出行界巨头,滴滴对品牌域名的保护自然不在话下,大量与滴滴有关的品牌域名早已被滴滴收入囊中,却不想这一次反被人捷足先登,这就非常地尴尬了……

滴滴再搞事,20%抽成榨干司机,又想用贷款掏空用户?

滴滴上线“滴水贷”,肯定不是随便玩玩。而域名的被抢占,很容易造成滴滴的流量被劫持,不知情的用户很容易产生错觉,误将别的金融借贷平台当成滴滴的“滴水贷”。为了不为他人做嫁衣,滴滴要么更改品牌名称,要么就只能花钱从别人手里将域名买回来。无论是哪种方法,滴滴都有得头疼了。

撇开域名的问题不谈,依旧有不少的脉友并不看好滴滴的这次流量变现。在大家的印象里,滴滴出行APP更多的是一款打车软件,场景的缺失无法保证借贷用户的体验,对用户的需求也不了解,这也就意味着“滴水贷”难以吸引用户并保证其粘性。再加上“滴水贷”入局比较晚,诸如蚂蚁借呗、京东白条拥有着完善的线上线下场景,早已将优质用户抢占一空,留给滴滴的市场,恐怕已经不多了。

滴滴再搞事,20%抽成榨干司机,又想用贷款掏空用户?

当然也有许多脉友并不这么认为。因为“滴水贷”业务重点抢占的客户群体,主要还是滴滴平台上的客户,而这一部分的用户资源,还是比较优质的。在滴滴庞大的用户群里,即使只有1千万用户每人借款1万元,滴滴也可以实现1000亿的贷款余额,轻松赶超互联网消费信贷巨头微粒贷。

除此之外,滴滴平台还拥有着大量的用户数据。而滴滴平台上用户的家庭、上班、商务出行等出行信息,以及用户的出行规律和消费习惯等数据,对于信贷中的信用评估、风险控制等都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滴滴可以借此将用户标注、分类,有针对性地对于其之后的业务展开有着极大的帮助。

滴滴在2017年的主营业务中亏损2亿多美元,而当美团杀入网约车市场,滴滴不再一家独大后,其形势更加严峻。为了将流量更好更快地变现,“滴水贷”似已成了滴滴的必然选择,而大力发展“滴水贷”,或许真的可以能够帮助滴滴改善颓势,把账面上的成绩做漂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