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黃河水變清,會產生什麼影響?

先說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的一股清水,流經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後,攜帶大量泥沙奔向東海。這是大自然力的搬泥沙造地運動。黃土高原不斷“瘦身”,下游平原河谷地區的土層(古稱黃泛區)因泥沙淤積不斷變厚。出海口陸地面積不斷增加。

如果黃河水變清,會產生什麼影響?

其實,黃河水變清,是解放以後,政府和地方百姓多年努力的結果。我不喜歡那些人定勝天之類的口號,可是不敢苟同所謂專家的在黃河流域環境治理上的所謂順其自然的觀點。

長久以來,人們能吃飽飯是第一件大事兒。無節制的開荒種田才導致了環境的急劇惡化,這是無可辯駁的事實。那麼,我們今天的廣植林木、退耕還林是不是在迴歸自然?

如果黃河水變清,會產生什麼影響?

黃河每年給佔全國領土37.1%的土地造成水土流失50億噸!這個數字相當驚人!給黃河流域的農業生產帶來惡劣的影響。如果黃河的水變清了,水土流失的災害就沒有了,有利於黃河流域的農業發展。

如果黃河水變清,會產生什麼影響?

同時,黃河的水清了以後,黃河中下游的河床就可降低了。黃河因泥沙淤積,中下游的河床已高出地面了,因此黃河中下游又稱懸河,彷彿是懸在天上的河一樣。如果黃河水變清了,少有泥沙淤積,經過疏通,河床肯定會下降,甚至可能會成為和其他河流的河道一樣的河床,懸河恐怕就見不到了。

如果黃河水變清,會產生什麼影響?

人們聽得較多一種說法是“黃河清,聖人出”,其實這不過是人們的一種美好的願望罷了。歷史上其實更被官方認可的是“黃河清,天下旱”,應該是康熙時期,朝廷還專門派人對(固定的木桶)單位體積黃河裡的泥沙稱重,一旦黃河水變清,或泥沙大量減少,十之七八意味著來年春旱,要做好抗旱準備工作。

如果黃河水變清,會產生什麼影響?

​現代科學對這種現象有了更科學的解釋,黃河水清,意味著黃河上游來水大量減少,尤其缺乏有效降水,沒有形成對水土的衝擊,導致水土流失,黃河補水多數靠雪山融水,所以不是說聖人出,也不是突然的環境改善,而更有可能是環境的進一步惡化!

如果黃河水變清,會產生什麼影響?

黃河的生態環境比較特殊,是逐漸形成的,想一下子徹底改變它,到底會有什麼樣的影響,現在還很難說。是利端大於弊端,還是弊端大於利端,我們還不能隨隨便便就給出一個標準的答案,還是要寄託於科學的嚴肅論證。黃河治理,不能牽扯到政治因素過多,而是應該有科學的判斷,政治因素過多,就會影響科學決策。

如果黃河水變清,會產生什麼影響?

黃河下游的地上河確實是自古以來的一個令人不安的因素,或許很多人會認為河道下切是一件好事,然而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黃河含沙量高的時候,衝左岸就會在對應的右岸淤積,反之亦然,總會一岸沖刷另一岸沉積,形成較為穩定的河道。但是泥沙量減少後,河流會兩岸同時沖刷,這就會引發河道的變化,使得下游防汛工作壓力倍增,以前沒有險工的地方,會出現河岸受沖刷的問題,現有的防汛工作,就需要面對諸多的變化。

如果黃河水變清,會產生什麼影響?

中國有句古老成語叫“俟河之清”,意思就是等待黃河水變清,那是不可能的事。據說現在黃河水真比以前清了,這是件改天換地的大變化,只能說上游地段環境變好了,綠草樹木增加殖被改善,黃土高原的泥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接下來的影響呢,肯定下游河道疏浚量減小,水道通暢好事。可如果大澇之年也容易決堤,什麼事都有兩面性,但還是益大於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