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市下跌格局惨烈,市场激辩后市行情

今儿大盘大跌114个点,再次走出千股跌停的行情,沪深两市跌幅大于7%的总共超过了3200只,股市绿茵场简直可以踢球了。

A市下跌格局惨烈,市场激辩后市行情

对于此番股市的惨烈下跌,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中美贸易摩擦再起或成直接诱因。此外,近期市场资金面紧张、质押股大量平仓加剧下跌等因素,共同造成了近期A股市场的低迷。

而对于后市行情,市场人士观点不一。有专家直言,2018年股市投资者应“如履薄冰”,不要轻易言底;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在市场最低迷的时候,投资者不应过度恐慌,将好股票拱手让于他人。

市场资金面紧张仍是主因之一

事实上,在今日之前,A股已经连续下跌多日。对此,有不少市场人士指出,资金面紧张是近期A股市场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具体来看,金融去杠杆的持续进行、6月银行业面临MPA大考从而缩紧资金、独角兽陆续上市所带来的“抽血效应”、世界杯期间人们交易量的减少,都被市场认为是造成此番市场资金面紧缺的因素。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近期市场调整主要的原因与资金面紧张有关。“最近上市的几只独角兽,上市之后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参与炒作,分流了其他板块的资金。另外,首单CDR落户小米,在小米发行CDR之后,可能还会有其他的海外上市的独角兽通CDR来回归,这引起了投资者对于市场资金面紧张的担忧。”

杨德龙还指出,另一方面,今年整体的金融环境是去杠杆,在去杠杆的背景之下,各个市场体系的资金面都偏紧。无论是银行间市场、股市,还是实体经济,资金面都偏紧,这是导致股市下跌的一个主要的原因。

“从近段时间以来公司债违约频发的情况就能够看到整个社会微观层面的资金紧张程度已经较为严重,金融降杠杆的程度已经比较厉害,而每年的6月份又是金融行业进行中期考核,资金面缩紧的一个时间节点,叠加世界杯期间交易减少等因素,共同造成了近段时间以来资金面紧张的情况,从而导致了股市的低迷。”国开证券首席投资顾问李世彤说道。

A市下跌格局惨烈,市场激辩后市行情

市场激辩后市行情

A股惨跌至此,是割肉离场,还是默默持有?对于后市行情,市场上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与市场看多2018年股市的观点明显不同,我们对2018年的股市机会持谨慎态度,在负债驱动繁荣的终结下,2018年经济下行叠加企业利润回落,股市最好情景仅是“结构性行情”,投资者应当“如履薄冰”。

邓海清具体解释称,2017年底以来,经济不确定性开始增多,2017年消费贷居高不下存在“寅吃卯粮”的问题,同样会拖累经济,2018年经济高点回落成必然事件,2018年供给侧去产能的空间可能已然较小,企业利润应当是回落而不是继续回升,这决定了2018年中国股市并无趋势性机会。

上述券商分析师亦提醒投资者不要盲目抄底。“目前市场有观点认为A股的估值已经和2638点A股低位时的估值相差不远,但是问题在于,如果是单纯的考虑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那么这样的低估值是可以比较的,但是如果在经济增速下行的情况下,那么估值是否处于历史底部这一信号就没有参考意义,因为市场会向下寻找一个更低的估值。”

李大霄则更为乐观地表示,3000点以下是空头陷阱,自2015年股市调整以来,大盘在3000点之下运行的时间和空间都极为有限,大部分时间还是运行在3000点之上。因此建议投资者在悲观的时候不要绝望,远离黑五类,去拥抱低估值的优秀个股。

“通常小孩子在成长的时候是需要陪伴的,很多人在悲观和绝望中把好东西拱手让于他人,这种情况让人惋惜。希望投资者不要等小孩子长大了再去认,应该从小的时候就紧紧的抱着他,陪伴他。”李大霄这样比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