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年間存在那麼短的時間,遺留下來的稀世珍品

清朝光緒年間流通的貨幣之一。由兩廣總督張之洞率先引進英國鑄幣機器鑄造銀元和銅元,之後各省紛紛仿效。共有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地方省所鑄銅元,皆在其正面上緣鐫寫省名。

銀幣光緒元寶1898年發行,成色為91%。正面鑄有銘文,頂部鑄楷體“XX省造”或“造幣總廠”,底部鑄“庫平七錢二分”,中心直讀“光緒元寶”四字,幣中心為滿文“光緒元寶”。銀幣背面外圈頂部用小號英文標準字體銘“XX省造”或“造幣總廠”字樣,下面為英文“庫平七錢二分”,內圈鑄有中心為蟠龍圖,品相精緻,其審美風格獨持,錢幣正面鮮然可見滿漢文化的融合,而錢背卻明確標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錢幣雖小,也可管窺社會文化一斑。

光緒年間存在那麼短的時間,遺留下來的稀世珍品

清朝貨幣。清代貨幣、紙鈔、銅幣並行,至嘉慶年間發行新式銀元,而光緒年間鑄行金、銀幣更多。洋務運動也影響到鑄幣業,兩廣總督張之洞曾於光緒十三年(1887年)委託使英大臣在英國訂購全套造幣機器,並在廣東錢局首鑄機制銀元和銅元。其後,各省紛紛仿效,購制國外機械鑄造銀、銅元。包括廣東錢局在內,許多造幣機均訂購自著名的英國倫敦伯明翰造幣有限公司。英國大工業的介入,使銀幣也沾染上西方色彩。

銀幣光緒元寶1898年發行,成色為91%。正面鑄有銘文,頂部鑄楷體“造幣總廠”,底部鑄“庫平七錢二分” 標識,中心直讀“光緒元寶”四字,幣中心還有四字直讀體滿文。銀幣背面外圈頂部“光緒年造”楷體銘文,餘部用小號英文標準字體銘“大清帝國銀幣”字樣,內圈鑄有正面騰雲五爪龍一隻,品相稍嫌粗糙,其審美風格獨持,錢幣正面鮮然可見滿漢文化的融合,而錢背卻明確標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錢幣雖小,也可管窺社會文化一斑。

光緒元寶銀幣的市場價格依個體產地和品相而定,價格約在人民幣250,000~300,000元之間,樣幣則更珍貴,浙江楷體光緒元寶樣幣價值880,000~1,000,000元間。同時,金銀元寶幣也是市場難見的珍貴幣種。

珍稀古錢幣是貨幣歷史的實物,更是歷史的見證。因此在收藏前必須弄清它在歷史上的地位。如“成都交子”和“十文中統元寶交鈔”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紙幣,被學術界視為無價之寶;吉林的“廣平銀幣”被認為是我國第一枚機制幣;1985年8月在黑龍江阿城縣出土的“承安寶貨”為我國“一兩半計數白銀幣”的罕品。短命王朝或農民起義時的鑄幣,由於流通時間短,發行量少,大多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光緒年間存在那麼短的時間,遺留下來的稀世珍品

無論錢幣珍罕與否,凡有幣面模糊、輪廓缺損、鏽蝕嚴重、看相較差者,儘量不要收藏。收藏古錢幣時還應注重是否有月紋、星紋等標識,古錢的鑑別以背文來區分鑄造年代和地址,品評其稀珍。一般來說,錢幣背面有月紋、星紋等記號的要比背部光面的更有收藏價值。值得收藏的錢幣中,用金、銀、白銅等精製而成的宮廷錢幣,鑄量少,質量佳,屬珍貴文物

光緒元寶部分拍賣成交記錄如下:

1898年湖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試鑄樣幣一枚編號:1506成交價:RMB 2,365,000拍賣日期:2006-06-05拍賣專場:錢幣

湖北本省光緒元寶編號:125成交價:RMB 3,200,000拍賣日期:2015-04-26拍賣專場:雜項專場

大清銀幣光緒元寶廣東省造庫 平重一兩編號:0102成交價:HKD 3,450,000拍賣日期:2012-12-28拍賣專場:書畫 銀幣 陶瓷 玉器 雜項

1898年湖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試鑄樣幣一枚編號:Lot 1506成交價:RMB 2,365,000拍賣日期:2006-06-05拍賣專場:錢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