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賣油條小哥到餐飲大亨,年入過億,他的逆襲歸功於這種思維

他是地道鄉下娃,從小家庭貧困,為了生計,甚至曾隨父親給屍體守夜。

他因為家庭貧困,18歲時中斷求學生涯,被迫到鎮上學習炸油條工藝。為了賺錢修房子,他拼命學習如何做菜餚,一個人負責紅、白兩案,同時應付七、八張檯面的菜餚,夏天曾幾次熱暈在爐子前。

而如今,他卻是知名餐飲品牌的董事長,年入過億。他憑藉自己的努力改寫了中式餐飲連鎖做不強長不大的宿命,被人們尊稱為餐飲界的“祖師爺”。

他叫劉國樑,一個敢於拼搏,善於用計,充滿智慧的男人。

從賣油條小哥到餐飲大亨,年入過億,他的逆襲歸功於這種思維

從賣油條小哥到餐飲大亨,從農家窮小子蛻變為武漢餐飲業協會會長,他用數十載的歲完美詮釋了“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創業法則。

他的成功,除了“皇天不負苦心人”外,更歸功於他那“與時俱進”的思維。

1、不顧家人反對,與時俱進,將餐館登記為企業

1986年,劉國樑用打工兩年的數千元存款開了家小餐館,起早摸黑,一手包攬採購、配菜、切菜、炒菜工作。憑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劉國樑在短短的5年內獲得了20萬元的收益。這對於曾交不起學費的劉家來講,無疑是一筆天文數字,回家建房也被提上了日程表。

家裡人都為劉國樑感到驕傲,同時也認為劉國樑走到了這一步就可以了,他們認為劉國樑現在已經是最賺錢的時候了,只要安分守己就一輩子幸福了。

可在劉國樑眼中,有著更大的藍天。他清楚地認知到時代在進步,餐館也需要進行發展和升級。

1993年,劉國樑頂著家裡的壓力,硬著脖子把個體餐館變更登記為私營企業,並與朋友合夥在武漢電視臺對面開了美食城。事實證明,劉國樑的選擇是正確的,美食城迅速打開了市場,他的資產也翻了幾番。

從賣油條小哥到餐飲大亨,年入過億,他的逆襲歸功於這種思維

2、不盲目賺錢,與時俱進,專注健康牌

1998年,劉國樑出資近千萬元,打造了當時武漢面積最大的店,10000平米以上。自此,他的餐館正式從一家只有7張餐桌的小餐館,過渡到現代企業,踏上了中式餐飲連鎖品牌之路。

與此同時,劉國樑也完成了華麗轉身,從一名廚師轉變成企業經營者。

當時,出現了大量消費者因食用不健康食物而出現中毒的新聞事件,劉國樑對此打出了“科學美食,營養均衡”的餐飲飲食新觀念。

他為了徹底踐行此觀念,甚是有些有些錢他都不會賺,比如提出不讓顧客空腹喝酒,不讓顧客亂點菜、多點菜等。

這種“科學美食,營養均衡”的觀念,促使劉國樑的品牌迅速發展,短短3年時間就開出39家店,其中不乏10000平方米以上的大體量店,員工多達4500人;同時也成為了品牌30多年不倒的秘訣。

從賣油條小哥到餐飲大亨,年入過億,他的逆襲歸功於這種思維

3、面對危機,與時俱進,立體共享兩條腿走路

當2012年八項規定出臺後,劉國樑的生意明顯下降,對於經營面積在10000平方米的大體量來講,簡直就是危機。

劉國樑馬上給予重視,提出發展“立體餐廳”和“共享餐廳”,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和需求。

立體餐廳 ,即充分利用空間、時間,在不增加人工和房租的情況下,讓門店的每一平方米、每秒鐘都產生價值。從過去只做午市、晚市兩餐,發展為全天候營業,上午增加早餐、送餐服務,下午增加滷菜肉等健康食品、禮品盒的銷售,晚上增加深夜食堂,週末重點做好宴會尤其是婚宴市場。

這種與時俱進的改革讓劉國樑的門店經營狀況有了明顯好轉,度過了危機。

從賣油條小哥到餐飲大亨,年入過億,他的逆襲歸功於這種思維

時代在拋棄一個人的時候連聲招呼都不會打,我們唯有與時俱進,才能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裡不斷進步,發揮自己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