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

曾几何时,传统的不能再传统的餐饮业,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为各路诸侯打开了掘金之门,BAT等线上的大佬携带雄厚资本、流量及大数据纷纷涌入,甚至杀向线下。而传统餐饮企业合众连横,组团取暖,从线下走向线上,一时间风起云涌。在这波浪潮下,互联网+冲击餐饮业的同时,也推动着餐饮业的创新发展,互联网+成为餐饮业发展的新趋势,中国餐饮业正在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发挥餐饮和互联网的融合价值,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一、互联网+时代,为餐饮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老百姓对美食的热爱,造就了一个规模高达近3万亿元的消费市场,已成为继房地产、汽车之后的第三大消费市场。从产业形态上看,互联网与餐饮传统产业加速融合,一大批的互联网企业和互联网从业者加入餐饮行业,并直接或间接参与餐饮管理和营销,而"互联网+"成为餐饮产业发展新动力。从创新模式看,传统餐饮企业向互联网化发展,拓宽销售渠道、延伸销售半径。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在线服务与传统餐饮业经营融合不断深化,原有的营销、管理模式都将被彻底的颠覆,互联网的思维将更多的融入到餐饮行业的策略制定上来。

二、互联网+时代,餐饮业应更具匠心本质

目前针对商户的互联网+餐饮主要有三种模式:团购、外卖和在线订餐点餐。外卖给消费者创造的价值是便捷,而团购和在线订餐更多在于引流,为商户创造的价值有限,难以凝聚商户和维护粘性,导致平台营运B端和C端均需大量补贴引流,其结果是:1、互联网O2O企业在介入餐饮行业时,目前为止并未给消费者和餐饮企业创造真正的价值,引流呈现存量而不是增量;2、大多数以打折、优惠损害餐饮企业的利益为前提,未形成三方共赢;3、几百个团购网站的消失,以"饭是钢""饭桶"为代表的一批餐饮平台正在死亡;4、商业模式的缺陷是团购、打折,这是餐饮互联网o2o企业折戟沉沙的根本原因。在现实中,互联网+餐饮的核心还在于回归餐饮经营匠心本质——注重线下的服务与体验,能否给消费者创造正真的价值,顾客有了良好的体验,对品牌有了信任与依赖,然后在线进行评价,订餐,再到线下,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形成闭环,创造正真的价值。而互联网+餐饮更多是关注C端顾客,而很少有关注B端餐饮企业为其提升管理效率、创造竞争优势的。

三、互联网+时代,餐饮业有效激励是赢得发展的关键

互联网+餐饮不仅从前端(即C端顾客)对餐饮企业产生深远影响,也对餐饮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产生深远影响。在互联网时代,组织结构更为偏平、产品迭代更为快速、沟通交流更为方便、人员流动更为便捷,而且随着人们消费观的改变,餐饮市场竞争的更为激烈,对人才需求和争夺将越来越大,如何激励员工就成为了餐饮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焦点。

任何组织的发展都需要稳定的员工队伍,员工队伍的稳定是餐饮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餐饮企业员工的流失会造成相关费用的增加,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引起员工队伍的不稳定。

四、互联网+时代,餐饮业应主动打造或融入生态圈

互联网时代的本质是人被互联网改变,当消费者发生改变的时候,意味着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各个环节都需要重新设计,当今年轻人是少品的一代,未来餐饮业要做"极致产品"并迭代创新,走减法路线,少品化,塑造自己特色的品牌印记、粉丝群体和核心竞争力。对于"80后"、"90后"而言,产品是基础,他们更需要好玩、有趣、能参与。娱乐化,好玩和有趣能够驱动顾客自传播。企业与顾客的关系,已经从过去的上帝、后来的朋友变成了现在的粉丝。真正的粉丝是你的店还没开,他就知道你的产品是什么,你是为谁而开的;如果等 开业了之后再花钱吸粉、做粉,都不是粉丝经济的含义。

互联网企业应从为餐饮企业提高效益,解决信息化难度出发,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为餐饮企业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现在是个合作共赢的时代,应该搭建起一个生态圈,每个企业发挥不同作用,共同发展。

餐饮业如何应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