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簡史》節選 不可思議——糧食畝產量上千年一貫制

九十二

不可思議——糧食畝產量上千年一貫制

古今中外,人類社會的重大災難、進步、變革,通常與農業的不可分割,而農業的質變和飛躍最終要落腳到農產品的畝產量和產業結構。

有關歷史學家推斷:戰國時,中國北方粟的畝產量約40公斤,西漢時提高到約46公斤,高產田約為60公斤。這個看似不高的粟的畝產量實際上是很了不起的,因為它高於抗戰前和建國時鄭州地區粟的平均畝產量。據統計,1938年,免受日寇入侵的陝西省,全省粟的平均畝產量還不足58公斤,1949年才達到65公斤。換句話說,這個有關專家根據多方史料測算出的約2500年前中國北方地區的糧食畝產量意味著: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里,鄭州主要農作物之一粟的畝產量沒有增加,甚至還有所減少。同時意味著在過去約2500年時間裡,鄭州糧食總產量的增加,主要靠的一是增加糧食的種植面積,二是增加小麥、水稻、玉米、紅薯等高產農作物的種植,三是變單季為雙季的生產播種。而其主要農作物粟的畝產量長期在原地踏步,畝產量增長甚小,為和平時期人口的急劇增長造成壓力。

難怪在外國人眼裡,中國曾被視為“三歲一飢,六歲一衰,十二歲一荒”的“饑荒大國”。

關於鄭州的糧食畝產量,在《鄭州簡史》下篇,“農業增收”一節裡接著記述,另見書後附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