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五
書院興廢——嵩山文化圈後繼乏力
宋元明清,繼嵩陽書院之後,在鄭州還建有其它書院。嵩陽書院名氣大,得益於名人,名山,漢柏。新建、復建、擴建書院,以清代為盛。鄭州地區書院的興廢,衍射嵩山文化圈的興衰。
潁谷書院,位於登封潁陽鎮(宋潁陽縣,金廢縣為鎮,歸屬登封),宋時有縣學,廢於兵。大觀元年(1107)朝廷頒佈學制,刻碑。宋元年間(1271-1279)建學舍。元皇慶二年(1313)在宣聖廟故址發現宋學制碑,里人因建先師殿和講堂。(後)至元五年(1339)秋,工部郎中溫格非見其狹小垢濁,率里人捐建為書院,堂殿宏敞,“棲有廬,齋有室”,禮聘“學完行修之士為師”,一時“巖才裡秀履接戶外,弦誦之聲相繼”。元順帝至正五年(1345),知縣具其始末聞於朝廷,賜名“潁谷書院“,禮部尚書王沂撰有碑記。清康熙十三年(1674)知縣葉封重修。乾隆八年(1743)潁陽紳士宋祺、王琢等改建於穎陽南街。清末廢。
存古書院,位於登封。明萬曆間(1573- 1620)知縣傅梅建。有堂室、廂房、學舍若干間。傅梅好古玩、詩詞,每出遊,凡見殘碑斷碣,經反覆審視,見有字跡者,即攜歸書院,嵌於牆上,以保存文物,並供生徒鑑賞以長知識。故名存古。不久即廢,古物亦不復存。
東里書院,位於鄭州,前身是天中書院,明崇禎十年(1637)由知府倡導修建。清乾隆十九年(1754)天中書院改為東里書院。知州安爾恭建於原州治東門內。乾隆五十三年(1788)知州王如金重修,集諸生訓以勤學。咸豐四年(1854)知州黃見三倡捐增修,延州學正宋曉崖為主講,訓導王子餘充監院,錄取生員27名,課試居優者賞以花紅,暇則與諸生敦《詩》說《禮》;又定規條章程,令諸生遵行。清光緒八年(1882),知州王成德會同紳士閻壇、李啟元、孟淪、荊克儉、李建三、趙畏三、陳榮綬、李訓等捐資移建至南公館,回遷中天書院舊址,閻壇撰記勒石。花園門街因名書院街。光緒三十年(1904)改為中學堂。
興學書院,位於新鄭。清康熙十二年(1673)知縣李永庚倡捐建於舊城北門外。李自撰碑記,又與鄉賢議定歲約、月會之規,刊朱熹《白鹿洞學規》和楊東明講學八則,名之《興學大義》,令諸生朝夕傳習。乾隆十一年(1746)知縣陸烈捐俸重修,延師教授,士子俱來學。十三年知縣孫映璧將官田12餘頃撥入書院,收歲租以充膏火費。定年修膳金130兩。肄業生額以20名為限,論文考取,遇缺即補,年膏火銀6兩,有告假者接日扣除。於肄業生中擇學行優異者2人充齋長,掌告假、簿籍。附課生人數不限,但無膏火。另設廚役、守門役及經營書院各事冊籍禮房各一名,工食銀有差。後廢。
成皋書院,位於汜水縣城西門外汜河對岸(今滎陽汜水鎮)。清康熙十五年(1676)知縣鄭瑞國建於汜水虎牢關楚漢成皋之戰故地。置田80餘畝為師生膏火費用。乾隆六年(1741)知縣許勉燉重修,增添學舍,以廣多士,一時稱盛。邑士禹殿鰲賦詩讚曰:“講武當年畜虎牢,於今文教振成皋。松關一去秋風靜,尚有梧桐引鳳毛。”後廢。
三山書院,位於汜水縣城西門內(今滎陽)。清乾隆七年(1742)監生何憲古捐資建於汜水鎮。置田100畝以供師生膏火。知縣許勉燉撥灘地800多畝佐其成,並親為記詳明原委。延洛陽劉生子主講席,選邑中才俊之士肄業其中,告誡諸生:“宣聖開宗明義,首揭學而時習為訓,夫取今日所未知未能者而學之,此學之始也;取前日所已知已能者而習之,此學之繼也;又取平日所習知習能者而時時尋繹之,此學之無間斷、無窮盡也。”後廢。
檜陽書院,初名瑞春書院,鄭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新密古城后街,坐北朝南。清乾隆四十年(1755)創建,建築面積5400平方米。中軸線現存大門、齋舍、講堂等,分三進院,大門、前院、中院、後院均為硬山灰瓦頂建築。書院現存石碑2通,一為清乾隆40年(1775)“重建卓君廟新建瑞春書院合記”,一為道光三年(1823)“檜陽書院神龕記”。
除此,據傳還有少室書院,南城書院等,鄭州這些古書院大多毀於戰火,或人去室空後挪為它用。據考,今潁陽小學源於潁谷書院,鄭州一中源於東里書院。如今的登封,儼然是一個武術之鄉。可古時的登封,書院居多,厚重的是文化。
閱讀更多 愛學習的蝸牛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