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用車佈局二三線低運營成本市場,打造新能源共享出行

36氪 | 劉士武

很多人曾預測2017年為共享汽車元年,而這一年裡,TOGO、EZZY、立刻出行等品牌的共享汽車大量出現在了一線城市。

然而,在大城市發展能夠獲得流量和資方關注的同時,調度效率低帶來的高運營成本,以及部分平臺選用的高價車型,反而制約了共享出行品牌的發展且造成了用戶的流失,麻瓜出行、EZZY也因此停運。

36氪近期接觸到的共享出行平臺「一步用車」,希望以“共享出行+新能源汽車”概念相結合,定位10-100公里出行場景,滿足城市年輕用戶群體的出行需求。目前,用戶通過一步用車 App,可選用知豆、江淮、海馬品牌的等新能源電動汽車。

共享出行方面,創始人兼董事長尚昊峰透露,一步用車 2016 年11 月開始在鄭州運營,並以此為起點,向周邊二三線下沉市場輻射佈局。“這類城市雖然在共享汽車需求量上無法與一線城市相比,但折算停車、充電、閒置折舊等運營成本後,其盈利依然可觀。”

一步用車採用自營和聯營結合的模式開展運營,以自營為基礎,先深入做好幾個城市,再以輕資產的方式做聯營加盟。

目前,自營城市有鄭州、合肥,2018年已合作的緊密聯營城市有武漢、蘇州、廈門、無錫、重慶、南陽、濟源等7個城市,截止2018年底規劃運營30個城市。

尚昊峰表示,目前一步用車已投放用於短長租和分時租賃的汽車累計超6000輛,自2018年1月以來,鄭州分時業務的月營收環比增長約20%;鄭州市用戶總量接近40萬,並保持每月約30%的增速。平臺依靠租金、廣告等收入已經接近盈利。

一步用車佈局二三線低運營成本市場,打造新能源共享出行

根據公安部交管局2016年9月的公佈數據,中國有3.5億有汽車駕照的人,私家車保有量為1.4億量,也就是說至少有2億的駕照持有者沒有車,而其中擁有自駕需求的人將成為潛在的共享出行用戶。對於共享汽車行業的玩家們而言,這個市場還有很大空間。

對於共享汽車行業的玩家們而言,這個市場還有很大空間,而一步用車希望先紮根於一個城市或地區,在平臺運營完善後再逐漸擴大市場。

另一方面,一步用車認為“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模式是共享出行平臺的最優模式。

尚昊峰表示,“有一批共享汽車平臺為避免營運上的困難選擇燃油車,但傳統燃油車除了要面臨油價上漲、環境汙染、國外廠商技術壁壘等問題以外,許多城市的保有量也已飽和,甚至號牌問題都難以解決;長期來看,無法降低成本是燃油車在共享出行後期無法突破的難點,且與中國汽車產業新能源化的趨勢相悖。”

尚昊峰認為,近年來本土新能源廠商快速發展,雖然很多車型已經滿足城市駕駛需求,但由於汽車屬於重資產,市場接受也需要時間,所以新晉新能源車廠很難大範圍鋪貨,同時低保有量也不利於汽車售後服務的開展。一步用車作為新能源共享汽車平臺,為部分廠商解決了初期訂單問題,同時在C端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以形成良性循環。

同時,為了保證車輛電力供給,一步用車還在投放車輛當地建立起了專用充電樁網絡,以後在滿足平臺自用的條件下,將會把充電設備向大眾開放。

目前,一步用車正在計劃A輪融資,未來還將在平臺上線新能源汽車售賣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