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女子打车遇害:比起劝女生要保护自己,我们更应该关注这一点

1

昨天看到一则新闻,里面描述的每一个字眼都令人触目心惊:

23岁女子打车遇害:比起劝女生要保护自己,我们更应该关注这一点

21岁少女小欧,凌晨下班后回家,因为没带钥匙,就想着在附近酒店住一晚。无奈酒店客满,便叫了一辆滴滴,赶往下一个酒店。

结果,小欧上了一辆白色轿车后,此去便再也无回。

根据滴滴公司的回复,小欧上的车并不是自己所叫,这辆白色轿车的车主,就是见色起意带走小欧的杀人犯。

回想起空姐打车遇害事件,这才刚过去不久,又一桩的悲剧发生。

让人不禁想问: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

而更可怕的是,杀人犯张某将小欧残忍杀害后,居然藏尸在烧烤店的冷冻柜里,当做什么事也没发生过。

想想,这该是怎样的冷酷心肠,才会把一个人杀害后,放置于冰柜中,企图掩人耳目,逃脱罪责呢?

只能说,人性之恶真的让人无法想象。

23岁女子打车遇害:比起劝女生要保护自己,我们更应该关注这一点

2

按理说,在得知案件真相后,大家应该谴责杀人犯的恶魔行径,可却有一群人跳出来指责说:

女生为什么凌晨三点还要外出?

为什么不看清滴滴车牌号再上车?

女生自己没有安全意识,出了事能怪谁?

每当女生出事,社会媒体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渲染犯罪者家庭的悲惨和精神状态的不健康;第二件事,就是隐隐强调女生要学会自保自爱,提高警惕。

现实社会中,似乎存在着这样一股论调:

“女性天生为弱,所以要做的是竭尽所能遮掩自己,别出风头,否则很容易被犯罪分子盯上。”

你看,大多数人根本不在乎谁犯罪,犯的罪有多恶劣。

甚至很多时候,他们用一句“管不了”,就解释如此的恶人行径。

而对于受害者,他们却言之凿凿,试图证实她是“完美受害者”,因此才会引人犯罪。

虽然女性的自我保护意识很重要,可事实告诉我们:

只要犯罪者的歹念不消,那女性无论如何都没法百分百安全。

23岁女子打车遇害:比起劝女生要保护自己,我们更应该关注这一点

3

社会上关于女性安全,可以说是一套又一套的自保标准。

可结果呢?

终究是陈词滥调,每年的案件只增不减,可怕程度屡屡飙升。

①24岁女演员张遇晴,在云南艺术学院校内理发时失联,报警后调查发现是被该店黄某残忍杀害,青天白日下,公共场所里,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么没了。

②某女子傍晚失联,家人立马报警,随后证实被年仅14岁的邻居小男孩,在电梯内奸杀,谁能想到,一个未成年少年,居然会对年长者狠下毒手。

③21岁空姐乘坐滴滴顺风车赶往火车站,路途被滴滴司机杀害,她死也想不明白,自己打的是正轨营业的车,坐的是后排,甚至按照亲朋好友的指示,给予司机警告,可最终难逃魔爪……

④山东母亲带着4岁小孩搭乘出租车,结果被出租车司机用石头砸死杀害,谁也不曾料到,母子俩坐上的,竟是一辆一去不复返的亡车。

……

以上种种令人不寒而栗的案件,用血一样的事实告诉我们:

在生活中,无论女生如何防范,都难逃恶人临时起意,又或是备案许久的毒手。

更有数据显示,在全球每3名女性,就有1名经受过身体或性方面的暴力。

当女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做的像求生教材那般标准,可结局却还是难逃厄运。

那到底该如何做,才能拥有一片属于女性的净土呢?

记得之前看到过一条热评:

“是不是有一天我们也用黑袍把自己包起来,然后就能杜绝强奸犯和侵犯吗?”

然而,并不能。

正如老话常说:“只有千年做贼,没有千年防贼。”

一味告诫女生要自我保护,始终无法在源头上解决问题,贼该来的,还是会来,防不胜防。

23岁女子打车遇害:比起劝女生要保护自己,我们更应该关注这一点

4

在帖子上看到有人问:

社会在进步,女性受害的新闻却变得越来越多,现在的人怎么都越来越坏了?

想想确实。

新闻里爆出来的犯罪人年龄,上至老年,下至未成年,没有规律。

但是却有着相同的犯罪动机,无一例外,都是见色起意。

所以说,不是坏人越来越多,而是坏人都老了。

而新的恶意萌芽,又催生出新一代的坏人。

23岁女子打车遇害:比起劝女生要保护自己,我们更应该关注这一点

对女性来说,看见成年人,或许还会有些防备的意识。

可万一遇见的是未成年犯罪,那张容易让人卸下防备心的面庞,就是给人突如其来的一刀。

都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关于孩子思想教育问题,就更是如此,更是从小就得抓起。

就像上海推出首本小学男生性别教材,为的是帮助男生解决性别困惑,提升他们的责任感、担当感,以及相关素养。

该教材主编曾说,“希望通过这一课程,让祖国的未来拥有更多阳光、阳刚的男儿郎。”

当这些祖国的花朵,茁壮健康成长,在各个岗位发光发热,给社会带来的,不仅仅是有用的人才,更是营造安全氛围的有利因素。

23岁女子打车遇害:比起劝女生要保护自己,我们更应该关注这一点

5

想起前不久看到的,关于江一燕教育儿子嗯哼的文章。

嗯哼从小在爱的灌溉,和尊重女性的家庭教育下长大。

对于嗯哼来说,妈妈首先是一个女生,其次是自己的妈妈,总之是需要自己呵护的对象。

所以在《妈妈是超人》的节目中,嗯哼不再是那个爱哭鬼、淘气包。

霍思燕低血糖难受,想吃雪糕,嗯哼说:不舒服不可以吃凉的,转身去拿糖果喂给妈妈吃。

霍思燕让嗯哼去买冰美式,嗯哼买了热美式,还拿了一块饼干给妈妈充饥,嗯哼说:怕妈妈感冒。

霍思燕和嗯哼一起去沙滩玩,嗯哼回来先洗干净自己后,马上又帮妈妈把脚上沙子冲干净。

……

看起来一件件小事,却不难发现,嗯哼是妈妈温暖的小情人,是贴身护花使者,是处处贴心的小棉袄。

在这样教育下成长的孩子,无论以后是为人夫还是为人父,大概都能给予对方满满的安全感吧。

23岁女子打车遇害:比起劝女生要保护自己,我们更应该关注这一点

古人云,人心难测海水难量。

社会在提倡女性学会自保,这固然没错,可更该注意的,是将歹意扼杀在摇篮里。

想想看,当新一代的阳光,渐渐驱逐那些陈年阴暗,那这个社会,是不是都会变好一些呢?

要知道,女性的生命安全想要得到保护,不是仅仅依靠女性自身就能够做到的事。

我们需要的是相对安全的环境,而这个环境,需要每个人共同参与营造。

一味远离垃圾人,不如把垃圾真正丢入回收站。

当垃圾逐渐减少,那这个社会,才会更加亮堂,也会更加整洁干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