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炒起來的錢幣,光緒元寶為何這麼值錢!

光緒元寶是清朝光緒年間流通的貨幣之一。由湖北兩廣總督張之洞率先引進英國鑄幣機器鑄造銀元和銅元,之後各省紛紛仿效。共有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地方省所鑄銅元,皆在其正面上緣鐫寫省名。

近幾年炒起來的錢幣,光緒元寶為何這麼值錢!

光緒元寶是大清光緒年流通大面值貨幣之首,是我國首批引進海外技術的印發流通貨幣,對於現今也蘊藏了一定歷史意義。光緒元寶中,價值最高的就是廣東省造的雙龍壽字幣:庫平重一兩。

因清代以來經歷了多場戰爭,珍稀的光緒元寶損失嚴重,至今,數量已經極其有限。龍紋光 緒元寶,這種元寶非常獨特,它所代表的不僅僅是金錢,還有光緒年間的經濟情況。為此,眾多 收藏家都紛湧而至,以期能夠找出龍紋光緒元寶,以滿足清代經濟研究所需。 光緒元寶是大眾收藏品,收藏者有一定數量,前期國內各區域都有實力型買家介入光緒元寶板 塊,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市場供貨量,導致其價格快速走高。同時,光緒元寶的價值也在同步上 升。從藏家和市民的接受程度看,預計後期光緒元寶的價格還將繼續上漲。光緒元寶記載了我國 一段的歷史,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和收藏價值。近年來,銀元價格不斷攀升。

比如說,浙江省造七錢二分值錢,為什麼?因為是試鑄幣,發行量稀少,一般尋常百姓家不會有,所以被炒得很高。比如說它在2008年賣2萬,那麼炒到今天也有上百萬的可能了;比如慈禧太后過生日的時候,發行了非流通版的雙龍壽字幣,現在市場也炒到幾百萬(但也有可能是假象,沒有實際考察過)。

物以稀為貴,就是這個道理

近幾年炒起來的錢幣,光緒元寶為何這麼值錢!

緒元寶是大清光緒年流通大面值貨幣之首,是我國首批引進海外技術的印發流通貨幣,由湖北兩廣總督張之洞率先引進英國鑄幣機器鑄造銀元和銅元。銀幣光緒元寶1898年--1907發行,正常成色為89%-90%。正面鑄有銘文,頂部鑄楷體“XX省造”或“造幣總廠”,底部鑄貨幣價值如:“庫平一錢四分四釐”,中心直讀“光緒元寶”四字,幣中心為滿文“光緒元寶”。銀幣背面外圈頂部用小號英文標準字體銘“XX省造”或“造幣總廠”字樣,下面為英文貨幣價值,內圈鑄有中心為蟠龍圖。光緒26年6月,兩廣總督德壽與前總督李鴻章奏準廣東仿香港銅仙鑄造機制銅元。故清代機制銅元的鑄造由廣東伊始。“光緒元寶”當時共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地方省所鑄銅元,皆在其正面上緣鐫寫省名。計有:1戶部;2北洋;12湖北;7江南;15河南; 11湖南;14江西;9山東;8廣東;5清江;6浙江;13四川; 10福建;17安徽;3吉林;4奉天;18廣西;19新疆;20黑龍江。

古錢幣值不值錢,首先看品相,1包漿自然 老道 2字跡清晰可見,雕刻有深淺 3龍紋生動,雕刻線條是否流暢 4是否有磨損缺口劃痕。然後再看是哪個省份造的,不同省份的光緒元寶,價格不一樣,相對市面稀少,現世量少的有廣東省雙龍壽字幣,戶部造,北洋造,江南省造等,由於幣模幾經更替,即使同一鑄造年份亦往往由於修模、幣材、工藝技術、工廠管理等諸多因素,造成版別異常繁雜,有些省份造的錢幣還存在一些特殊版本,特殊的版本相對來說要值錢一些。

在零幾年,一枚錢幣大概就在七八萬左右,在12年開始,錢幣在拍賣會場的頻頻上達一百多萬以上,就16,17年這兩年錢幣市場被炒的火熱,在拍賣會場成交的廣東省造光緒元寶低的有兩百多萬,高的高達378萬。江南省造光緒元寶在拍賣會場成交低的有120,高的有373·3萬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