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才子的爱之苦寻:拆散名媛婚姻,恩师却祝其“最后一次结婚”


民国才子的爱之苦寻:拆散名媛婚姻,恩师却祝其“最后一次结婚”

(图)民国最具争议的情种徐志摩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新月派诗人,更是民国文坛最具争议的“情种”。1887年,徐志摩出生在山清水秀的浙江海宁硖石镇,其父徐申如是远近闻名的“硖石首富”。他是徐家的长孙独子,自小便过着富足舒适的优越生活。1915年夏,徐志摩从浙江一中毕业,随即考入上海浸信会学院暨神学院。同年秋,他遵从父命将从未谋面的新娘——上海宝山县巨富张润之之女张幼仪娶进家门。1918年3月,他们的长子徐积锴降生人世。五个月后,徐志摩却从上海启程,带着满腹爱国情怀渡海西学。1920年9月,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又受到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吸引,转赴伦敦接受康桥(剑桥)文化洗礼。11月,发妻张幼仪携幼子到伦敦给丈夫伴学。几乎同时,徐志摩却结识了林长民及其女儿林徽因。林徽因无论才华或美貌都是无比出众,自然给徐志摩留下极其难忘的美好印象。于是从1921年初开始,已是两岁孩子父亲的徐志摩开始苦苦追求林长民家的小姐。

民国才子的爱之苦寻:拆散名媛婚姻,恩师却祝其“最后一次结婚”

(图)徐志摩和发妻张幼仪

据传闻说,林徽因当时提出要求,只有徐志摩先离婚,才有可能与其恋爱。同年秋,再次怀了身孕的张幼仪迫于种种压力远走柏林,而徐志摩则为了获取林徽因芳心,正式向发妻提出离婚。1922年2月,张幼仪在德国产下次子徐德生(后夭折)。可这个孩子尚未满月,徐志摩便在德国和张幼仪正式结束了婚姻关系。此次婚变发生后,徐志摩的父母都已不容他,社会更是不理解他。不但恩师梁启超特意写信严厉批评他,而其父徐申如也对他抛妻弃子的行径感到极度愤怒。更不幸的则是徐志摩离婚后虽说自由了,但林徽因却并没有接受他的爱。1921年,她跟随父亲返回国内后,一直都没给徐志摩一个准确答复,并很快和梁启超儿子梁思成坠入爱河。痴心一片的徐志摩受不住煎熬,便于1922年8月时追寻林小姐脚步,匆忙离开英伦返回国内。岂料,此时的林徽因已答应做梁家的媳妇,徐志摩曾经的苦苦追求自然注定要全部落空。

民国才子的爱之苦寻:拆散名媛婚姻,恩师却祝其“最后一次结婚”

(图)林徽因和父亲林长民

1924年,徐志摩已走出了情场失意的阴影,并出任北京大学教授。正是在间,他却结识了另一个令其心动不止的女人——陆小曼。陆小曼是江苏武进人,父亲陆子福不但是晚清举人,东渡求学后更成为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门生。辛亥之后,陆子福又出任财政部赋税司司长。他的官位当得虽然不大,但家中却相当富有,而陆小曼便是生长在这样一个优裕家庭。晚年时,陆子福不问世事隐居在北京。由于他的思想向来开明,便并不禁止女儿出入社交场所。其时的北京风气初开,并没有设置公共舞厅,唯一能跳舞的地方便是北京饭店。而热衷社交场合的陆小曼,自然是经常光顾这里的常客。久而久之,她便在舞池中认识了一个人——王庚。此君也不是平凡之人,尽管相较陆小曼似乎名气不胜,但他却是中国人在西点军校毕业的第一人,这在当时的北洋政府中实属凤毛麟角。陆王二人虽相识在社交场合,却很难得地一见钟情,很快便开风气之先谈起了一场轰轰烈烈、浪漫缠绵的自由恋爱。

民国才子的爱之苦寻:拆散名媛婚姻,恩师却祝其“最后一次结婚”

(图)王庚

1922年,即是徐志摩从英国返回北京那一年,陆小曼和王庚的婚礼在"海军联欢社"举行,声势之浩大,场面之豪阔,一举便已轰动整个北京城。陆小曼无限风光地嫁作人妇,可幸福的日子却只过了短短两年。婚后,她还时常会去北京饭店跳舞,却偏偏在那里遇见了徐志摩。于是,正合了《西厢记》上那一句:“蓦地里遇见五百年风流孽冤”,所有一切是非便从此随之而起。徐志摩早就已婚配生子,而陆小曼更是“罗敷有夫”,彼此在舞池中相识,本是极普通一件事,不该发生任何故事。可陆小曼骨子里却是个文艺女青年,有一些写作欲望。而王庚虽然文质儒雅,却终究是个武人。但徐志摩却是凭借风流和才华而被誉为“骚坛祭酒”的文坛大家,其身上的温文尔雅自然远胜王庚。更何况,他当时已是名满海内的诗人。陆小曼便借机多加亲近,执经问句,很快就使得两人的关系愈发地亲密无间。而王庚又是曾到美国留学,并对西式社交极为熟悉的人。因此他认为妻子从事文艺研究工作,现拜徐志摩为师,亲密一些也是正常之事。就这样,王庚不但没有一点防范之心,而正相反竟还在言语间多加鼓励了几番陆小曼。

民国才子的爱之苦寻:拆散名媛婚姻,恩师却祝其“最后一次结婚”

(图)陆小曼

其实平心而论,其时的陆小曼和徐志摩甜蜜相处,虽难免日久生情,但要说已成暧昧,却还真谈不上。岂料却事有凑巧,1924年底时,王庚为了前程远赴哈尔滨,出任市警厅厅长。临行之前,他还特意出面拜托徐志摩照顾陆小曼。可如此一来,事情果然发生了巨变。徐志摩和陆小曼之间逐渐变得如胶似漆、难分难离。待到王庚再见到妻子时,她仿佛已变为另外一人。突然之间,陆小曼便提出了离婚,王庚心中竟没有丝毫准备。据说陆小曼的离婚理由极为可笑,说皆是因王庚个子太矮之缘故。而王庚眼见大错已成,难以挽回妻子心意,便并未多加留难。按理说,当时的王庚已是位高权重的军界新锐。而俗话说的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他若是想用枪杆子除掉个把诗人也必是极简单之事。然而,令人敬佩的是王庚并没有把刺刀或子弹送给徐志摩,而是当面送给他一句心颤的话。王庚说:"我们都是知识分子,纵然我和小曼已经离婚,内心中却并无成见。但你此后对她务必要专一,若是三心两意被我知晓,定以激烈手段对待。"1925年9月,这场维持四年的婚姻走到尽头,陆小曼和王庚二人和平分手。

民国才子的爱之苦寻:拆散名媛婚姻,恩师却祝其“最后一次结婚”

(图)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照

陆小曼虽然恢复了单身,但要想嫁给徐志摩却还颇有难度。因为,徐父竟以断绝父子关系相要挟,坚决不同意陆小曼嫁入家门。这时,还多亏了发妻张幼仪心胸豁达,反而替徐志摩到徐父面前斡旋,遂才促成这番好事。最后,徐申如虽说勉强应下了这门婚事,却提出四个苛刻条件:一是要请梁启超证婚,胡适当介绍人。二是不准陆小曼踏入徐家家门一步。三是要立下遗嘱将徐家全部财产交由张幼仪继承和支配。四是徐陆二人婚礼的费用要他们自理,徐家不负担一分。1926年10月,当徐志摩和陆小曼在上海举行婚礼时,社会各界对其态度大体上也是毁誉参半。当时,证婚人梁启超致辞时竟直白道:“希望新夫妇这是最后一次结婚。”这足以证明这位老先生对徐陆结合是相当不满。而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后,起初也确实过了一段神仙般日子。然而,幸福却往往极其短暂,不久便已发酵成一场灾祸。因为徐志摩很快就已发现,现实生活和爱情理想中的生活相差太远。陆小曼自小便养尊处优,是全北京都出名会花钱的主儿,物质上的欲望在婚后更是有增无减。因此,徐志摩婚后不久便已欠下了一屁股的债。而更为严重的是陆小曼体弱多病,还患有晕厥症。这让不但让徐志摩因此多了一比巨大开销,还引来了按摩医生翁瑞午和陆小曼的那段众人皆知的暧昧。至此,徐陆二人的婚姻关系开始逐渐恶化。

民国才子的爱之苦寻:拆散名媛婚姻,恩师却祝其“最后一次结婚”

(图)徐志摩和陆小曼

万般无奈下,徐志摩被迫再次出国远游,以期能惊醒名媛妻子。岂料当他年底归家时,却发现陆小曼不但一切照旧,甚至和翁瑞午的关系已经愈发暧昧。至此,徐志摩心中残存的万一希冀也彻底破灭。他和陆小曼的这场婚姻算是彻底失败了,就像胡适所说:“徐志摩冒了绝大风险,费了无数周折,牺牲了一切平凡的安逸、家庭的亲谊和人间的名誉,去追求和试验梦想的神圣境界,却终于免不了残酷的失败。”而徐志摩的悲剧却并未仅止于此。徐志摩一生最崇拜的人是英国诗人雪莱,常笑言雪莱在人间只活到30岁,所以自己也不能活得太久。岂料这样的玩笑却一语中的。1931年11月19日这天,徐志摩的所有哀乐悲愁全都化为一缕青烟乘风而去。因为他乘坐飞机从上海回北京时,在山东境内却惨遇空难。徐志摩坠机而亡,终年仅有35岁。徐志摩突然就走了,那么妻子陆小曼又结局如何?他死之后,陆小曼虽不再出门交际,却开始和翁瑞午公然同居。而她为了麻醉自己,竟还染上了烟霞之瘾,生活也变得日益窘迫潦倒,全靠友人和徐家的接济才能勉强度日。解放后,陆小曼仍留居在上海,可惜早已美人迟暮,晚景凄凉。1965年4月3日,陆小曼这道不可不看的风景在上海默默离世。

民国才子的爱之苦寻:拆散名媛婚姻,恩师却祝其“最后一次结婚”

(图)晚年的陆小曼和翁瑞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