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家姓|丁氏

中国百家姓|丁氏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自古丁国《军国志》载:“商时丁候叛,武丁讨之。“

古丁国在3200多年前的商朝中期已经存在,但不知其世系和姓属。直到商末,周武王灭商时丁侯国还存在,商末时丁侯国大概在河南,不就为周武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古丁国的丁氏的历史至少有3200多年。

源流二

第二支出自姜姓。炎帝生于姜水而姓姜。炎帝裔孙伯夷,号太岳,虞夏之际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而封于吕,今河南南阳西。伯夷是吕国的开国始祖,侯爵,复赐姓姜,以奉炎帝之祀。吕国历经夏、商、周三朝,后裔吕尚周初封于齐。太公之子丁公伋继位齐国,丁公之庶出之子以次序为氏。姜姓丁氏的历史有3000年

源流三

第三支出自外姓和外族的改姓。丁姓是一族比较复杂的群体,除了以上两支正统的起源外,其他姓的改姓,一级明朝以后,进入中原的西域人,因为多为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无姓,译名中间多带有丁字,其后代子孙汉化入汉族,多以丁为姓。这部分丁姓汉族的重要部分。改姓中最重要的事件是三国东吴孙权的族人定武中郎将孙匡改姓,在抵御曹操的军事行动中,孙匡因犯军纪,“烧损茅芒,致乏军用,“孙权命其族别为丁姓,从此以后,江东地区多了一支丁姓。(《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袁义达)


得姓始祖 丁公伋

中国百家姓|丁氏

少典之子炎帝神农氏,因居住在姜水之滨,于是以姜为姓。姜姓子孙经夏、商两代,到周时有姜尚,俗称姜太公。西周初年姜尚任周太师,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今山东省北部、河南省东部)。其长子名伋,周成王、周康王时为重臣,谥号为齐丁公,其子孙便以谥号为氏,称为丁氏,并尊丁公伋为丁姓始祖。丁氏族人大多尊奉丁公伋(姜伋)为得姓始祖。


郡望

丁姓的郡望主要有济阳、济阴、陈郡、谯国、扶风、西河、洛阳等。

济阳郡:战国时为魏邑,西汉置县,治所在今河南兰考东北。晋惠帝时,将陈留郡之一部分设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

中国百家姓|丁氏


堂号

"驯鹿堂":后汉丁茂,小的时候死了父亲,家里很穷。他对母亲最孝,母亲死后,他自背了土筑坟,又栽了松柏在墓旁。白鹿从山上到墓旁守护墓。太守举他为孝廉,拒不受。 丁姓又以"济阳"为其堂号。

中国百家姓|丁氏


丁氏名人

丁恭

丁恭,山阳东缗(今山东金乡县东)人,字子然,东汉经学家,汉代学者,习公羊严氏春秋。时称大儒,曾任谏议大夫、博士。后升为侍中祭酒、骑都尉,卒于任上。他学识渊博,教义精明,居家授徒常有数百人,在地方威望很高。

丁奉

中国百家姓|丁氏

丁奉(?-271年),字承渊,庐江安丰(今安徽霍邱,一说河南固始)人,三国时期孙吴后期名将。丁奉年少时以骁勇为小将,经常奋勇杀敌,屡立功勋,此后又于太元二年(252年)的东兴之战中“雪中奋短兵”,大破进犯东吴的魏军。吴景帝孙休在位时,丁奉设计除掉了东吴的权臣孙綝,被拜为大将军,后为右大司马、左军师,建衡三年(271年)去世。丁奉一生征战,与北方政权从曹操时代交战至司马炎时代,侍奉了孙权至孙皓四位吴国君主,见证了三国的盛衰兴亡。

丁云鹏

中国百家姓|丁氏

丁云鹏 (1547~1628)明代画家。字南羽,号圣华居士,安徽休宁人。天启五年(1625)尚在作《白马驭经图》,瓒子,詹景凤门人。书法学钟、王。画善白描人物、山水、佛像,无不精妙。白描酷似李公麟,丝发之间而眉睫意态毕具,非笔端有神通者不能也。供奉内廷十余年。他与董其昌、詹景凤诸人交游,故流传作品多有董其昌、陈继儒等人的题赞。董其昌赠以印章,曰“毫生馆”。其得意之作,尝一用之。万历八年(1580)作江南春扇,天启元年(1621)作伙溪渔隐图。

丁宝桢

中国百家姓|丁氏

丁宝桢(1820年-1886年),字稚璜,贵州平远(今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牛场镇人,晚清名臣。咸丰三年(1853年),33岁的丁宝桢考中进士,此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岳州知府、长沙知府,山东巡抚、四川总督。丁宝桢为官生涯中,勇于担当、清廉刚正,一生致力于报国爱民。任山东巡抚期间,两治黄河水患、创办山东首家官办工业企业山东机器制造局、成立尚志书院和山东首家官书局;任四川总督十年间,改革盐政、整饬吏治、修理都江堰水利工程、兴办洋务抵御外侮,政绩卓著、造福桑梓、深得民心。光绪十二年(1886年)丁宝桢去世,享年66岁。朝廷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诚”,入祀贤良祠,并在山东、四川、贵州建祠祭祀。

丁声树

中国百家姓|丁氏

丁声树(1909-1989),号梧梓,河南邓州人,中国杰出的语言学家,词典编纂专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他以博古通今而著称,他在音韵、训诂、语法、方言、词典编纂等各个学科都有很深的造诣,并且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曾主持编写《现代汉语词典》、《昌黎方言志》,编录《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与他人合著有《湖北方言调查报告》、《现代汉语语法讲话》、《汉语音韵讲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